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结构与种类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结构与种类,(上)埙的结构(下)埙的种类埙的结构    十孔埙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

  (上)埙的结构(下)埙的种类

  埙的结构

    十孔埙的结构为一个类似空心球式的主体。有一个吹孔、九个发音孔。主体上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

埙的种类

    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式样美观,工艺精细。

  葫芦埙:带有喉装置,外形像葫芦,制作上需二次做胎,工序复杂。这种埙的近腰处最细,气流经过此处时,可再次引起边棱音效应,使埙的高音区音域得到适当扩展。由于埙体加长,吹奏更为方便省力,音色也较传统的卵形埙柔和。

  葫芦埙的特点是:
  1.基音(从全按平吹算起)以上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但基音以下俯吹部分减少了三度;
  2.演奏高音区时较为省力。
  3.由于带喉装置,低音区的音色受到影响。

  握埙:就是握着吹奏的埙,它是运用十个手指和拇指根部控制音孔。

  鸳鸯埙:是指两个音高不同、方向相反、底座相连的连体埙。这种埙两端各有一个吹孔,上下埙的发音孔与一般埙完全一样。演奏时,可根据需要随意迅速转换。

  鸳鸯的特点是:音色丰富,音域增宽。但造型不美(较原始埙形体变态),演奏时,鸳埙与鸯埙换用不很方便。而且音质变化较大,故音色不统一。

  子母埙:是指两个大小不同、方向一致、左右相连的连体埙,大埙与小埙的音程关系,一般是纯五度。如:大埙是G,小埙是d。根据需要还可以随意组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历史
(左上)骨埙(河南安阳殷墟1001号墓)(右上)骨埙(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左下)埙(甘肃玉门火烧沟化遗址)(右下)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多为陶制,形制多种。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红陶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彩陶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灰陶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戏曲与书法
戏曲是融歌、乐、舞、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点线为性情的艺术。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比较困难,但在意象的世界里,二者却是息息相通的。戏曲是写意的艺术,不重对生活事件亦步亦趋的实拟,而重在表现,重在摹神写意,寄寓人生体验。书法为意象的艺术,其用笔、结字与章法无不积淀着浓浓的主体情思。甩发、耍帽翅、耍水袖等程式,委婉低徊、抑扬顿挫的唱腔念白等都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笔法的藏露、中侧、方圆与笔势的疾涩、徐迟、纵收等亦可传达书家的性情。戏曲与书法都是抒写情意的艺术。戏曲舞台上简单的一桌两椅可代表山水、庭院、高台、城墙……舞台上空无一物,但却能表演骑马、关门、开窗等动作,这都是以虚代实,以一当十。书法在结字与章法上都讲求计百当黑,以不写为写。空白部分渗透着书家对宇宙空间的无尽遐思,有着丰富的幻想。戏曲与书法在对虚无、空白的追求上完全相通的。戏曲与书法都非常注重气韵。中...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碟与大蜡
在长安民间艺术中,有两朵独具特色的奇葩:一个是寺坡村的花碟,一个是鸡子殿的大蜡。花碟又名添碟子,是长安杜曲寺坡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每年正月十三日在村北关帝庙展出。添碟子是把象征五谷丰登的各种豆颗、粟米、瓜籽、桃仁、杏仁等,涂染成五颜六色,蘸上用面粉和鸡蛋清调成的粘剂,嵌接在竹棍和3、5、7寸不等的3种瓷碟子叠架起来的塔形物体上,按故事构成各种形状的亭台楼阁和飞禽走兽,然后在每个碟子正中用面粉彩塑出各种人物,按碟子大小依次做3层,一共放13个碟子,有的还用纸扎装饰成一座戏台,将戏剧故事人物安置其间,四周点缀奇花异卉,相映成趣。“添碟子”源于清朝末年,寺坡村秀才赵西恩用这种方式取代了向关帝庙献供品的乡俗。以后,添碟子逐渐成为人们祭祀关公,祈祝丰稔,陶冶情操,显示才能的方式。大蜡是流传在长安神禾原畔鸡子殿及原下新街、关家村和彰仪村一带的民间工艺品。相传鸡子山是东晋高僧道安法师讲经之所,唐...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面谱与社火
“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古人认为“社”是土地之神,要祈求丰收或驱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红火、热闹之意。脸谱是传统戏曲中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这种艺术可追溯到古代的技舞和唐朝的代面,而且保留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人物形象。大量表现神灵精怪及历史传说人物脸谱图案,奇瑰传神,变化多端,效果强烈。各种人物大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达到“人可以相貌”、“知人知面就知心”的艺术效果。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早在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为“大傩”、“驱傩”,后这种驱傩传入民间,逐渐演变为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名称不同的社火活动。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