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板凳龙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板凳龙,“板凳龙”流传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等地。    板凳龙形式独特,灵活轻便

  “板凳龙”流传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等地。

    板凳龙形式独特,灵活轻便。表演时,先在一条长登的一头扎制个龙头,一头装上龙尾,用红布将凳面裹严。表演者三人:两人各*(左扌右周)龙头下的一条登腿,一人双手*(左扌右周)龙尾下的两条凳腿。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三人将板凳举起在场中进行跑转、翻滚。由于板凳不能弯曲,三个人表演翻滚时,只能连续翻转长凳,依次进行掏花,俗称“龙翻身”。有的地方增添一个引龙者,右手持一个用竹篾扎制的圆球,内缀铜铃,外用红绸包扎,俗称“龙珠”。表演时,引龙人做“虎跳”或“小翻”上场,再引龙出场表演。

    板凳龙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时和彩莲船、竹马、鹭鸶与蚌壳,推小车等形式组成社火舞队进行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此外,每逢天旱,山区群众常抬着板凳龙进行祭神祈雨,人们将割来的龙须草,加上摘来的竹叶、棕叶,在长凳上绑扎起龙头、龙尾,也称“草龙”。表演者赤背胆胸,高举着板凳龙,在强烈的打击乐声中登山祈雨,向神灵献祭以求风调雨顺。此刻,围观的信男善女还不时向板凳龙和舞龙者身上泼水、呼喊,仿佛龙在水中遨游,在浪中翻滚。锣鼓声、呼喊声、泼水声交织在一起,使表演具有一种奇特、新颖的形式和强烈的气氛与意境。尽管舞龙者和许多观众全身已被水浇透,但每个人却以虔诚的信念盼望老天尽快普降甘露,解除旱象以保丰收。这种祈雨时表演的板凳龙,又称“耍水龙”。

    安康市老艺人马成秀(1913~1988)介绍,民间有个关于板凳龙的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少年时代,颇爱耍枪弄棒,习武练功。由于他身高体壮,家里的绣墩连续被他坐坏了几个。为此,他特意请了位木匠给他做了一条又长、又宽、又结实的板凳,凳上蒙着兽皮,凳腿雕饰花纹,看着威武,坐上舒服。赵匡胤十分喜爱这条长凳,坐闷了便将长凳举起来抡耍一阵。“陈桥兵变”的前一天,他的幕僚和部属观看他练武,只见他耍的兴起,顺手将长凳举起来抡转。突然他纵手将长凳抛向高空,众人齐声喝彩。谁知长凳在空中翻转几圈后,突然变成了一条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的金龙,频频向赵匡胤点头舞爪,拧身直奔苍穹。众人见此情景,认为赵匡胤乃是真龙天子,遂全力辅佐,后来就建立了宋朝,板凳龙也由此产生。
这虽是个传说,但却反映了人们对龙的崇敬,这是远古图腾信仰观念的遗存。

    1980年后,在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间艺术的号召下,安康市城关镇的艺人们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将一条长板凳从中间锯开成两段,中间用直径0.5厘米的弹簧连接,龙体更加灵活、多变,使板凳龙有了创新发展,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龙
地龙流传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是一种罕见的龙舞形式。表演时,由三个人同披一张12米长的龙皮,脚蹬龙爪鞋,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另有一人手持鲤鱼灯,在的引导。户县龙舞不仅是春节耍社火中常见的节目,也是过去民间祭祀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正月初七,甘亭镇西街和南街的社火队都要在社火头的率领下,集体去西门外桥头的“火龙庙”进行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而北街,东街的群众也要到北门外的“龙王庙”祭祀水龙神。这些民俗祭祀性活动,使社火表演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人们祭龙、耍龙是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地龙表演突出了龙的左右摆动以及翻滚。在锣鼓的伴奏下,鲤鱼灯引龙上场,先跑转大圈,接做“龙钻尾”、“头咬尾”、“龙打滚”、“龙盘身”、“龙摆头”等动作。舞龙头者还带两只猪脬(俗称猪尿泡、现改用喷雾器),装满清水,舞至高潮时,舞龙头者手压猪脬,让两股清水从龙鼻中喷射出来,洒向观众,象征龙神“呼风唤雨”...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上官村,武功县义老村较为驰名。由于鼓帮上绘着“金龙戏珠”,鼓手们击鼓时边跳跃,边围鼓绕转,故名之为“蛟龙转鼓”,简称“转鼓”。乾县地处咸阳西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即建于此。这里农业生产发达,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有自娱自乐的传统习惯。每逢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及庙会,转鼓便是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梁村三义庙正月十五的“祭庙灯会”,更是转鼓表演的一次盛大聚会。祭庙灯会由邻近各村轮流主办,年年举行,定在哪个村,哪个村便是当年灯会的东道主。先一天,家家户户备好灯笼、爆竹,由会长(东道村的主事人)发放蜡烛,下午梁村东、西、南、北、中五社(即五大户族)的转鼓队,便开始巡回。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指挥者在队前引路开道,群众称指挥者为“叫鼓的”。建国前,叫鼓的都画成丑角脸谱,胸前斜挎一串铜铃,手中拿着蝇甩,在鼓队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五节龙
“五节龙”流传在陕西省勉县新铺乡、城固县原公镇以及汉中市,整个龙体由五节组成,即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为三节。五节龙主要是在春节闹社火和过去举办庙会时,伴同其它民间社火同场演出,表演时,由一人执耍宝珠棍(也叫“绣球”、“火弹子”)在前导引。舞龙者一人手执龙头,其余二人双手各执一节龙体,在“龙翻滚”中上场。现在表演一般由两条龙组成,丰富了色彩、画面并渲染了气氛。表演中,由于增加了在长条凳、方桌上的各种技巧,扩大表演空间,加强了立体感,使舞蹈更为热烈、欢快。舞至高潮时,还施放烟火,以烘托气氛,使龙舞表演具有腾云驾雾的意境。五节龙既有一般彩龙、火龙的表演动律,又由于龙体结构的小巧,使表演更为轻盈活泼,潇洒飘逸,如:“龙翻滚”、“龙戏珠”、“高台戏水”、“二龙抢宝”、“彩虹飞架”、“龙行云”等,突出了龙的形象和独有的灵巧特色。耍宝人近似武生装扮,动作豪爽,担任领舞和指挥,通过以宝引龙,二龙争宝以及...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筒子龙
“筒子龙”流传在三原县的西关和鲁桥镇。它表现传说中鱼化龙的过程,即由鱼籽变成鱼,由鱼变成鳌,由鳌变成龙,故当地群众又称之为“鱼龙变化”。筒子龙多在农历正月活动,表演形式与其他龙舞不同,别具一格。锣鼓声中,先由四人各举一盏角灯上场,立于场地四角,另有两人抬着龙门置于场中。然后四人各擎两盏鱼籽灯,从龙门鱼贯而出,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表达群众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望和渴求。这些鱼籽灯状似蝌蚪,因上绘云纹,又称“云朵子”。它们在场中上下翻舞滚动,忽明忽暗,忽聚忽散,游来游去,悠然自得。另有一放烟火者站在场中,左手执已点燃成暗火的黄表纸。待鱼籽灯的表演即将结束时,就将黄表纸吹着成明火,右手向火焰上抛撒松香粉末,当即形成一股浓烈的烟火。此时,鱼籽灯迅即向四角散去,从龙门钻出四尾大鱼,表示鱼籽已变成了鱼。鱼灯跑“二龙出水”队形出场,好似在大海中遨游,它们一会儿腾浪跳跃,一会儿穿梭追逐,最后聚于场中。放...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黄龙猎鼓
黄龙猎鼓也叫“黄龙斗兽锣鼓”。相传是从黄帝时代流传至今的民间锣鼓舞蹈。黄龙县文化工作者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人们原始的生活方式,经过挖掘、整理、编排,完善了鼓舞艺术,把进化艺术归还自然,创编了现在形式的黄龙猎鼓。黄龙猎鼓整个表演方阵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组成,场面气势宏大,壮观威武。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性兽衣的鼓手代表凶狠的野兽;披肩长发,头戴冠冕,手持花杆敲锣击镲的演员代表黄帝部落的先民。表演过程分为“出巡、曾观、围猎、庆祝”四个部分。向观众生动展现黄帝时代先民们围猎、狩猎的壮观场面,展示出在黄土高原上,人类改造自然,不屈不挠的刚劲风骨。其显著特点是:粗犷剽悍,深沉豪放,内涵丰富,表演整齐,动作优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