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背花鼓
“背花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华县下庙乡,因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而得名。又因鼓手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有轻微蹦跳之感,故又称“踏鼓”或”蹦鼓子”。
背花鼓寝演者均为男性,其中包括鼓手二十四人,敲马锣者二人,敲大锣者二人,另有两位击大铙者。舞时均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白上农,黑长裤。除两个执大锣者外,其他人均边跳边击,步伐单一有力,舞资古朴粗犷,音韵浑厚铿锵,情绪奔放,舞至高潮时,表演者随着动作节拍连续放声呼喊着“啊—哦!”,更增添表演的强烈气氛。
建国前,背花鼓是当地群众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去华山求雨“取水”队伍中的仪仗。建国后,“取水”活动虽已停止,但背花鼓却作为民间社火保留于春节活动中。
华县,西周时为郑国地,汉、唐时属京兆管辖,其后一直为州府之地,俗称“古华州”。下庙乡因原有一古庙,与华山脚下的西岳庙相对,西岳庙用上,古庙居下,故而习称为下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下庙都要举行盛大庙会。会期延续六七天,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由主事村社的会长,带领三人到华山西峰下的玉井取“神水”。取水时一个背着竹篓,篓内装着香表,手提马锣开道,其他两人手持白瓷小水瓶随行。至华山脚下玉泉院的庙内,会长率取水者烧香敬神后,将瓷瓶装满泉水,再将两个瓷瓶系在用鲜松枝搭成的三角形支架上,轮换背着回来,取水者到达华县城东十里处,众村社群众就鸣放鞭炮,敲锣击鼓,夹道欢迎,并组织“抬神楼”和八名拜水童子开道,其他社火依次相随在取水者身后。此时,背花鼓成两路纵队跟随社火舞队边走边敲。迎水队伍进村后,将盛泉水的两个瓷瓶安放庙中大殿的神像前,就开始在庙前广场上唱社戏,耍社火,背花鼓也在庙前广场表演。嗣后,庙会即开始进行物资交流,商品交易。据1948年《华县县志·礼俗》卷中所记:“演大戏酬神,为千百年所遗留,逐成社会习俗者,莫如冶城北下庙镇,三月八、八月八西岳庙会。商货麋集,演大戏数日,事先向华山取水,届期社众迎接,锣鼓喧嚣,历年传为盛事。”说明下庙乡去华山取水的习俗,由来已久。背花鼓的表演很有特色,尤其是鼓手背花上的装饰鲜艳夺目,并随着人体的前俯后仰而前后晃闪,犹如孔雀开屏。鼓手们所握的圆粗木槌也不同一般。表演时,“大八字步半蹲”左右连续横移,形成了背花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为研究陕西古老的鼓舞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