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变马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变马,   “变马”流传于渭南地区富平县张桥镇一带,是—种新颖独特的竹马舞蹈。    

   “变马”流传于渭南地区富平县张桥镇一带,是—种新颖独特的竹马舞蹈。

    据原李村老人李云亭(1905年生)介绍,变马是清嘉庆年间本村李志贵首创的。李会骑马,春节闹社火他跑竹马时,将两把扫帚统在—条开裆裤里做成假腿、假脚,双手握着扫帚把,并用长棉袄将手臂遮住。在表演中,两手随意摆动假腿,创造出“盘腿骑”、“侧身骑”、“倒骑”、“拿顶”等。以后经过艺人的创造和发展,花样愈变愈多,其中有“前盘”、“后盘”、“左骑”、“右骑”、“马背俯身”、“马背仰面”、“镫里藏身”、“马背横俯”、“马背倒立”等。这些技巧的表现,关键在于道具的制作。变马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竹马,不是用竹蔑分别扎制成马头、马尾两截,而是扎制成长120厘米的马身整体,用纸糊好后染成红色或白色。马背中间有一个圆形空心,依据圆心大小制一铁圈,绑于马背的圆心内,另制一个比马背铁圈略小的铁圈称“小圈”,小圈下沿有四个向上弯的小槽勾。表演前演员穿好服装,把小圈系在腰中,再将马身从头顶套下,让腰中的小圈槽勾,托住马背空心的大圈。舞时用手拨动马头,马体可在舞者腰中任意旋转龅健叭俗聿蛔碜瞬蛔!北硌菔保偾擅畹呐渖霞偻取⒓俳拧⒁约捌锸稚仙淼淖颂浠霉壑诳春缶醯闷锸终嫦袷窃诼砩媳硌莞髦制锸跫记梢话恪?

    变马属民间社火节目。建国前表演时,由一人扮骑手,一人扮马童,均按传统戏曲人物扮装。骑手扮戏曲武旦,穿紧袖彩服,头扎英雄巾、插额花,披大红斗篷,手提假腿假脚,似一巾帼英雄。马童穿传统戏曲套衣,扎黑头巾、系大带、穿快靴,以翻、跳和各种牵马动作,引导和帮助骑手做各种技巧表演。有时马童手执马锣,边敲边舞,用马锣声进行指挥,以便让骑手变换动作。建国后,发展为四人表演形式,即两名骑手、两位马童表演。现已改为男女骑手各一名表演,更突出了马术技艺。    
变马在打击乐伴奏下,分行进与场地两种表演形式行进表演多跟其它民间社火节目后游转,偶尔做些动作变比,如“前盘”、“左骑”、“右骑”等。场地表演时,两骑手从两侧上场绕转,边跑边连续变换动态。特别是晚间表演时,由于灯光昏暗,动作变换快,再配以长号不停模仿战马嘶鸣声,以木鱼表现哒哒的马蹄声,更增强了表演气氛和真实感。

    建国后,变马多次参加省、地和全国民间艺术会演。1981年在变马基础上创编了《兄弟赛马》,使表演成为具有新意、深受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种民间舞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渭北拴马桩
渭北农村,随处可见农舍门前立有青石雕造的桩,因用它来拴马,人们称它为拴马桩。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艺术馆与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及各县文化馆联合,对这一瑰宝进行了集中考查,并在北京举办了普查成果展览,拴马桩以粗犷、浑朴的气质,颇具匠心的独特风格震动了京华的艺术界。拴马桩是民间工匠的艺术。内容多以胡人骑狮或骑马为内容,据专家们考证,拴马桩流传于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陕西各处都有,但最为集中的是渭北地区,数量最多的要算澄城、合阳和韩城。拴马桩在造型上传承了汉唐的石刻艺术特点为,桩身正面浮雕饰以流转舒曼的莲花卷草?,作垂直盘升之势,结束处饰以横向长方形浮雕大马、锦鸡类祥瑞图案,形成纵长横短的比差;桩颈以扁圆形仰莲、鼓墩过渡,如乐曲行进中的休止符;桩顶以圆雕、线雕手法,雕胡人驭狮或乘马诸态,使主体轮廓突出于虚空之间,格外醒目传神;空间分割比例节奏感很讲究,张驰有度,繁简得宜,直曲对比,刚柔相济,充满音乐...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