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打锣镲
“打锣镲”仅流传于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原是寺庙举办神会时,为娱神而跳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后来演变成春节灯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
这种舞蹈形式名为打锣镲,但并不舞锣和镲,而是舞者双手挥舞着两个竹扎纸糊的彩圈(名“锣镲圈”)作舞。这种形式的形成,可能和当地群众崇敬“哪吒天尊”的信仰有关。
贯溪村位于白龙塘牧马河南岸,距何家湾、红岩坝两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不远。这里在旧社会时,山荒水患,兵灾匪扰,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修庙祭祀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愿望和习俗。据当地安灵寺内的石碑记载,清光绪时还举行过大型的“演戏酬谢神灵,报答神恩”的活动。庙内迄今还残存着“三顾茅庐”和“哪吒闹海”的壁画。而打锣镲就是演戏酬神闹社火或耍灯时表演的一种双人舞蹈。据艺人介绍,其表演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驱鬼镇邪和求神赐福,二是为表演打开场地。究竟求的什么神?根据舞蹈道具彩圈与哪吒使用的乾坤圈相似,加之安灵寺“哪吒闹海”的壁画,反映了当地群众对哪吒天尊的崇拜。据老艺人刘代儒介绍,他在孩童时就听爷爷刘寅说过“哪吒太子武艺高强,脚蹬风火轮,手执乾坤圈,能降妖伏魔。”打锣镲便是当地人借助哪吒的神威来镇鬼降妖的,根据打锣镲表演的实际了解,确有祈求哪吒驱鬼镇邪的目的。
打锣镲在春节耍灯队伍中是开场节目,其他节目均在其后表演。贯溪村出灯的顺序是,领头的是盏大号灯(形象是只大猴子),接着是十二属相灯,之后是锣鼓队,紧接着便是打锣镲,再次为竹马灯,男、女演员、首灯、排灯舞、火狮子,扫尾的是另一组锣鼓队。每当到达演出地点,号灯一插,十二属相灯围成一千圆圈。观众自动站在圈外观看。第一个上场的便是打锣镲。接着是打小洪拳、跑竹马、劈刀、打花鼓、小调演唱、地围子,接着一段花鼓一段地围子,反复表演,直至天明。最终收场时,由男、女演员全体出动,尽情欢舞,将耍灯,推向高潮。当鼓炮齐鸣,彩花飞舞之时,突然火狮子在击乐声中冲出场,任凭观众用焰花喷射。达到最后的高潮时,火狮子猛冲出场,随号灯而行,转入另一演出场地。
打锣镲演员为偶数,人数不限。据艺人讲,最早是男女对打,人数在十对以上。后来随着艺人的减少,一般有一两对就行了。原有十套动作,现在只传下来八套。每套动作称一环,有固定的程式,每个动作要左右反复做一遍。二人多做对称的造型。舞蹈动律简洁、明快、刚劲、有力,且具有民间拳术的风韵。常用的动作有“双砍”、“单砍”、“背砍”、“抖镲”、“单踢”以及“马步”、“弓步”等,构成了热情奔放,英姿勃勃的艺术风格。刘代儒讲“打锣镲动作要求做得刚劲有力、干净利索,讲究稳、准、狠三个字。稳,即脚步稳健;准,即出手、踢腿要准;狠,指出手、踢腿要有力。给观众留下一种挥拳舞剑的感觉。”全套动作的名称是:佛手、洪拳、执圈闹海、打镲、砍圈、背圈和亮相退场。
从舞蹈风格来看,该舞蹈搀杂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武功特色。舞蹈一开始,舞者双手合掌胸前,上体微前倾,神情虔诚。舞蹈中多次端腿、合掌,都使人联想到僧人盘腿苦修的颂课姿势。
艺人表演时头扎黄表纸花,腰围战裙。在激烈的击乐声中手执彩圈上下舞动,砍手和踢腿,都在小节后半拍的后半部分猛然用力,造成急促的效果,很像打拳,颇有武士风度。
音乐用锣鼓伴奏,有堂鼓、小镲、铰子、马锣等。锣鼓点以本地社火鼓点“三点水”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花鼓中的节奏,形成了潇洒自如,欢快活泼的风格。
打锣镲在贯溪村十分红火,但并非人人都会跳。由于自古就沿袭着传内不传外的习俗,因而造成了一种封闭式的状态,长期局限在一个村中流传,未能广泛普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