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蹦子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蹦子,   “地蹦子”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汉阴县王家河村较为活跃。由于

   “地蹦子”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汉阴县王家河村较为活跃。由于表演时多唱花鼓调,因而民间又称其为“花蚊子”或“打花鼓子”。

    地蹦子多于春节和正月十五闹社火(当地又称“玩灯”)时演出,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组成玩灯队走村串乡,向群众拜年问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亲、盖房、祝寿或给婴儿做满月时,也常请几班地蹦子表演助兴,以增添喜庆气氛。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对歌对舞。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铺张草席即可演出。有时抬张方桌,艺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时就称之为“小场子”。

    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如《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十对花》、《双探妹》、《打石榴》、《绣荷包》等。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合形式,穿插于演唱的中间或上、下场中,基本动作有“黄龙缠腰”、“犀牛望月”、“三碰头”等。旦角以“小颤步”突出其活泼、欢快的情绪;丑角憨态可掬,双腿屈膝成“马步半蹲”(俗称“扎矮桩”),突出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通过丑与旦之间的嬉戏玩耍,打俏挑逗,表现对爱情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演出时多以锣鼓开场。伴奏乐器除堂鼓、苏锣、苏钹外,有时还配以马锣、手锣。节奏欢快活泼,音韵清脆和谐,形成一种轻松喜悦,流畅抒情的格调。然后由丑角领着旦角上场跑完圆场步至台中,两人对舞一段组合后造型亮相(俗称“圆台”),接唱花鼓调,并根据词意即兴表演。唱完一段又起锣鼓,两人又对舞跑转。如此舞一段、唱一段,连续反复直至结束。地蹦子又分“文跳”、“武跳”两种。“文跳”动作幅度较小,轻松欢快,活泼潇洒;“武跳”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并吸收了“二起脚”、“十字腿”等动作,使舞蹈更为奔放。旦角在建国前多由男的扮演,动作皆模拟旧时妇女的忸怩神态;步子要小,迈步脚跟先着地,双膝随之上下闪动,大臂夹紧,小臂随腰胯扭动自然摆动,力求动作幅度小,轻盈优美,以显示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态。丑角双脚屈膝扎“矮桩”,上身略前俯,屈肘、仰头、耸肩、不时地挤眼。歪嘴做出各种逗人发笑的丑相,以表现诙谐乐观、坦诚开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地蹦子的表演形式近似汉江下游荆楚一带的花鼓子。根据嘉庆《兴安府志》(兴安,今安康地区)记载:“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之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两广移民甚多……来此认地开荒者络绎不绝。”仅据地蹦子盛行的汉阴县王家河村调查,绝大部分住户是清乾隆前后迁来的湖南客户后裔。其中隆族大户祖籍湖南邵阳,何、彭两族祖籍湖南宁乡。根据现有六代师承关系推算,地蹦子很可能于此时由湖南客户带来,并在当地流传了近二百多年。据汉阴县清明寨乡王家河村老艺人何有刚(1909年生)介绍:相传清代有两个逃犯,是兄弟俩,在官府的通缉下不知从何处逃到王家河村。他俩白天出外打短工,夜晚教村民学打花鼓子、唱“小唱戏”。花鼓子即现在的地蹦子,“小唱戏”即民间小戏。据民国《汉阴县志》记:“小唱,亦名二棚子,盖多生旦两角对唱,音乐为四弦琴及简单之锣鼓,猥亵,当道以有伤风化已禁演矣。”而很多地蹦子艺人,大都会唱二棚子(即当地的七岔、八岔等民间小戏)。说明地蹦子是广泛吸收各种民间小戏后发展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蹦鼓
在众多的社火表演中,蹦鼓更具有独特的表演技艺。蹦鼓,当地人叫别鼓,是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他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为蹦蹦跳跳,敲打扁鼓,所以取名蹦鼓。它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舞姿、动律和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历史十分古老。蹦鼓的表演方法是由24名身扎背花、肩挎扁鼓的青年和4位执大小铜锣的人组成队形进行表演的。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篾为架,将五色大纸花和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好像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鼓手分两排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引奏起舞。鼓手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槌,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背花随着鼓手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鼓手跳舞击鼓,动作快慢有序,音韵和谐统一。24个扁鼓和4面铜锣配合击奏,起伏延续,声响震耳。同时,还贯穿着演...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围子
“地围子”是流传在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的一种民间小歌舞。它通过载歌载舞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长期流传地围子的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渡口桥、船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的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出。灯会每年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耍灯”又称“闹社火”,是当地各种民间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地围子是整个耍灯队伍中的中心节目,常和“打锣镲”、“跑竹马”、“火狮子”等同场演出。演出程序是:紧随灯队进入场地后,先由十二盏生肖灯(竹篾扎制)围成圈,文、武乐队分东西站两边,男角站在前排,女角坐在后排,全体面向主人门首。接着一对排灯上场绕一圈,再由火狮子在引狮郎的带领下进场表演后,奔向主人门前。领狮人对主人致...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社火
“地社火”流传在秦岭以南的洋县、城固县、佛坪县一带,以洋县最为盛行,在宝鸡市千阳县称“地台社火”,咸阳市的淳化、旬邑等县又称为“地故事”。尽管称谓不同,但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特色等基本一致。均是在热烈、欢快的锣鼓伴奏中,由两三个演员登场,不说不唱,仅依靠动作、手势、哑剧表演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因而当地群众又称之为“哑吧戏”,由于故事内容基本上靠演员不停地跑动来表现,因而民间又称为“跑社火”。地社火表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一百多个。其中传统折子戏有《千里送京娘》、《保皇嫂》、《青石岭》、《三结义》、《五台会兄》、《秦琼卖马》等。也有取材民间生活,反映夫妻逗趣或劳动生产为内容的小品,如《大婆娘点豆》、《花换布》、《三官锄地》、《亲家母打架》、《捉蛐蛐》、《打枣》、《追姑娘》等,这些小品故事生动有趣,表演诙谐幽默,以喜剧手法讽刺落后意义和不良习俗...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芯子
陕西民间社火的一种形式,古时称“抬阁”。属民间工艺造型艺术,其中有抬芯子,车芯子、背芯子、担芯子等。芯子是将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铁筋,根据需要焊接成不同的铁架,表演前将铁架固立在方桌上,大车上,或人的肩头,让小孩根据表演内容扮演不同的人物形象,巧妙地站立在伞顶上,刀刃上或剑头上,枪尖顶,以突出玄妙惊险的艺术效果。有的抬芯子高达三、五层近10米,有时一人背上站三、四个娃娃。常表演的剧目有《断桥》、《秦香莲》、《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形式多样,引人入胜。其中以西安的大白杨,以及户县、长安、华县、洋县、韩城等地的芯子最为驰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踢鼓子
“踢鼓子”又叫“踢鼓则”,流传于榆林地区靖边县的镇靖、新农村、席麻湾等乡镇,俗称“安鼓跑鼓”或“坐鼓跑场”。表演时,由一人手执蓝布伞(或灯笼伞)扮伞头,带领男鼓手(俗称鼓子手)和女钹手(男女必须成对,一般为四男四女或八男八女)击鼓、拍钹进行舞蹈,鼓子手动作的突出特点是以手当槌击鼓。他们不仅把鼓斜挂于腰左侧用手拍击,还可以将鼓卸下托在手中,或放在地上拍击。常用的动作有“平步击鼓”、“转身击鼓”、“拜鼓步”、“高击鼓”、“马步拜鼓”、“安鼓跳”等。动作粗犷,风格质朴,通过跳、踢、转,以及做“虎跳”、“二起步”等,显示鼓子手的英武、豪爽。女钹手俗称“包头”(过去多为男扮女装,四十年代后才有姑娘上场袭演),双手握钹随节奏边舞边击,常用的动作有“跑步击钹”、“十字步击钹”、“扭步击钹”、“踏步击钹”等,以烘托鼓子手的表演情绪和气氛。伞头在舞蹈中担任领队,也像“陕北秧歌”一样,通过唱秧歌向群众进行拜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