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社火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社火,   “地社火”流传在秦岭以南的洋县、城固县、佛坪县一带,以洋县最为盛行,在宝鸡

   “地社火”流传在秦岭以南的洋县、城固县、佛坪县一带,以洋县最为盛行,在宝鸡市千阳县称“地台社火”,咸阳市的淳化、旬邑等县又称为“地故事”。尽管称谓不同,但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特色等基本一致。均是在热烈、欢快的锣鼓伴奏中,由两三个演员登场,不说不唱,仅依靠动作、手势、哑剧表演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因而当地群众又称之为“哑吧戏”,由于故事内容基本上靠演员不停地跑动来表现,因而民间又称为“跑社火”。

    地社火表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一百多个。其中传统折子戏有《千里送京娘》、《保皇嫂》、《青石岭》、《三结义》、《五台会兄》、《秦琼卖马》等。也有取材民间生活,反映夫妻逗趣或劳动生产为内容的小品,如《大婆娘点豆》、《花换布》、《三官锄地》、《亲家母打架》、《捉蛐蛐》、《打枣》、《追姑娘》等,这些小品故事生动有趣,表演诙谐幽默,以喜剧手法讽刺落后意义和不良习俗,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

    地社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每逢元宵节闹社火时,当地群众就自动出来组织地社火,并与“狮子”、“彩莲船”、“高台芯子”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游乡串户,挨门拜年表演。特别是正月初五清晨进行的“扫五穷”活动,更显示了地社火与古老的驱傩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五凌晨,社火头便组织七、八个演员扮作门神、土地、张天师、灵官、财神以及福、禄、寿等神,然后敲锣打鼓挨门入室清扫,舞者手拿扫帚、鸡毛掸子,不停地在床上、桌下、门后,墙角清扫,示意将晦气和穷气扫掉,主家非常高兴,有的送钱,有的送物,表示酬谢,实则是为元宵节组织地社火进行集资筹款活动。

    一队地社火约三十多人,其中除了打击乐队外,包括灯头(即社火头);拨戏人(又称社火母子、即总导演);拦门人(即前台监督);马牌(即打前站的报子,联络人)两人。其他二十多人,分别扮演所演剧目的各种角色。在传统地社火表演程式中,第一晚演出前,先由灯头率全体社火队去村外土地庙焚香敬神,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然后才能进行正式演出。目前,此种习俗随社会发展已被淘汰。

    地社火分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两种形式。行进中,各角色演员以两纵队行进,跑“躜躜步”,走“编笆笆”、“绕∞字”、“半边月”等路线。场地表演,多在院坝、街口、广场等处,按节目顺序进行演出。每场演出,先由饰红脸的角色上场,随后再由两饰红脸的角色上场跑社火,他们的演出称为“神社火”。此后,其它节目轮番上场表演。每晚地社火可以转换不少场地表演,节目多少和时间长短,全由拨戏人根据地点、环境和群众情绪安排。一般都要演至深更半夜,才尽兴散离。正月十六晚,谓之“收灯”,俗称“送灯日”。当天的最后一场演出后,在灯头的率领下,全体演员敲锣打鼓来到村外土地庙前,由灯头焚香、敬神后,再跳几个神社火节目,即灭灯停鼓,结束当年的社火表演。

    地社火有文、武之分,文的以文戏内容为主,武的以历史征战武打戏为主。常用“躜躜步”、“跑圆场”为主要步伐,同时根据内容,吸收大量的戏曲和武术动作,或是模拟生活和劳动动作。动作质朴、活泼,情绪幽默、滑稽。服饰除以传统戏曲服装外,多以民间生活服装打扮。

    地社火以打击乐伴奏,包括鼓、锣、镲等乐器,行进表演时多以[路家什]伴奏,场地表演时多以[三槌][四槌]开场,以[一溜水]伴奏表演,烘托情绪和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面谱与社火
“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古人认为“社”是土地之神,要祈求丰收或驱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有红火、热闹之意。脸谱是传统戏曲中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这种艺术可追溯到古代的技舞和唐朝的代面,而且保留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人物形象。大量表现神灵精怪及历史传说人物脸谱图案,奇瑰传神,变化多端,效果强烈。各种人物大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达到“人可以相貌”、“知人知面就知心”的艺术效果。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早在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为“大傩”、“驱傩”,后这种驱傩传入民间,逐渐演变为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名称不同的社火活动。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蹦子
“地蹦子”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汉阴县王家河村较为活跃。由于表演时多唱花鼓调,因而民间又称其为“花蚊子”或“打花鼓子”。地蹦子多于春节和正月十五闹社火(当地又称“玩灯”)时演出,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组成玩灯队走村串乡,向群众拜年问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亲、盖房、祝寿或给婴儿做满月时,也常请几班地蹦子表演助兴,以增添喜庆气氛。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对歌对舞。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铺张草席即可演出。有时抬张方桌,艺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时就称之为“小场子”。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如《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十对花》、《双探妹》、《打石榴》、《绣荷包》等。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宝鸡(马勺)社火脸谱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流传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准。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活动。社火脸谱的纹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声势最为浩大。80年代中的几年里,陇县正月十五进城表演的社火队就有一百多家,观看社火表演的观众近十万人。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围子
“地围子”是流传在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的一种民间小歌舞。它通过载歌载舞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长期流传地围子的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渡口桥、船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的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出。灯会每年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耍灯”又称“闹社火”,是当地各种民间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地围子是整个耍灯队伍中的中心节目,常和“打锣镲”、“跑竹马”、“火狮子”等同场演出。演出程序是:紧随灯队进入场地后,先由十二盏生肖灯(竹篾扎制)围成圈,文、武乐队分东西站两边,男角站在前排,女角坐在后排,全体面向主人门首。接着一对排灯上场绕一圈,再由火狮子在引狮郎的带领下进场表演后,奔向主人门前。领狮人对主人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