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富县霸王鞭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富县霸王鞭,   流传于延安地区富县张村驿和洛川县部分地区的“霸王鞭”,是当地春节或喜庆日子

   流传于延安地区富县张村驿和洛川县部分地区的“霸王鞭”,是当地春节或喜庆日子闹红火时常见的一种歌舞形式。
    
    鞭以木或竹棍制成,传说原为模拟楚霸王项羽手持的铁鞭而来,故称其为“霸王鞭”。由于鞭身嵌有铜钱(现多用铁片)因而又称“金钱棍”。又因舞鞭击打全身各部时,能连续发出不同的响声,故又有“浑身响”之称。陕南又有“打连湘”之称,传说是因很久以前有一户富裕人家,家中有一个童养媳叫连湘,公婆经常虐待她,还专门给她做了一根吹火棍,让她吹火做饭,稍不如意,婆婆就拿起吹火棍打连湘,连湘受虐致死。后来人们就舞起吹火棍以表示对她的同情。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民间舞蹈。
    
    富县霸王鞭有行进鞭和场子鞭两种表演形式。
    
    行进鞭即在和其它民间舞蹈形式组成社火队游街行进时的表演,可做“前进击鞭”、“十字转肩鞭”等动作,一般比较简单,但到观众集中、气氛热烈的场合,也常表演一些幅度较大的和精彩的舞蹈组合动作。    
    
    场子鞭在社火队围场时表演。有专门的唱词和小调,如《打浑身响》。舞者多为男性,在民间鼓乐和笛子、笙、唢呐等乐器伴奏下,边歌边舞。动作基本可归纳为“上击鞭”、“下击鞭”和“混合鞭”三大类。上击鞭的动作包括“十字转肩鞭”、“纵马立鞭”、“马步担鞭”、“二起脚踢鞭”、“头顶转花鞭”等数十种;下击鞭有“单踢鞭”、“对打鞭”、“跑马步担鞭”、“晃身鞭”、“缠腰鞭”、“转身鞭”等;混合鞭则将不同的上击、下击鞭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各种套路,其中有些技巧性强幅度大的动作,融合了武术和秧歌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富县薰画
富县薰画,起源于富县民间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是延安南部农村储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一种家俱,类似现在的厨柜。薰画是村姑巧妇们为了装饰屋室、美化生活,将作品贴于碗架上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薰画在制作时,先构图,后剪样子,根据设计的要求分别将样子平铺在白纸或色纸上,以清水雾喷浸湿后,再用松枝、桦树皮或煤油灯反复薰熨,待黑烟将纸全部薰黑,轻轻揭下样子,即显露出黑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薰画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它与富县剪纸珠联壁合,为富县赢得荣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逢年过节,当地妇女聚在一起,画的画,剪的剪,薰的薰,家家户户墙壁、碗架贴满了薰画,五彩纷呈,美不胜收。在富县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富县薰画1986年赴法国展出,1990年和1993年两次应邀参加北京亚运会和上海东亚运动会民间艺术展览,展出作品84幅,全部...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榆林霸王鞭
“榆林霸王鞭”民间又称“打花棍”、“金钱棍”、“浑身响”。流传很广,以榆林地区的神木、府谷等地最为普遍。霸王鞭多在春节闹秧歌时作为小场节目演出。过去也和秧歌一样,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和驱邪避灾的内涵。神木、府谷一带的霸王鞭,多为一人单打,或二人对打。舞者击打一段后,接唱一段小曲,或说上一段快板,说唱内容多与舞蹈表演内容有关。由于击鞭时动作激烈,跳下来比较累,大多数演员已没有气力再说唱,就慢慢形成了不说不唱以击鞭为主的表演形式。霸王鞭动作矫健洒脱,节奏流畅,气氛欢快。舞蹈突出鞭的舞动和击打,常见的动作有“吸腿击鞭”、“十字步击鞭”、“蹲步击鞭”、“击地鞭”、“抡鞭”、“击腰鞭”、“击肩鞭”、“脚踢鞭”等十多种。特别是“背滚击鞭”、“躺地击鞭”,舞者躺在地上翻滚击鞭,鞭杆绕身飞舞,铜钱四下作响,让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成为一种技艺高超的绝招。因此,表演时,要求舞者必须具有“击鞭不露点”...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