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洪拳鼓
“洪拳鼓”仅流传于渭南地区澄城县刘家洼乡,因击鼓动作融会了小洪拳的架式而得名。又因鼓点以[七槌子]为主,故又称“七槌鼓”。建国前,此鼓主要在当地汉武帝庙庙会上表演,作为社祀的一项活动,因而又称为“神社鼓”。
洪拳鼓在社火中表演时,由一个鼓手、一个铙手、两个敲大钹和一个绕杆子者,共五人组成一组。一般少则有八组参加,多时可达十二组,同在两个舞红棍者的率领下表演。全队近六十人,规模较大,气氛强烈。
舞者身穿传统戏曲中的校尉服,头扎英雄巾,扎大带、戴披肩;鼓手身背靠旗,扮成古代武将模样。全舞包括三个段落、即“摆道鼓”(行进表演),“七槌鼓”(场地表演)和“落场鼓”。“七槌鼓”是全舞的核心舞段,队形变化严谨,动作粗犷质朴,节奏稳重明朗,气氛庄严肃穆,不象一般民间鼓舞所表现的那样热烈、欢快。鼓手将鼓挂于胸前,双手各握鼓槌的中部,槌的两头皆可轮翻击鼓,边击边舞,是表演的主要角色,基本动作有“单槌轮击”、“双槌同击”、“二人对击”、“鼓铙对舞”等。动作多拳术架式,如“白云双盖顶”、“回头望月”、“倒步云顶”、“左右云顶”、“拉弓步”,及大小“丁字步”等。韵律浑厚,风格古朴,颇似古代军卒习拳练武一样。洪拳鼓无需其他乐器伴奏,全靠舞者自身所携的鼓、铙、镲、锣在边舞边击的表演中烘托情绪。
据刘家洼老人杨武堂(1936年生)介绍,他家祖、父已有三辈人都是洪拳鼓的表演“把式”。他祖父曾说:刘家洼一带曾是西汉武帝刘彻北征匈奴时路过的地方,后来武帝常来此处狩猎;至今有一处称“武帝川”的地方,传说是武帝射猎箭落之处。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澄县志·祠祀》载:“汉武帝庙一在武帝山,一在朔枪泉上。”县志中“艺文”篇载: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汉武帝祠碑》中有“北串业村,古有汉武帝祠,由来久矣”。至今,刘家洼乡的良辅河村系原汉武帝庙旧地,该村武帝庙虽已年久失修,但庙内仍存有金代所铸造的醮盆一件,据醮盆铭文可知金时武帝庙的香火仍很兴盛。建国前,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武帝庙过会时,当地便组织演出洪拳鼓,成为群众迎神、送神时一种仪式,并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组成社火队,当地俗称“一条龙”。社火队由各种形式分别组成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龙头多为社火队的仪仗,包括三眼铳,开道锣、令牌(系有铜铃的木牌)为“龙鼻”,两边有人高*(左扌右周)着一对大红灯笼称龙眼,随后有两副“肃穆”、“回避”的对牌和两面三角形的杏黄旗,俗称龙角。随之由十几人组成的锣鼓车为龙脖。洪拳鼓成三路纵队为龙身,右侧为鼓手,铙手,左侧站锣手;中间为一路手持花杆的绕杆队,组成龙脊。龙尾则由小跷、高跷、芯子、故事车、锣鼓车压阵。队伍庞大、声势可观。浩浩荡荡的民间社火舞队为庙会增添了欢乐、活跃的气氛。建国后,武帝庙会早已停止活动。而洪拳鼓则作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成为春节闹社火不可缺目,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