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上官村,武功县义老村较为驰名。由于鼓帮上绘着“金龙戏珠”,鼓手们击鼓时边跳跃,边围鼓绕转,故名之为“蛟龙转鼓”,简称“转鼓”。    

    乾县地处咸阳西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即建于此。这里农业生产发达,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有自娱自乐的传统习惯。每逢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及庙会,转鼓便是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梁村三义庙正月十五的“祭庙灯会”,更是转鼓表演的一次盛大聚会。祭庙灯会由邻近各村轮流主办,年年举行,定在哪个村,哪个村便是当年灯会的东道主。先一天,家家户户备好灯笼、爆竹,由会长(东道村的主事人)发放蜡烛,下午梁村东、西、南、北、中五社(即五大户族)的转鼓队,便开始巡回。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指挥者在队前引路开道,群众称指挥者为“叫鼓的”。建国前,叫鼓的都画成丑角脸谱,胸前斜挎一串铜铃,手中拿着蝇甩,在鼓队前翻着筋斗,边打场子边指挥,现在都改为拿系有红绿绸带的指挥棒,脸上也不再画成丑角脸谱。当各村鼓队来到东道村时,东道主必须提前打着彩旗,将鼓架在路两旁,列队夹道欢迎,待鼓队到齐后,便集聚在打麦场上,开始赛鼓。此时,麦场上腾跳蹦转,鼓声雷动,群情激昂,各鼓队都尽力施展,以显示自己的技艺高超,输者也决不会因此恼怒而发生争斗。接着,胜者在前带队,向另一村前进。到了晚上,情景更为壮观,梁村家家门前红灯高悬,街头巷尾彤红一片,各村的男女老少手提各种花灯,从四面八方涌来,形成了一片灯的海洋。各村转鼓队在仪仗队的带领下,汇聚在“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前,由灯会会长点燃蜡烛,向神案敬香烧表,领众人向三神牌位行三拜九叩礼。祭祀完毕,转鼓队就地摆开阵势,再次展开转鼓表演赛,一时间,爆竹声此起彼伏,锣鼓喧天,各队转鼓各显神通,个个情绪激昂,狂跳猛击,人声鼎沸,把灯会的气氛推到高潮。    

    表演转鼓的鼓手们多为当地农民服饰,白毛巾虎抱头,白色中式对襟衫,外套黑背心,系蓝布腰带,下着黑裤黑鞋,既显得朴素又大方,具有关中农民质朴憨厚的特点。大鼓必须成偶数,群众谓之“打双不打单”,意图吉利。伴奏乐器有大锣四面、铙钹十四副、马号两只。六面大鼓在场中置成大圆圈,击钹者围鼓而站,击锣者背对神案、两个吹马号者站立两侧,叫鼓的在圆圈中心挥舞着指挥棒,使舞者敲击的鼓点和舞姿统一在同一节奏中。 

    鼓手的动作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展翅”等。表演时,时而蹦跳,时而围鼓转击,时而敲击鼓帮,时而鼓槌相击跳跃,在鼓间你追我赶,跳来跳去,鼓点急促有力,跌宕起伏,舞姿娇健敏捷,灵活利落。整个舞蹈好似翻江倒海,波浪滚滚,体现了转鼓粗犷热烈、剽悍质朴的艺术风格。

    转鼓演奏的曲牌属当地流传的锣鼓套曲。如[十样景]、[风搅雪]、[长流水]等,舞时分为三段进行。第一段由马号引鸣,节奏稳缓,音韵浑厚,尤如蛟龙从大海中探中龙头,称为“蛟龙出海”。第二段是舞蹈的高潮,节奏由缓渐快,鼓手们腾跳翻转,好似蛟龙在大海中翻身腾跃,因称之为“蛟龙翻背”。第三段节奏逐渐平缓柔和,声韵低沉而有力,鼓手们围鼓转跳移动时,一会儿击鼓帮,一会儿鼓槌相击,如同巨龙在大海中遨游,因称之为“蛟龙摆尾”。

    据艺人们忆述,蛟龙转鼓始传于明代,是朱元璋的凯旋庆功乐。老艺人梁明山(1910年生)回忆说:“大王乡梁村有个叫梁梅公的人,曾在明朝宫中做御马太监。告老还乡后,在故里组织自乐班,亲自向梁族子弟传授转鼓。”梁氏宗族家谱中曾有这方面的记载,遗憾的是这一珍贵资料在文革中已被付之一炬。现在王村乡梁村的转鼓手仍都为梁姓。

    至今,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当地仍有表演蛟龙转鼓的习俗。几百年来,它凝聚着历代艺人的心血,长期活跃在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上,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对鼓
“对鼓”流传于汉江南岸巴山脚下的勉县镇川、阜川、刘家山,岳家台子等地。每逢春节,这种鼓舞就会出现在当地的社火队中,与“龙舞”、“狮舞”、“跑竹马”、“彩莲船”等民间舞蹈一起活跃在街头、场院。表演时,先由一肩扛扇牌的丑角沿表演场地挥舞手中的扇牌跑场一周,起着使人群后退打开表演区和活跃观众情绪的作用;高兴时,还吼几句当地的山歌。随后,两名腹前挂鼓的鼓手,在丑角扇牌手的带领下,做“跑场鼓”上场,开始了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扇牌手时而挥舞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扇牌来往穿梭;时而摇动羽毛扇挑逗两名鼓手。鼓手则在扇牌手的逗引下,挥舞鼓槌,以“跑场步”、“马步跳”、“马步横蹉”等为基本步伐,做“黄莺闪翅”、“对击”、“武松打虎”、“前蹲后退”、“蹲裆跳转”等动作。突出鼓手的双人比试、对打,及扇牌手与鼓手的逗趣表演。这种鼓舞阳刚中含着几分阴柔、内秀;热烈中透出几分委婉、风趣。该舞原来为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素鼓
“素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华阴县的双泉、马村、尚村,以及毗邻的潼关县高桥乡等地。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尚村与双泉镇的东泉店村被搬迁,现在只剩下西泉店与马村两地尚能表演。索鼓不象一般民间鼓舞以表现情绪为主,而是通过鼓手们的击鼓跳动,表现古代军旅征战的故事。节目包括《敬德一条鞭》、《秦琼双背剑》、《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龙二虎逼彦章》、《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虎困幽州》(或《八阵图》)、《十面埋伏》等。相传清末还表演过武王伐纣攻打潼关收雷震子的故事,即《百子擂阵》,后因用鼓太多,条件要求高,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此节目也就失传了。根据不同的节目,表演时在场地中摆置数目不等的扁鼓。鼓的直径约46厘米,高约25厘米,每面鼓放在一个高约70厘米的木制鼓架上,表演时少则一面鼓,如演《敬德一条鞭》;多时需个二面,如演《开场鼓》。素鼓表演程式严谨、套路完整。表演时,每个鼓手各持一对长约60...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转九曲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城城连环、城城相套;复杂多变,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此种传统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据传:《封神榜》中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报杀兄之分在西岐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阵”。自立了玉帝、三官庙(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后,为纪念三位娘娘替兄报仇丧命而改为“九曲灯”。此风俗从此在民间中,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现在人们把它列入民间文化艺术的行里。转灯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进行,部分村庄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七、初八等。也有不少村庄在正月闹起秧歌后,或来外村秧歌进行慰问之时,随便进行,没有固定的日期。灯场一般设在平整、宽敞、避风、路平离村子较近的地方。栽灯场时一般用高粱杆剪成长一米左右,横、竖各倒栽十九行,共三百六十一...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乾县抢救性保护民间艺术蛟龙转鼓
乾县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乾县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是流传于乾县王村镇一带的民间鼓舞,近年来,随着老一代鼓手年龄逐渐增大,蛟龙转鼓濒临失传。为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乾县聘请专家对古典乐谱进行整理改进,增强生命力;申请专利,争取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投资6万元购买铙、锣、鼓、马号等乐器以装备队伍;同时还加强民间鼓队建设,使队伍年轻化;在县文体、建设、教育、农业、卫生系统成立五支表演队,聘请老鼓手指导传授技艺,力争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并发扬光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