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上官村,武功县义老村较为驰名。由于鼓帮上绘着“金龙戏珠”,鼓手们击鼓时边跳跃,边围鼓绕转,故名之为“蛟龙转鼓”,简称“转鼓”。
乾县地处咸阳西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即建于此。这里农业生产发达,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有自娱自乐的传统习惯。每逢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及庙会,转鼓便是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梁村三义庙正月十五的“祭庙灯会”,更是转鼓表演的一次盛大聚会。祭庙灯会由邻近各村轮流主办,年年举行,定在哪个村,哪个村便是当年灯会的东道主。先一天,家家户户备好灯笼、爆竹,由会长(东道村的主事人)发放蜡烛,下午梁村东、西、南、北、中五社(即五大户族)的转鼓队,便开始巡回。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指挥者在队前引路开道,群众称指挥者为“叫鼓的”。建国前,叫鼓的都画成丑角脸谱,胸前斜挎一串铜铃,手中拿着蝇甩,在鼓队前翻着筋斗,边打场子边指挥,现在都改为拿系有红绿绸带的指挥棒,脸上也不再画成丑角脸谱。当各村鼓队来到东道村时,东道主必须提前打着彩旗,将鼓架在路两旁,列队夹道欢迎,待鼓队到齐后,便集聚在打麦场上,开始赛鼓。此时,麦场上腾跳蹦转,鼓声雷动,群情激昂,各鼓队都尽力施展,以显示自己的技艺高超,输者也决不会因此恼怒而发生争斗。接着,胜者在前带队,向另一村前进。到了晚上,情景更为壮观,梁村家家门前红灯高悬,街头巷尾彤红一片,各村的男女老少手提各种花灯,从四面八方涌来,形成了一片灯的海洋。各村转鼓队在仪仗队的带领下,汇聚在“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前,由灯会会长点燃蜡烛,向神案敬香烧表,领众人向三神牌位行三拜九叩礼。祭祀完毕,转鼓队就地摆开阵势,再次展开转鼓表演赛,一时间,爆竹声此起彼伏,锣鼓喧天,各队转鼓各显神通,个个情绪激昂,狂跳猛击,人声鼎沸,把灯会的气氛推到高潮。
表演转鼓的鼓手们多为当地农民服饰,白毛巾虎抱头,白色中式对襟衫,外套黑背心,系蓝布腰带,下着黑裤黑鞋,既显得朴素又大方,具有关中农民质朴憨厚的特点。大鼓必须成偶数,群众谓之“打双不打单”,意图吉利。伴奏乐器有大锣四面、铙钹十四副、马号两只。六面大鼓在场中置成大圆圈,击钹者围鼓而站,击锣者背对神案、两个吹马号者站立两侧,叫鼓的在圆圈中心挥舞着指挥棒,使舞者敲击的鼓点和舞姿统一在同一节奏中。
鼓手的动作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展翅”等。表演时,时而蹦跳,时而围鼓转击,时而敲击鼓帮,时而鼓槌相击跳跃,在鼓间你追我赶,跳来跳去,鼓点急促有力,跌宕起伏,舞姿娇健敏捷,灵活利落。整个舞蹈好似翻江倒海,波浪滚滚,体现了转鼓粗犷热烈、剽悍质朴的艺术风格。
转鼓演奏的曲牌属当地流传的锣鼓套曲。如[十样景]、[风搅雪]、[长流水]等,舞时分为三段进行。第一段由马号引鸣,节奏稳缓,音韵浑厚,尤如蛟龙从大海中探中龙头,称为“蛟龙出海”。第二段是舞蹈的高潮,节奏由缓渐快,鼓手们腾跳翻转,好似蛟龙在大海中翻身腾跃,因称之为“蛟龙翻背”。第三段节奏逐渐平缓柔和,声韵低沉而有力,鼓手们围鼓转跳移动时,一会儿击鼓帮,一会儿鼓槌相击,如同巨龙在大海中遨游,因称之为“蛟龙摆尾”。
据艺人们忆述,蛟龙转鼓始传于明代,是朱元璋的凯旋庆功乐。老艺人梁明山(1910年生)回忆说:“大王乡梁村有个叫梁梅公的人,曾在明朝宫中做御马太监。告老还乡后,在故里组织自乐班,亲自向梁族子弟传授转鼓。”梁氏宗族家谱中曾有这方面的记载,遗憾的是这一珍贵资料在文革中已被付之一炬。现在王村乡梁村的转鼓手仍都为梁姓。
至今,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当地仍有表演蛟龙转鼓的习俗。几百年来,它凝聚着历代艺人的心血,长期活跃在这块生养他们的土地上,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