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莲花碗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莲花碗,   “莲花碗”流传在南郑、洋县、西乡等县,尤以西乡最盛,是当地民间在中元节和祭

   “莲花碗”流传在南郑、洋县、西乡等县,尤以西乡最盛,是当地民间在中元节和祭奠亡魂时,由僧或道徒表演的一种以莲花状灯碗为主要道具的祭祀舞蹈。

    以表演莲花碗著称的西乡县,号称汉中的歌舞之乡。这里南屏巴山与四川交界,北临汉江,遥对秦岭。以史料和挖掘本县李家村、何家湾、红岩坝三个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殷商时代,这里已属部落联盟式的奴隶制国家——巴国领土。迄今在县文化馆内还收藏着一件带有巴国标志的原始打击乐器虎钮铜锌于和端公跳坛时所戴的七张彩色木雕面具。在民间歌曲、器乐曲中仍保留着[赞五方]、[神歌子]、[观音扫殿]、[赞韵]、[西方赞]等宗教曲目。从而显示了西乡县民间歌舞与宗教的密切关系,还可以清楚看到古代巴蜀文化的深远影响。

    莲花碗一般在两种场合表演:一种是每年中元节在寺庙举办“盂兰盆会”时表演,另一种是在民间丧礼中表演。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俗称“鬼节”,当地又叫“鬼过年”。谚语曰“七月半、鬼乱窜,要给亡魂烧纸钱。”旧时,位于西乡县城南牧马河畔的波萝寺,每年中元节都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从黄昏起,殿内钟声、诵经声、木鱼声连成一片,接着耍“莲花碗”。天黑之后,主持和尚身披袈裟、手执“引魂幡”,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导引着吹打乐工和“放河灯”的僧侣,有的用筛子端着数只荷花灯,有的双手端着荷灯,朝牧马河边走去,然后将灯碗放入水中,顺河漂去。这时,牧马河两岸往往人山人海,观赏这美的夜景。

    当地长期流传着一种习俗,即上年龄的长辈死后,发丧前要请僧或道徒做丧祭“放赦”,第三天晚上进行“跑桥”,以超度亡灵。表演莲花碗时,在灵堂前院子摆五张方桌,中央一张为中心,其余四张放在对称的四角。每张桌上设菩萨神位,焚香燃烛、瓜果供献,表演前,先奏[开门]乐曲、接着在击乐声中舞者率六位乐手依次出场,舞者将点燃灯芯的莲花碗置于头顶、双肩、双手心上,运用手腕、手臂、双肩、腰和臀部和谐的扭摆,塑造各种优美的姿态和形象。时而大方洒脱,时而细腻飘逸。黑夜中闪烁的灯花在蜿蜒移动,更显得一派优美别致的夜景。

    主要队形有“蛇蜕皮”、“绕∞字”、“转圆圈”、“跑太极图”、“绕五方”、“绕梅花”等;动作主要有“绕灯”、“盘灯”、“跑灯”、“观音游池”、“青蛙跳水”等。表演时,要求手臂变化丰富,动作对称和谐,体态轻盈婀娜,神情质朴庄重。

    音乐除了锣鼓伴奏以外,还在表演前吹奏一段民间乐曲。如[小开门]、[大开门)、[绣荷包]等。表演时,乐手们敲着堂鼓、马锣、包包锣(又名“疙瘩锣”)、小镲和大钹等排成一队,紧随舞者步履,一边击乐、一边跟随舞者表演。情绪达到高潮时,敲鼓和打马锣的人还不时将手中的鼓槌和锣抛向空中,以烘托表演的气氛。

    建国前,表演时舞者除穿各自的僧、道服外,头戴荷叶帽,帽顶固定一盏莲花灯碗。当地波萝寺的慧空法师、蒿坪寺的秀安法师、山王庙的任德和尚都多次耍过莲花碗,此后这种由一人表演的莲花碗被搬上广场、院落表演,加入当地的玩灯舞队走乡串户,此时民间艺人刘兴奎(1927年生)逐渐成为莲花碗表演的佼佼者。服饰也由原来的僧道服改穿黑色对襟上衣、系腰带、灯笼裤。    

    莲花灯用麻柳木或棕木雕刻成莲花状碗,内盛漆蜡,中心插灯捻线,再粘层松香粉,固定于碗边。碗下配绿叶纸,上贴粉红纸荷花瓣,颇似一朵怒放的出水莲。莲花碗的使用必须是单数,少则三盏,多则九盏,一般用五盏,分别置于舞者的头顶、双手掌心、双肩肩头。技艺高超者,也可在双脚脚背各放一盏。表演中,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要始终保持灯碗的水平状态,以保证灯碗里盛的桐油不抛洒、火不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甘泉莲花灯简介
甘泉莲花灯是甘泉县群众春节闹红火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源于隋炀帝在府村修建的行宫,与甘泉隋唐玉液酒一脉相承。这种艺术形式,以代表着女性阴柔的莲花和男性的阳刚的鱼为吉祥图案,舞蹈者手中各持莲花灯、鱼纹灯,在既类似于关中秦音,又类似于塞北信天游的水船调伴奏下且歌且舞,是一种载歌舞的综合艺来,意蕴包含着连年有余,吉祥如意的喜庆气氛。艺术风格既具有汉唐雄风的宽广恢宏,又融合了甘泉鱼米之乡的文雅秀丽色彩。甘泉莲花灯表演形式分为两种:“走灯”和“跑灯”。走灯即过街表演,基本以转变图案前进的形式进行。步法有圆场步,散膀端灯步,左跳步举灯,交叉划灯步,乐舞步,休息步,秧歌步七种。“跑灯”为场地表演,以穿插变化吉祥图案为主,主要有仙女下凡,鱼跃龙门,鱼戏莲花,张灯结彩等。跑灯用碎步移动。甘泉莲花灯讲究舞者仪态万方,典雅端庄,动若风吹莲移,鲤鱼翔底;静若芙蓉争艳,处子朝阳。如在夜间表演,但见粼光...
· 秦陇文化—陕西—烙碗计
眉户传统剧目。写宋时,有刘志明、刘志忠兄弟二人,志明将要从军,却打伤人命,志忠出于义侠,代兄认罪替死;志忠留子定生,托兄志明抚养。志明继妇马氏偏爱前夫子马保柱,虐待侄子定生,趁志明外出之际,强迫定生扫雪,冻坏手足。志明知后,责问马氏,马氏不思悔改,反施滚水烙碗之计,烫伤定生。定生奔向父坟哭诉;志明追到,见定生烙伤双手,揭破马氏恶行,责劝其悔过,痛改前非。该剧为须生、小生、泼旦唱做工戏,其中《定生扫雪》常作折戏演出。秦腔亦有此剧目,刘毓中演出最有名。今存1954年长安书店出版秦腔刘毓中演唱本,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眉户》第一集收录李卜口述本。
· 秦陇文化—陕西—碗腕腔简介
碗腕腔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1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腕腔”。其源于关中民间说唱艺术,具体形成年代无考,其班社和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清乾隆初年。嘉庆年间(1796--1820)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朝邑的碗腕腔发展较快,成为正宗。清末民初,碗腕腔发展到盛期。仅华县就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艺人不下百名。中华民国时期,东府艺人流入西安城市演出,1937年,上海胜利公司还为其剧灌了五张唱片。它的舞台演出形式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后,陕西省戏曲剧院眉碗团排演了《江姐》、《红色娘子军》、《芦荡火种》等现代戏。著名演员有李瑞芳、段林菊、杨荣荣等。长期以来,碗腕腔积累了丰富的剧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挖掘抄录传统剧目剧本九百零九个。其中东府四百六十一个,...
· 秦陇文化—陕西—王成卖碗
二人台剧目。事出民间故事。写仆人王成外出卖碗,财主薛称心不放心尾随王成欲察究竟。薛称心意欲整治王成,偷偷挑走碗担。村女香兰与王成相好,听见卖碗声,探望是否王成。薛称心见香兰貌美欲娶之,王成使计,让香兰将其痛打一顿。生、旦、丑唱做工并重戏。李静林整理,府谷县二人台剧团1980年首演。导演武玉英,音乐设计淡文玲,王向荣饰王成,邬果英饰香兰。同年参加陕西省及全国群众文艺调演演出。剧本刊于《群众艺术》1981年第八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