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莲花碗
“莲花碗”流传在南郑、洋县、西乡等县,尤以西乡最盛,是当地民间在中元节和祭奠亡魂时,由僧或道徒表演的一种以莲花状灯碗为主要道具的祭祀舞蹈。
以表演莲花碗著称的西乡县,号称汉中的歌舞之乡。这里南屏巴山与四川交界,北临汉江,遥对秦岭。以史料和挖掘本县李家村、何家湾、红岩坝三个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殷商时代,这里已属部落联盟式的奴隶制国家——巴国领土。迄今在县文化馆内还收藏着一件带有巴国标志的原始打击乐器虎钮铜锌于和端公跳坛时所戴的七张彩色木雕面具。在民间歌曲、器乐曲中仍保留着[赞五方]、[神歌子]、[观音扫殿]、[赞韵]、[西方赞]等宗教曲目。从而显示了西乡县民间歌舞与宗教的密切关系,还可以清楚看到古代巴蜀文化的深远影响。
莲花碗一般在两种场合表演:一种是每年中元节在寺庙举办“盂兰盆会”时表演,另一种是在民间丧礼中表演。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俗称“鬼节”,当地又叫“鬼过年”。谚语曰“七月半、鬼乱窜,要给亡魂烧纸钱。”旧时,位于西乡县城南牧马河畔的波萝寺,每年中元节都要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从黄昏起,殿内钟声、诵经声、木鱼声连成一片,接着耍“莲花碗”。天黑之后,主持和尚身披袈裟、手执“引魂幡”,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导引着吹打乐工和“放河灯”的僧侣,有的用筛子端着数只荷花灯,有的双手端着荷灯,朝牧马河边走去,然后将灯碗放入水中,顺河漂去。这时,牧马河两岸往往人山人海,观赏这美的夜景。
当地长期流传着一种习俗,即上年龄的长辈死后,发丧前要请僧或道徒做丧祭“放赦”,第三天晚上进行“跑桥”,以超度亡灵。表演莲花碗时,在灵堂前院子摆五张方桌,中央一张为中心,其余四张放在对称的四角。每张桌上设菩萨神位,焚香燃烛、瓜果供献,表演前,先奏[开门]乐曲、接着在击乐声中舞者率六位乐手依次出场,舞者将点燃灯芯的莲花碗置于头顶、双肩、双手心上,运用手腕、手臂、双肩、腰和臀部和谐的扭摆,塑造各种优美的姿态和形象。时而大方洒脱,时而细腻飘逸。黑夜中闪烁的灯花在蜿蜒移动,更显得一派优美别致的夜景。
主要队形有“蛇蜕皮”、“绕∞字”、“转圆圈”、“跑太极图”、“绕五方”、“绕梅花”等;动作主要有“绕灯”、“盘灯”、“跑灯”、“观音游池”、“青蛙跳水”等。表演时,要求手臂变化丰富,动作对称和谐,体态轻盈婀娜,神情质朴庄重。
音乐除了锣鼓伴奏以外,还在表演前吹奏一段民间乐曲。如[小开门]、[大开门)、[绣荷包]等。表演时,乐手们敲着堂鼓、马锣、包包锣(又名“疙瘩锣”)、小镲和大钹等排成一队,紧随舞者步履,一边击乐、一边跟随舞者表演。情绪达到高潮时,敲鼓和打马锣的人还不时将手中的鼓槌和锣抛向空中,以烘托表演的气氛。
建国前,表演时舞者除穿各自的僧、道服外,头戴荷叶帽,帽顶固定一盏莲花灯碗。当地波萝寺的慧空法师、蒿坪寺的秀安法师、山王庙的任德和尚都多次耍过莲花碗,此后这种由一人表演的莲花碗被搬上广场、院落表演,加入当地的玩灯舞队走乡串户,此时民间艺人刘兴奎(1927年生)逐渐成为莲花碗表演的佼佼者。服饰也由原来的僧道服改穿黑色对襟上衣、系腰带、灯笼裤。
莲花灯用麻柳木或棕木雕刻成莲花状碗,内盛漆蜡,中心插灯捻线,再粘层松香粉,固定于碗边。碗下配绿叶纸,上贴粉红纸荷花瓣,颇似一朵怒放的出水莲。莲花碗的使用必须是单数,少则三盏,多则九盏,一般用五盏,分别置于舞者的头顶、双手掌心、双肩肩头。技艺高超者,也可在双脚脚背各放一盏。表演中,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要始终保持灯碗的水平状态,以保证灯碗里盛的桐油不抛洒、火不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