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排灯舞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排灯舞,   “排灯舞”流传于铜川市济阳寨及神武、前齐、前原等村镇,属民间社火形式。表演

   “排灯舞”流传于铜川市济阳寨及神武、前齐、前原等村镇,属民间社火形式。表演时,每个舞者手中各提高约120厘米,宽约40厘米的立体长形架子灯,边跑边舞,又称“跑排灯”。

    排灯舞多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活动,过去也在庙会时表演,既可做整个社火队的开场节目,又为夜晚耍社火起照明作用。表演时,由八至十二名头扎白毛巾,身着中式对襟白布衫、中式黑长裤、扎红腰带的男青年,身背彩色背花,手持排灯,在一名“头灯”的率领下进行跑转。基本舞步为“小跑步”,即快步小跑,常用的队形有“龙摆尾”、“辫蒜”、“白马分鬃”、“单掏”、“双掏”、“跑∞字”、“卷白菜”等。舞至高潮时,步子逐渐加快,锣鼓越敲越紧。快速多变的队形图案,配以铿锵的锣鼓和阵阵胡哨,使气氛更为热烈,情绪更为欢快。舞者手中持的排灯,用木条制成灯架,从上至下分为三格,白纸糊好灯面后,有的绘上各种图案式花草,有的写上“万事如意”、“风调雨顺”等吉庆语。每层灯格内点上蜡烛,夜晚闹社火时,熠熠闪亮的灯火,把社火队伍装扮得更为艳丽,加之每个舞者身后的背花前后闪动,左摇右摆更为热闹好看。

    据老艺人寇思聪(1929年生)介绍:济阳寨自古属屯军兵寨,守军兵卒每晚常持灯笼、火把巡更。以后传入民间,当地群众为保护村寨安全和农耕丰收时,也常于夜晚打着灯笼进行巡更守夜。长此以往,年复一年,便演变成当地的一种春节灯舞节目,长期流传于民间社火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勾灯
“勾灯”又称“十二莲灯”,流传于榆林地区靖边县的镇靖、青阳岔、东坑、红柳沟等地。表演时,舞者在伞头的率领下,双平各掫一盏灯,边歌边舞边跑队形。灯具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大都用柳条编架,上糊彩纸,内点蜡烛。常见的有“五谷灯”、“六畜灯”、“龙灯”、“凤灯”、“莲花灯”,以及“十二属相灯”等。但最简便易行和普遍采用的,则是将农村用的土碗,装满沙子,将一把香蘸上食用油,插在碗中点燃应用。表演前,先在场内栽起十二根一米多高的木杆,每根杆顶挂一盏小灯,或放盏碗灯(也有放在地上的)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另有二十四名舞者双手各持一盏灯,象征二十四节气,在伞头的率领下进场围灯跑转,载歌载舞。往往从第一盏灯下唱到十二盏,“正阳宫里一盏灯,双喜临门两盏灯,三阳开泰三盏灯,四季发财四盏灯……”。唱完十二盏灯后,再从第十二盏灯唱回到第一盏灯,俗称“倒勾”,又称“双勾灯”。另外还有“单勾灯”的表演形式,即由十二人右手端碗...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水兽舞
“水兽舞”是一种形态独特的龙舞,流传在城固县湑水河两岸的广大农村。它是由一条老黄龙和四条颜色各异的小龙组成的群舞,因而群众又叫“五条龙”或“老龙盘柱”。由于小龙的造型独特,具有似龙、似兽的外形,当地人称其为水兽、独角兽或麒麟。传说很久以前,时值夏秋之交,在湑水河流经城固斗山脚下转弯的河滩上,忽然出现了五条龙晒太阳。其中,老龙全身鳞甲闪闪,金光四射,四条小龙活蹦乱跳,五光十色,整个河滩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瑞霭缭绕。适逢这一年桔、柑、稻谷大丰收,人们便将此滩称为“水兽滩”。清道光年间,当地艺人就根据传说创制了五条龙这一舞蹈,以后又沿湑水河传到临近的五郎庙、石家坝、汤家村、白岩村等地。目前只有原公乡和石家坝村仍表演此节目。另据传说,水兽舞中的五条龙象征五方五帝,即东方甲乙木为青帝,南方丙丁火为赤帝,西方庚辛金为白帝,北方壬癸水为黑帝,中央戊已土为黄帝。五帝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聚会,商量人间的农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夹板舞
“夹板舞”流传于户县大王镇的卓日村、梧村,渭丰乡的留南村、贞守村等地。表演时,半数舞者双手持一副长70多厘米的夹板,边舞边拍击;另半数舞者以击木梆相伴。夹板舞属当地民间社火叫中的一种舞蹈形式,常排在“牛拉鼓”队前,合着牛拉鼓击打的锣鼓节奏边舞边进,既有为牛拉鼓开道的作用,又增添牛拉鼓表演的舞蹈性,以烘托和活跃社火队表演的情绪与气氛。夹板舞表演人数最少为四人,多时可达二十余人,但必须成双数。其中一半人双手持夹板,一半人手持木梆,边舞边敲击,基本动作虽简单,但风格占朴粗犷、情绪热烈奔放。建国前,夹板舞除了春节闹社火表演外,每年过庙会“抬城隍”时,夹板舞也作为迎神仪仗舞队中的一个节目,跟随数十面龙凤旗后,走在牛拉鼓前游村转乡。表演时,舞者头扎英雄巾,画丑相,穿圆领背心,扎腰带和裹腿,扮古代军卒形象。据卓日村老艺人张焕文(1926年生)介绍:夹板舞是随该村阎姓大户于元代从山西带来的。但另一部分群众...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梆绞舞
“梆绞舞”流传在咸阳市安村、东南坊一带,因表演时舞者或执梆或执绞故名。梆子和木制都是木制的响器。梆子和梆槌用枣木制成,梆面划—条对角斜线,分别涂成红色和绿色;梆槌上系一红绸。木绞,亦称“轧板”,是用两根长55厘米的木条制成,涂上绿色和红色,上端用牛筋(现在有的已改用尼龙绳)将两根木条系在-—起,下端稍向外弯曲作柄,执柄擦击,可发出声响。表演时,击梆的舞者双臂甩动,左手执梆上下翻舞,右手执梆槌上下狠击梆子,动作幅度大,刚健有力,干脆利落,有阳刚之美;击绞舞者双手前后擦击绞柄的同时,双肩前后推送,动作较为含蓄柔和。咸阳一带盛行社火活动,梆绞舞就是社火中的—个节目。建国前,每年一到腊月冬闲期间,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练习社火节目。当地的社火头或村长,就出来张罗,趁着年节的喜悦气氛,家家户户自动捐款捐粮,筹集资金,购置短缺的铜器、服饰和道具。从正月初六开始集中排练,同时排练的还有牛拉鼓、高跷、芯子、旱...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合字灯
“合字灯”流传于渭南地区富平县的南社乡师家村、东贾村等地。这种以摆字造句为主的灯舞,由十四名男青年表演。他们头戴黑礼帽,身着黑布长袍(近年已多改穿中式对襟黑布衣裤),双手各持一盏木架方形灯,灯面上分别写一字,共二十八个字:“天元共赏佳节灯,子夜游春景色芳,万物交辉欢月良,年华泰霁庆明会。”二十八盏灯,象征二十八宿星座。动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双手持灯连续跑“圆场”。在锣鼓伴奏声中,人走灯转,二十八盏灯组成一条闪亮的灯龙。在跑转的过程中舞者有时双手高举,有时横于腰旁,有时又上下摆动,使方灯一高一低,或呈波浪形变化。黑夜中,盏盏方灯熠熠闪亮,只见灯转,不见人舞。跑转数圈后,一声锣响,舞者即举灯排列成“大对联”、“小对联”、“大、小灯山”或“四吊”、“插屏”等造型。使字灯组成有意义的字句,如“大对联”上联为“元春夜月物共赏”,下联为“佳景明灯霁交辉”,横楣为“欢庆良节”。不用的灯,两灯面相对放在一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