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三山刀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三山刀,   “三山刀”流传于榆林各地,属神汉(巫)跳神时表演的男子独舞。    旧时陕

   “三山刀”流传于榆林各地,属神汉(巫)跳神时表演的男子独舞。

    旧时陕北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特别是深山僻壤,更是缺医少药,人们一旦得病,只能请神汉前来跳神驱鬼治病。清光绪《绥德州志》卷四“风俗篇”记载:“巫……身扮黄纸条,手执三尖刀,柄系重环,按古镜上作铮铮声,跪请诸神,赴坛良久,神降附其体为人决休咎,是名寤神。”说明这是陕北一带流传已久的古俗。三山刀就是神汉在为人作法治病时所跳的舞蹈。建国后,随着科学知识医疗水平的提高,跳神活动基本绝迹,但三山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有流传。经过艺人的加工整理,曾参加省、地的民间艺术调演。

    三山刀又名三尖刀,是神汉施术时所用的法器。刀用薄铁打成,上有三尖,下系吊环,舞时摇动,可嚓嚓作响。三个尖刃一说代表天圣、五帝、菩萨,一说代表山神、判官、门神,传说此刀具有驱鬼斩妖、除魔辟邪的无比威力。

    跳神治病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开始前,神汉先看一下病人的气色,问一下病情,然后在病人睡的土炕前摆张桌子,即为神案。神案上点烛放黄表纸、小香炉,没有香炉可用碗装上沙子代替。然后神汉洗手换衣,先斟上三杯酒,点燃一张黄表纸,把刀在火上烧一下,放置神案上。再烧香、磕头,才开始请神。基本程序是“立坛”、“踩四角”、“发神”、“跳神”、“送神”,最后以“闭坛”结束。三山刀舞即贯穿于全过程中。仪式结束后,神汉随手捏点香灰和黄土(也有懂点医道的神汉同时给些自制的药丸)包成小包,交给病人服用。事后,主人家设酒请饭、送烟敬茶,并送红包向神汉表示酬谢。有的还向神灵许愿:待病好后,定要向神送上好酒好肉和香火钱以还愿等等。    

    三山刀有着古代巫舞的独特风格。舞蹈以挥舞三山刀为基本动律,通过手腕的抖动和晃刀、劈刀、砍刀、抖刀等,表现神的威力。动作粗犷、刚劲有力。舞至高潮时,还不停的大吼大叫,或高唱《神歌子》。特别是表现“神灵附体”,全身不停抖动,如筛糠、抽筋,同时翻眼、努嘴、皱鼻,连续呻吟,令人望而生畏。然后,神汉挥刀向病人睡的土炕、墙壁、门框、桌椅乱砍,并用刀面猛拍,发出乒乓之声,以示驱鬼赶妖。

    三山刀不用乐队伴奏,全凭摇动刀环发出有节奏的嚓嚓声。有些神汉跳得激动时,还用刀砍手、砍臂、砍腿、碰头。服饰有时是赤背袒胸,头上扎着黄表纸花,脑后垂一束黄表纸条;有的头扎红包头,穿单肩无袖衫,腰扎八宝条带裙,穿快靴。

    由于三山刀多用于跳神,主家请人跳神驱鬼时,不让其他群众观看,因此活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使舞蹈保留了较浓的原始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音色浑厚宏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特点是筒长、头大,不同于关中琐呐的竹节形。由于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演奏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一般艺人喜欢用自己的唢呐,好的艺人会演奏百十多种曲牌,一口气可以吹几里路。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得胜回营》、《西风赞》、《南风吹》、《小寡妇上坟》等。两个吹手演奏,一个吹高音,叫上手,一个吹低音,叫拉下手,配合演奏和谐动听。有的会作特技表演,卸下碗子(即喇叭头)光筒吹奏,或一口吹两支唢呐,或用鼻孔吹。在陕北的红白喜事上,群众有请吹手助兴习俗。秧歌队更离不开唢呐,有了它格外红火,同时也能给秧歌队鼓上劲。唢呐有8个孔,分大、中、小,高、中、低3种,小唢呐又称海笛。低音唢呐声音较深厚;中音唢呐声音丰富,表现力强;高音唢呐声音响亮尖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