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筒子龙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筒子龙,   “筒子龙”流传在三原县的西关和鲁桥镇。它表现传说中鱼化龙的过程,即由鱼籽变

   “筒子龙”流传在三原县的西关和鲁桥镇。它表现传说中鱼化龙的过程,即由鱼籽变成鱼,由鱼变成鳌,由鳌变成龙,故当地群众又称之为“鱼龙变化”。

    筒子龙多在农历正月活动,表演形式与其他龙舞不同,别具一格。锣鼓声中,先由四人各举一盏角灯上场,立于场地四角,另有两人抬着龙门置于场中。然后四人各擎两盏鱼籽灯,从龙门鱼贯而出,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表达群众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望和渴求。这些鱼籽灯状似蝌蚪,因上绘云纹,又称“云朵子”。它们在场中上下翻舞滚动,忽明忽暗,忽聚忽散,游来游去,悠然自得。另有一放烟火者站在场中,左手执已点燃成暗火的黄表纸。待鱼籽灯的表演即将结束时,就将黄表纸吹着成明火,右手向火焰上抛撒松香粉末,当即形成一股浓烈的烟火。此时,鱼籽灯迅即向四角散去,从龙门钻出四尾大鱼,表示鱼籽已变成了鱼。鱼灯跑“二龙出水”队形出场,好似在大海中遨游,它们一会儿腾浪跳跃,一会儿穿梭追逐,最后聚于场中。放烟火者在中间再放一股烟火之后,鱼向四角散去,鱼便变成了一尾龙头鱼尾的鳌了。鳌游出龙门后,破浪腾跃,与四角的鱼嬉戏玩耍,相互穿梭追逐。鳌游回龙门后,放烟火者在龙门口又放一股烟火,此时鳌已变成一条巨龙,在龙门内外探头三次,称“龙门三显”。龙跃出龙门后,引龙者高举龙珠,走“拜四方”、“四门花”等队形。动作和造型有“朝天一炷香”、“单钻”、“双钻”、“龙盘门”、“金龙缠”、“珍珠倒卷帘”等。在做“朝天一炷香”时,再放烟火,一股冲天的火光,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演出场地,也映出了整条龙的形象。鱼籽灯、鱼灯、鳌灯大步流星地围着巨龙转圈,巨龙高昂着头,盘成一团,龙尾翘起,整个形象让人惊叹不已。

    筒子龙以当地民间社火锣鼓为伴奏,乐队演奏时根据情节的变化,变换力度与速度,与舞者默契配合,使整个表演显得气势恢弘,浑然一体。

    在行进表演时,由龙灯开道,二人举龙门在后紧跟,随后是鳌、鱼籽灯和鱼灯的队伍。途中群众可随意吊表请龙。不管到哪一家院落里耍龙,都必须龙头先进,耍完离开时,龙尾先退,以示吉祥带进家门,福已留下。此时,主人热情地递烟敬茶,还赠红包、糖果瓜子。不管在街上耍,还是在院落里耍,常常有一些求生育的妇女从龙口中换蜡,带回家中点在炕头,据说来年便会有孕。还有些老人争先恐后地让孩子从龙身下钻过,据说能消灾免难保平安,体弱多病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独生子女能长命富贵,更有甚者,将龙头踩过的泥土,捧回家去做成香包,戴在颈项上,说是可以避邪祛魔。

    三原县有着对龙敬畏和崇拜的古老传说,民间保留着许多有关龙的传说和文化古迹。清康熙《三原县志》有这样的记载:“明万历四十四(1617)年夏,大雨如注五六日,嵯峨山水中,人见有两羊相斗,忽化为龙,横截峪水,顺流而下,激冲大石,如万雷声,直抵三原,越龙桥上过,渰没百里平地,数月水方尽。”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龙来龙来,四季发财”、“蛟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反映了人们对龙的信仰。

    建国前三原县每年都要举办“老龙古会”,从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二十三结束。古会活动规模相当大,各行各业,各户百姓都需捐款凑钱,以示对龙王爷的虔诚。活动开始前,有一番神圣不可侵犯和不得随意更改的祭祀礼仪。艺人们将老龙扎好后,先不画眼仁,由古会的会长率众人抬着老龙到清河边上,举行庄严肃穆的“点眼”仪式。关于给老龙点眼,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唐朝的某一年,三原大旱。李世民微服到三原访察灾情,一路上,烈日炎炎,看到百姓双眉紧皱,人人望天长叹,清河水已见河底,心中十分忧虑。心想:民以食为生,眼下吃水都困难,何以为生? 走到龙桥镇,又渴又累,见路旁有一画铺,便随步走了进去,想喝口水歇歇脚。这画铺面临清河,背靠土塬,中堂挂有一幅云龙图,那龙画得腾云驾雾,活灵活现,美中不足是没有画眼仁。于是李世民间画匠:“此龙为何不画眼仁?”画匠道:“此龙具天子之灵性,凡人点睛的话,此龙恐怕只能一辈子在纸上了,只要天子提笔点睛,就能化为真龙。”李世民暗喜,便道:“我与它点睛如何? 愿苍龙得睛复生,布云施雨,协朕安抚天下黎民百姓,固我社稷江山。”画匠方知是皇上驾到,大喜,即刻研墨献笔,李世民饱蘸浓墨点上了眼仁。那龙点睛后,光芒四射,轰隆一声,变成了一条真龙腾空而起。不一会儿,乌云滚滚,雷声大作,降下倾盆大雨,解救了百姓干旱之苦。这一年庄稼长得特别好,百姓无不称颂唐太宗李世民“画龙点睛,布云施雨”的恩德。从此后,三原县年年正月都要举办老龙古会,都要耍老龙,而且在耍老龙之前,必到清河岸上举行隆重的点眼仪式。建国前,点眼仪式都是请德高望重的老者提笔,县城内则是请知县老爷点眼。点眼仪式后,由会长向天、地神各敬酒一杯,然后向老龙敬酒一杯,当即锣鼓敲起来,在清河滩上舞一场,以示老龙已请上岸。然后又敲锣打鼓,边舞边走到城隍庙,在城隍庙内舞一场,这一场是舞给城隍爷看的。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去耍,逢庙必参,逢神必敬,每日耍完之后,就将它供在祠堂内香案上,点上香火,供上果品。正月二十三古会结束的这一天,耍完最后一场后,在祠堂内将龙衣脱下叠好,待第二年耍龙时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大筒子简介
因主奏乐器为大筒子胡琴而得名,又称“拉胡戏”。因其艺术形式和演出规模小于舞台演出的汉调二簧和汉调桄桄戏,又大于小棚子的皮影戏,也叫“二棚子”。大筒子戏,以汉阴、安康、旬阳为中心,流行于石泉、宁陕、西乡、岚皋、紫阳、镇安、山阳等地。大筒子戏的起源未见文字记载。据何易刚(时年80岁)等艺人口述: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从湖南、湖北、四川迁移到旬阳、安康、汉阴、镇安、山阳等山区的一批移民,他们当中有人善唱大筒子戏。起初为爱好者的自演自乐,多在雨天、冬闲、夏夜乘凉、春节前后进行地摊坐唱或表演唱。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开始由自乐性地摊演唱发展为半职业性活动,汉阴县先后出现了郭老六班、蒋机匠班。他们四处奔波,常为乡绅富户的红白喜事搭低台棚子(不能超过大戏台子)演唱。演出的剧目主要有《蓝桥汲水》、《桑园配》、《卖羊肉》、《保娃子打草鞋》等,仅有生、旦、丑三门脚色。文场,为大筒...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龙
地龙流传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是一种罕见的龙舞形式。表演时,由三个人同披一张12米长的龙皮,脚蹬龙爪鞋,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另有一人手持鲤鱼灯,在的引导。户县龙舞不仅是春节耍社火中常见的节目,也是过去民间祭祀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正月初七,甘亭镇西街和南街的社火队都要在社火头的率领下,集体去西门外桥头的“火龙庙”进行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而北街,东街的群众也要到北门外的“龙王庙”祭祀水龙神。这些民俗祭祀性活动,使社火表演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人们祭龙、耍龙是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地龙表演突出了龙的左右摆动以及翻滚。在锣鼓的伴奏下,鲤鱼灯引龙上场,先跑转大圈,接做“龙钻尾”、“头咬尾”、“龙打滚”、“龙盘身”、“龙摆头”等动作。舞龙头者还带两只猪脬(俗称猪尿泡、现改用喷雾器),装满清水,舞至高潮时,舞龙头者手压猪脬,让两股清水从龙鼻中喷射出来,洒向观众,象征龙神“呼风唤雨”...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板凳龙
“板凳龙”流传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等地。板凳龙形式独特,灵活轻便。表演时,先在一条长登的一头扎制个龙头,一头装上龙尾,用红布将凳面裹严。表演者三人:两人各*(左扌右周)龙头下的一条登腿,一人双手*(左扌右周)龙尾下的两条凳腿。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三人将板凳举起在场中进行跑转、翻滚。由于板凳不能弯曲,三个人表演翻滚时,只能连续翻转长凳,依次进行掏花,俗称“龙翻身”。有的地方增添一个引龙者,右手持一个用竹篾扎制的圆球,内缀铜铃,外用红绸包扎,俗称“龙珠”。表演时,引龙人做“虎跳”或“小翻”上场,再引龙出场表演。板凳龙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时和彩莲船、竹马、鹭鸶与蚌壳,推小车等形式组成社火舞队进行游村转乡,挨门拜年表演。此外,每逢天旱,山区群众常抬着板凳龙进行祭神祈雨,人们将割来的龙须草,加上摘来的竹叶、棕叶,在长凳上绑扎起龙头、龙尾,也称“草龙”。表演者赤背胆胸,高举着板凳龙,在强烈的打击乐声中...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上官村,武功县义老村较为驰名。由于鼓帮上绘着“金龙戏珠”,鼓手们击鼓时边跳跃,边围鼓绕转,故名之为“蛟龙转鼓”,简称“转鼓”。乾县地处咸阳西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即建于此。这里农业生产发达,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有自娱自乐的传统习惯。每逢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及庙会,转鼓便是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梁村三义庙正月十五的“祭庙灯会”,更是转鼓表演的一次盛大聚会。祭庙灯会由邻近各村轮流主办,年年举行,定在哪个村,哪个村便是当年灯会的东道主。先一天,家家户户备好灯笼、爆竹,由会长(东道村的主事人)发放蜡烛,下午梁村东、西、南、北、中五社(即五大户族)的转鼓队,便开始巡回。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指挥者在队前引路开道,群众称指挥者为“叫鼓的”。建国前,叫鼓的都画成丑角脸谱,胸前斜挎一串铜铃,手中拿着蝇甩,在鼓队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五节龙
“五节龙”流传在陕西省勉县新铺乡、城固县原公镇以及汉中市,整个龙体由五节组成,即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为三节。五节龙主要是在春节闹社火和过去举办庙会时,伴同其它民间社火同场演出,表演时,由一人执耍宝珠棍(也叫“绣球”、“火弹子”)在前导引。舞龙者一人手执龙头,其余二人双手各执一节龙体,在“龙翻滚”中上场。现在表演一般由两条龙组成,丰富了色彩、画面并渲染了气氛。表演中,由于增加了在长条凳、方桌上的各种技巧,扩大表演空间,加强了立体感,使舞蹈更为热烈、欢快。舞至高潮时,还施放烟火,以烘托气氛,使龙舞表演具有腾云驾雾的意境。五节龙既有一般彩龙、火龙的表演动律,又由于龙体结构的小巧,使表演更为轻盈活泼,潇洒飘逸,如:“龙翻滚”、“龙戏珠”、“高台戏水”、“二龙抢宝”、“彩虹飞架”、“龙行云”等,突出了龙的形象和独有的灵巧特色。耍宝人近似武生装扮,动作豪爽,担任领舞和指挥,通过以宝引龙,二龙争宝以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