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小场子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小场子,   “小场子”流传于秦巴山区、汉江两岸的安康、旬阳、汉阴、石泉、紫阳、宁陕等地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小场子

  “小场子”流传于秦巴山区、汉江两岸的安康、旬阳、汉阴、石泉、紫阳、宁陕等地,以安康市的恒口、五里、大河等农村乡镇最为普遍和活跃。过去每逢春节、灯节、庙会或群众办喜事时,常由会首或办事的主家邀请几班小场子艺人进行表演,以增添喜悦欢乐的气氛。

  小场子和陕南各地流传的“地蹦子”、“地围子”、“打花蚊子”等民间小对对戏很相似,多由一丑一旦进行载歌载舞表演。不同的是小场子必须在一张八仙桌(即方桌)上表演。两个演员要在一米见方的桌面上歌舞、说唱,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由此形成了表演的独特形式和风格。

  小场子以打击乐伴奏,演唱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花鼓、七岔子、八岔子①为主,旋律优美抒情,具有陕南秦巴山区的音韵格调以及巴蜀和楚文化的影响。演出的节目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情节、有人物的民间传说或生活故事,群众称其为“正戏”,常演的剧目有《吴三宝游春》、《大反情》(又名《上竺山》、《小反情》、《要嫁妆》、《站花墙》、《西楼记》、《东楼记》、《蔡鸣凤辞店》、《韩湘子渡林英》、《白扇记》等二十多出。一种是演唱民间小调和花蚊的小歌舞,如《十条毛巾》、《五更》、《长工苦》、《十对花》等。

  由于小场子在桌上表演,不可能有大的跳动,动作幅度较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如丑角(称“阳坡”)要求动作收敛,双腿屈膝下蹲(俗称“扎矮桩”),形态憨厚,表情幽默,风趣活泼,甚至还有些滑稽。旦角(称“阴坡”)过去多为男扮女装,以唱为主,动作优美,以双膝向下微闪的“小颤步”为基本动律,手中舞动花扇和手绢,边唱边舞,丑、且两者在节奏上、动律上、表演上、形象上形成了一高一矮、一丑一美、一刚一柔、一屈一伸的鲜明对比。除了丑、旦各自的基本动作外,以双人舞组合为主,基本组合有“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三戏水”等。

  表演时,先由锣鼓“闹台”,即打击乐队先敲上一阵锣鼓,然后丑角上桌说一段诙谐、风趣的“溜白”,再唱花鼓调请“阴坡”上场。旦角上桌后,两人在锣鼓声中走“圆场步”,再连续表演“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组合,然后两人对唱《拜场花鼓》,内容多属向观众祝福、问好,以及演员做自谦之辞。接下来在[落板花鼓]的打击乐中做“拐子洒金钱”、“绞花剪”、“半边月”等组合后,即可转入表演“正戏”。“正戏”唱完后,丑、旦再表演一段与开场相似的舞蹈组合,然后在锣鼓、鞭炮声中跳下方桌,结束表演。

  小场子有唱、有舞、有说、有演,具有综合性表演特点,适于山区群众喜歌爱舞愿看有头有尾、有故事情节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求演员技艺全面、能歌善舞,既要嗓音好,又要口才流利,擅长表演。特别在“正戏”和大段唱腔表演中,演员要善于根据剧情和词意进行即兴表演,且要唱得美,丑要逗的妙,才能形成整体。许多艺人为了提高艺术水平和演出质量,刻苦钻研、进行创造,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著名艺人李志连(1904~1987年)以玩草帽圈形成自己的专长,他可以在边唱边舞的一瞬间使草帽圈不停变换三十多种式样,造型奇特,形式新颖,既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又增添表演的喜剧色彩。广大群众赞誉李志连是位“耍草帽的魔术大师”。

  小场子一般是在春节和正月十五前后的拜节活动中表演,庙会期间或村中有人办喜事时也邀请艺人表演。春节玩灯或庙会时,多由村民或神会集体组织筹办,也有几户群众联办的。过喜事时则由主家花钱邀请。小场子表演大都在晚间,演出地点可设在街口、院坝、空地、庙堂等处,只要能摆张八仙桌让群众围观即可。小场子表演的地方,俗称“灯场”。春节至正月十五前后,艺人们打着牌灯、敲锣打鼓走村串巷、挨门依户向群众拜年。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鸣放鞭炮接送,艺人们便在门前摆上八仙桌,设好灯场,进行表演。唱上几段诙谐逗趣的小段,为年节增添欢乐。主人依例酌情向艺人馈赠烟酒、点心、红包(钱)等,好客者还用酒菜款待。过庙会或农村大户人家办喜事邀请小场子艺人表演时,更是热闹非凡。少则三五晚,长的有十天半个月的。不仅时间长、观众多,有时还在灯场摆上两处八仙桌,让两台小场子摆对台同时演出,每张方桌四周由四人扶着高达4米多的翠竹,竹竿顶端各挑盏红纱灯,既能照明又是灯场上的一种装饰。其夕,月光如水,竹影婆娑,轻歌曼舞,灯火迷朦,颇有一派田园野趣的醉人意境,演至高潮处,观众掌声雷动,甚至情不自禁的跟着桌子上的艺人随声哼唱,形成了桌上艺人领着唱,四周观众跟着和的动人情景。如遇三人表演的节目,还得再抬来一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铺红毡搭成两张方桌大的表演场地。像这样热闹的灯场,若非技艺高超的艺人,是不敢问津的。因此,灯场也是艺人们汇聚一起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比高论低的极好时机和场合。

  小场子艺人虽说是非职业性的班社,但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和较为固定的搭档(俗称“一合手”)。平时各自在家务农劳动,有演出任务时便设法招呼集中。由于两个人就是一台戏,行动很方便。如果有两、三对同时前往,轮换演出,就可以唱到鸡叫或天明。小场子无需专设乐队,到一处表演时,当地常有不少爱好者搬来锣鼓,热情敲打起来为表演伴奏,基本乐器有扁鼓(当地又称“柿饼鼓”)、苏锣、苏钹、小锣、马锣等。小场子的服饰比较简单,一般的按传统戏曲中小旦和小丑装扮。如果没有传统戏曲用的服饰行头,丑角就穿各自的对襟布衫,腰里扎个白布单子做“水裙”,腰里系个红布带,画上白眼窝(即“豆腐块”),旦角系男扮女装,用青丝帕于包头,鬓角插花,借身新媳妇穿的红花袄,穿土彩裤、花鞋、拿把扇子和手绢,即可上场。

  小场子长期流传于秦巴山区。据著名艺人李志连介绍,他十三岁(即1917年)曾拜恒口杨家营艺人杨承福、杨承勇(艺名杨六)为师学艺。当时杨承福(1865~1948年)已年过四十,“二棚子”、小场于都已唱红了,二棚子属民间小戏,又称“三小”(即小且、小丑、小生)戏,以演唱汉调二簧(汉剧)和民间花鼓,小调为主。由于人手不够,条件困难,演不成二簧戏,就只好找上三四个人在农村卖艺,藉以糊口度日。在地摊演出时称为“地蹦子”,上桌子表演就称“小场子”,它们在唱腔、表演、演出剧目和锣鼓伴奏等方面均是彼此相通、一脉相承的。当地艺人还有如下一个传说,小场子是从唐玄宗李隆基那传来的。唐王的丞相能通天,每年正月十五便上天宫看热闹,唐王得知后,也想去看看。于是第二年正月十五,丞相便做了一匹纸马让唐王骑着上天,并吩附路上风雨再大也不要睁开眼睛。唐王上天一看,果然热闹非凡,回来以后就依照天宫的样子做,于是人间就有了狮子、龙灯、社火。只是小场于虽好,无人配对,唐王就与他的妹妹玩起来了。至今在小场子里有一首歌就这样唱到;“唐王一见无奈何,脱丁龙袍唱丑角,小罗成打傢伙,程咬金画了个白眼窝,跟沟子(屁股)把杂话说。”这虽属民间传说,但至今玩小场子的艺人仍祀奉唐王,从而可以看出小场子与地方民间戏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当地许多小场子艺人大都参加过二棚子班社,不少人曾去“下河”学艺。“下河”是当地群众对汉江下游的湖北郧阳、襄樊、老河口一带的泛称。有不少艺人也是从湖南、湖北沿汉口而上迁来的移民。

  地处汉江中游的安康,自古有“秦头楚尾”之称。通过汉江这个水上通道,沟通了秦、楚交往。因此,小场子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①花鼓、小调指当地流传的一种民歌:七岔子、八岔子是当地流传的一种民间小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音色浑厚宏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特点是筒长、头大,不同于关中琐呐的竹节形。由于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演奏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一般艺人喜欢用自己的唢呐,好的艺人会演奏百十多种曲牌,一口气可以吹几里路。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得胜回营》、《西风赞》、《南风吹》、《小寡妇上坟》等。两个吹手演奏,一个吹高音,叫上手,一个吹低音,叫拉下手,配合演奏和谐动听。有的会作特技表演,卸下碗子(即喇叭头)光筒吹奏,或一口吹两支唢呐,或用鼻孔吹。在陕北的红白喜事上,群众有请吹手助兴习俗。秧歌队更离不开唢呐,有了它格外红火,同时也能给秧歌队鼓上劲。唢呐有8个孔,分大、中、小,高、中、低3种,小唢呐又称海笛。低音唢呐声音较深厚;中音唢呐声音丰富,表现力强;高音唢呐声音响亮尖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