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小场子
“小场子”流传于秦巴山区、汉江两岸的安康、旬阳、汉阴、石泉、紫阳、宁陕等地,以安康市的恒口、五里、大河等农村乡镇最为普遍和活跃。过去每逢春节、灯节、庙会或群众办喜事时,常由会首或办事的主家邀请几班小场子艺人进行表演,以增添喜悦欢乐的气氛。
小场子和陕南各地流传的“地蹦子”、“地围子”、“打花蚊子”等民间小对对戏很相似,多由一丑一旦进行载歌载舞表演。不同的是小场子必须在一张八仙桌(即方桌)上表演。两个演员要在一米见方的桌面上歌舞、说唱,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由此形成了表演的独特形式和风格。
小场子以打击乐伴奏,演唱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花鼓、七岔子、八岔子①为主,旋律优美抒情,具有陕南秦巴山区的音韵格调以及巴蜀和楚文化的影响。演出的节目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情节、有人物的民间传说或生活故事,群众称其为“正戏”,常演的剧目有《吴三宝游春》、《大反情》(又名《上竺山》、《小反情》、《要嫁妆》、《站花墙》、《西楼记》、《东楼记》、《蔡鸣凤辞店》、《韩湘子渡林英》、《白扇记》等二十多出。一种是演唱民间小调和花蚊的小歌舞,如《十条毛巾》、《五更》、《长工苦》、《十对花》等。
由于小场子在桌上表演,不可能有大的跳动,动作幅度较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如丑角(称“阳坡”)要求动作收敛,双腿屈膝下蹲(俗称“扎矮桩”),形态憨厚,表情幽默,风趣活泼,甚至还有些滑稽。旦角(称“阴坡”)过去多为男扮女装,以唱为主,动作优美,以双膝向下微闪的“小颤步”为基本动律,手中舞动花扇和手绢,边唱边舞,丑、且两者在节奏上、动律上、表演上、形象上形成了一高一矮、一丑一美、一刚一柔、一屈一伸的鲜明对比。除了丑、旦各自的基本动作外,以双人舞组合为主,基本组合有“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三戏水”等。
表演时,先由锣鼓“闹台”,即打击乐队先敲上一阵锣鼓,然后丑角上桌说一段诙谐、风趣的“溜白”,再唱花鼓调请“阴坡”上场。旦角上桌后,两人在锣鼓声中走“圆场步”,再连续表演“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组合,然后两人对唱《拜场花鼓》,内容多属向观众祝福、问好,以及演员做自谦之辞。接下来在[落板花鼓]的打击乐中做“拐子洒金钱”、“绞花剪”、“半边月”等组合后,即可转入表演“正戏”。“正戏”唱完后,丑、旦再表演一段与开场相似的舞蹈组合,然后在锣鼓、鞭炮声中跳下方桌,结束表演。
小场子有唱、有舞、有说、有演,具有综合性表演特点,适于山区群众喜歌爱舞愿看有头有尾、有故事情节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求演员技艺全面、能歌善舞,既要嗓音好,又要口才流利,擅长表演。特别在“正戏”和大段唱腔表演中,演员要善于根据剧情和词意进行即兴表演,且要唱得美,丑要逗的妙,才能形成整体。许多艺人为了提高艺术水平和演出质量,刻苦钻研、进行创造,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著名艺人李志连(1904~1987年)以玩草帽圈形成自己的专长,他可以在边唱边舞的一瞬间使草帽圈不停变换三十多种式样,造型奇特,形式新颖,既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又增添表演的喜剧色彩。广大群众赞誉李志连是位“耍草帽的魔术大师”。
小场子一般是在春节和正月十五前后的拜节活动中表演,庙会期间或村中有人办喜事时也邀请艺人表演。春节玩灯或庙会时,多由村民或神会集体组织筹办,也有几户群众联办的。过喜事时则由主家花钱邀请。小场子表演大都在晚间,演出地点可设在街口、院坝、空地、庙堂等处,只要能摆张八仙桌让群众围观即可。小场子表演的地方,俗称“灯场”。春节至正月十五前后,艺人们打着牌灯、敲锣打鼓走村串巷、挨门依户向群众拜年。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鸣放鞭炮接送,艺人们便在门前摆上八仙桌,设好灯场,进行表演。唱上几段诙谐逗趣的小段,为年节增添欢乐。主人依例酌情向艺人馈赠烟酒、点心、红包(钱)等,好客者还用酒菜款待。过庙会或农村大户人家办喜事邀请小场子艺人表演时,更是热闹非凡。少则三五晚,长的有十天半个月的。不仅时间长、观众多,有时还在灯场摆上两处八仙桌,让两台小场子摆对台同时演出,每张方桌四周由四人扶着高达4米多的翠竹,竹竿顶端各挑盏红纱灯,既能照明又是灯场上的一种装饰。其夕,月光如水,竹影婆娑,轻歌曼舞,灯火迷朦,颇有一派田园野趣的醉人意境,演至高潮处,观众掌声雷动,甚至情不自禁的跟着桌子上的艺人随声哼唱,形成了桌上艺人领着唱,四周观众跟着和的动人情景。如遇三人表演的节目,还得再抬来一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铺红毡搭成两张方桌大的表演场地。像这样热闹的灯场,若非技艺高超的艺人,是不敢问津的。因此,灯场也是艺人们汇聚一起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比高论低的极好时机和场合。
小场子艺人虽说是非职业性的班社,但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和较为固定的搭档(俗称“一合手”)。平时各自在家务农劳动,有演出任务时便设法招呼集中。由于两个人就是一台戏,行动很方便。如果有两、三对同时前往,轮换演出,就可以唱到鸡叫或天明。小场子无需专设乐队,到一处表演时,当地常有不少爱好者搬来锣鼓,热情敲打起来为表演伴奏,基本乐器有扁鼓(当地又称“柿饼鼓”)、苏锣、苏钹、小锣、马锣等。小场子的服饰比较简单,一般的按传统戏曲中小旦和小丑装扮。如果没有传统戏曲用的服饰行头,丑角就穿各自的对襟布衫,腰里扎个白布单子做“水裙”,腰里系个红布带,画上白眼窝(即“豆腐块”),旦角系男扮女装,用青丝帕于包头,鬓角插花,借身新媳妇穿的红花袄,穿土彩裤、花鞋、拿把扇子和手绢,即可上场。
小场子长期流传于秦巴山区。据著名艺人李志连介绍,他十三岁(即1917年)曾拜恒口杨家营艺人杨承福、杨承勇(艺名杨六)为师学艺。当时杨承福(1865~1948年)已年过四十,“二棚子”、小场于都已唱红了,二棚子属民间小戏,又称“三小”(即小且、小丑、小生)戏,以演唱汉调二簧(汉剧)和民间花鼓,小调为主。由于人手不够,条件困难,演不成二簧戏,就只好找上三四个人在农村卖艺,藉以糊口度日。在地摊演出时称为“地蹦子”,上桌子表演就称“小场子”,它们在唱腔、表演、演出剧目和锣鼓伴奏等方面均是彼此相通、一脉相承的。当地艺人还有如下一个传说,小场子是从唐玄宗李隆基那传来的。唐王的丞相能通天,每年正月十五便上天宫看热闹,唐王得知后,也想去看看。于是第二年正月十五,丞相便做了一匹纸马让唐王骑着上天,并吩附路上风雨再大也不要睁开眼睛。唐王上天一看,果然热闹非凡,回来以后就依照天宫的样子做,于是人间就有了狮子、龙灯、社火。只是小场于虽好,无人配对,唐王就与他的妹妹玩起来了。至今在小场子里有一首歌就这样唱到;“唐王一见无奈何,脱丁龙袍唱丑角,小罗成打傢伙,程咬金画了个白眼窝,跟沟子(屁股)把杂话说。”这虽属民间传说,但至今玩小场子的艺人仍祀奉唐王,从而可以看出小场子与地方民间戏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当地许多小场子艺人大都参加过二棚子班社,不少人曾去“下河”学艺。“下河”是当地群众对汉江下游的湖北郧阳、襄樊、老河口一带的泛称。有不少艺人也是从湖南、湖北沿汉口而上迁来的移民。
地处汉江中游的安康,自古有“秦头楚尾”之称。通过汉江这个水上通道,沟通了秦、楚交往。因此,小场子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①花鼓、小调指当地流传的一种民歌:七岔子、八岔子是当地流传的一种民间小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