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羊角鼓
宁强“羊角鼓”是当地端公跳坛时表演的一种鼓舞。舞者左手执扇形单面鼓,右手执藤或竹制的细槌,边击边舞。
宁强过去称“宁羌”。地处大巴山中,是川、陕、陇三省交界地带,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自古是关中、汉中通往巴蜀的褒斜、陈仓、金牛、米谷等道的必经之处,也是汉江源头和嘉陵江的上游,据清《宁强州志》载:宁强县在周以前为“氐族所据”。《括地志》记:“岷洮等州以西,为古羌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宁强成为川陕的屏障,交通要隘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深受巴蜀文化和古羌文化的影响。
羊角鼓质朴粗犷,作为祭坛仪式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保存着古老巫舞的表演程式和风格。跳坛开始,在低沉的角号声中,先由端公进行“占卜开坛”,请各神灵就位(即在香案上摆好各种神牌)。再接者“破肩滴血”,表示神已附体。然后拿着角号和黄表纸旗,在锣鼓伴奏下,向五方跪拜,“招兵点将”。接着表演“耍神带”,即将数尺长彩布条两头用纸点燃后舞动。然后“发神”、“翻架”,即将其他端公请上场,开始在长凳上耍鼓。然后由一丑一旦手执小锣(当地称“当当”)登场又说又唱、插科打诨、并在席间为贵宾斟酒端莱。待众人酒酣情热时,开始表演羊角鼓。再接着舞司刀,耍令牌,开神门,领兵上路,然后“跑四门”,表现“会兵”,向“五方开炮”。最后是“穿花”,以示庆贺胜利。整个表演程式和内容,很像是古代军卒的练兵、征战生涯。
羊角鼓表演者身穿黄坎肩,腰系红布战裙,系腰钤(也有穿八卦条裙的),头戴纸做的灵官帽(类似唐僧帽),脑后扎一束三尺多长,两寸多宽的纸飘带,俗称“马头纸”,鬓角插扇形纸花,头勒红布带,上坠小铜铃四五个。表演时以双人一组对舞为主,可组成三四组,反复接跳,以保证舞者在激烈的表演过程中,有充沛的体力。羊角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情绪热烈奔放。舞者在同进同退的击鼓表演过程中,突出扭腰摆胯的动律特点。并伴以阵阵呼号,时而屈膝前进,时而弯腰后退,如同在阵阵鼓声的助威下,冲向敌人进行拼搏。舞至高潮,两人也可拉手对转,或背靠背的旋转,也可上凳击鼓,也可双手各提一鼓不停绕转。鼓点越敲越快,动作越做越激烈。特别是呈“弓步”姿态时,臀部向一侧连续摆晃,颇具有原始先民们舞蹈的一些痕迹和情趣。其中除了反映征战拼杀的气氛外,也有些是表现动物之间的动作,如“蛾谈情”、“鸳鸯交颈”、“鸭子围蛋”等,使舞蹈者表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率真的特色。
羊角鼓以击鼓为主,击法多样,节奏流畅,强弱分明,并不时抖动鼓柄,使鼓柄下的小铁环发出“嚓嚓”声响,配合腰铃的叮当之声,浑厚的鼓声中,混合着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响,更丰富了鼓声的气氛变化。场外另有由大锣和羊皮鼓组成的伴奏乐队。过去还有一面大锣,由两人抬着在旁敲击伴奏,其音响虽说单一,但这种伴奏形式相当古老,别具风韵。有时,在击鼓舞蹈中伴以即兴歌唱,演唱的曲调多是当地的山歌和小调,一般只唱四句、八句,主要是向神灵祈祷或向主家祝贺吉利一类的内容。唱时,只是原地扭动、并随着演唱旋律和节奏轻敲鼓面,发出和谐的伴奏声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