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羊角鼓舞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羊角鼓舞,   “羊角鼓舞”流传于汉中地区的宁强、略阳等县,是秦巴山区端公(巫师)跳神仪式

   “羊角鼓舞”流传于汉中地区的宁强、略阳等县,是秦巴山区端公(巫师)跳神仪式中的一种祭祀舞蹈。    

    端公跳神,又称“跳坛”,分文、武两种,文坛以唱为主,武坛以舞为主。过去多在乡民需要向神还愿、驱鬼治病或祭奠亡灵之时举办,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视祭祀的内容及主家的条件而定。跳坛虽屑祭祀仪式,但包含多种表演形式,名为娱神,实际也起着娱人的作用。尤其是在有钱人家老人死后三年的忌辰,或寿诞之时,或者做生意获利之后,邀请端公向神还愿,此类跳坛兼有喜庆的意思,更是载歌载舞,热闹非常,无异是一次综合性民间艺术的表演。其中包括舞蹈、歌唱、民间小戏,以及木壳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往往可以连续进行三至五天,通宵达旦地表演,清修《佛坪厅志》载:“见说端公颇不端,淫辞竞唱耍跳坛,巫风久染三巴俗,厉禁还须仗好官。”这首诗证明,端公跳坛除了祭祀、还有反映民间生活情趣的“淫辞”,即民间艺术的演唱,确是古已有之。羊角鼓就是跳坛中表演的舞蹈形式之一。

    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羊角鼓舞的起源传说:天宫的牛王神为了除邪扶正,搭救庶民,下凡帮人耕作。玉帝得知勃然大怒,命他立即返回天宫。群众不舍,牵衣拽肘不忍牛王离去。牛王神于是拔下一只牛角,交给百姓说:“今后若遇灾祸,只要吹响号角,我立即就宋。”又拔下舌头作令牌,割下一片牛皮作鼓,取下鼻环做鼓柄上的响环,解下脖铃做腰铃,一件一件交给群众。从此,当地群众便以敲鼓、摇铃、吹角号,表示对牛王神的祈求和祭祀。民间便兴起了羊角鼓,并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传统的羊角鼓舞形式比较原始,风格比较古朴,具有古老的巫舞色彩,为研究我国,民间巫舞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1949年建国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的普及,山区群众已很少请端公跳坛祭神,但羊角鼓舞却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流传下来并有了新的发展。面记录的宁强“羊角鼓”,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表演形式;而略阳的“羊皮鼓”,则反映了发展后的新风貌。形纸花,头勒红布带,上坠小铜铃四五个。表演时以双人一组对舞为主,可组成三四组,反复接跳,以保证舞者在激烈的表演过程中,有充沛的体力。羊角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情绪热烈奔放。舞者在同进同退的击鼓表演过程中,突出扭腰摆胯的动律特点。并伴以阵阵呼号,时而屈膝前进,时而弯腰后退,如同在阵阵鼓声的助威下,冲向敌人进行拼搏。舞至高潮,两人也可拉手对转,或背靠背的旋转,也可上凳击鼓,也可双手各提一鼓不停绕转。鼓点越敲越快,动作越做越激烈。特别是呈“弓步”姿态时,臀部向一侧连续摆晃,颇具有原始先民们舞蹈的一些痕迹和情趣。其中除了反映征战拼杀的气氛外,也有些是表现动物之间的动作,如“蛾谈情”、“鸳鸯交颈”、“鸭子围蛋”等,使舞蹈者表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率真的特色。

    羊角鼓以击鼓为主,击法多样,节奏流畅,强弱分明,并不时抖动鼓柄,使鼓柄下的小铁环发出“嚓嚓”声响,配合腰铃的叮当之声,浑厚的鼓声中,混合着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响,更丰富了鼓声的气氛变化。场外另有由大锣和羊皮鼓组成的伴奏乐队。过去还有一面大锣,由两人抬着在旁敲击伴奏,其音响虽说单一,但这种伴奏形式相当古老,别具风韵。有时,在击鼓舞蹈中伴以即兴歌唱,演唱的曲调多是当地的山歌和小调,一般只唱四句、八句,主要是向神灵祈祷或向主家祝贺吉利一类的内容。唱时,只是原地扭动、并随着演唱旋律和节奏轻敲鼓面,发出和谐的伴奏声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羊角鼓
宁强“羊角鼓”是当地端公跳坛时表演的一种鼓舞。舞者左手执扇形单面鼓,右手执藤或竹制的细槌,边击边舞。宁强过去称“宁羌”。地处大巴山中,是川、陕、陇三省交界地带,山高林密、地势险峻。自古是关中、汉中通往巴蜀的褒斜、陈仓、金牛、米谷等道的必经之处,也是汉江源头和嘉陵江的上游,据清《宁强州志》载:宁强县在周以前为“氐族所据”。《括地志》记:“岷洮等州以西,为古羌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宁强成为川陕的屏障,交通要隘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深受巴蜀文化和古羌文化的影响。羊角鼓质朴粗犷,作为祭坛仪式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保存着古老巫舞的表演程式和风格。跳坛开始,在低沉的角号声中,先由端公进行“占卜开坛”,请各神灵就位(即在香案上摆好各种神牌)。再接者“破肩滴血”,表示神已附体。然后拿着角号和黄表纸旗,在锣鼓伴奏下,向五方跪拜,“招兵点将”。接着表演“耍神带”,即将数尺长彩布条两头用纸点燃后舞动。然后“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扇鼓舞
“扇鼓舞”流传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是一种民间祭祀舞蹈。表演时,舞者手中握一用羊皮蒙制的蒲扇形鼓,边击边舞。扇鼓舞由半农半艺的“神班子”表演,神班子由大师傅(巫师)或箱主带领五至八名“法师”组成,平日各自在家务农,遇事相邀便一同进行活动。神班子的活动由各村群众组成的神会邀请。邀请时,神会需写好帖子,由会长出面到大师傅家去邀请,群众称为“写神”。写神的村社信什么神,神班子就祭什么神。一般每个村社每年只祭一次,但有少数较大的村社,遇上瘟疫或虫害时,就要祭两次神。祭祀的目的主要是为“驱瘟”、“祭虫”、“保平安”。无论祭哪一种神,表演时,先要唱《祭神曲》,唱一段后,再跳一段扇鼓舞,唱舞相间,先唱后舞。常唱的神曲有《祭虫》、《驱瘟》、《保平安》、《祭旗》、《开刀》等。扇鼓舞在祭神中表演,场地可设在庙院内、广场或村中十字路口。表演场地上必设神坛,亦称“祭坛”。神坛是用四根直径为20厘米的木桩,围成一个宽...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