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影戏渊源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影戏渊源,   中国皮影戏究竟起源於何时呢?典籍记载多见於宋代,然而宋代的皮影戏繁荣成熟,

   中国皮影戏究竟起源於何时呢?典籍记载多见於宋代,然而宋代的皮影戏繁荣成熟,已达相当程度,有咏影戏诗写道:“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那么,宋之前影戏竟然没留一点蛛痕丝迹吗? 

    中国上古文化中,以影像作为造型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熟悉的青海大孙家出土的舞蹈纹陶盆,上面的拉手人物就是以影像为造型的实例,其形宛若逆著日光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几个翩翩而舞的人影。而在岩画、青铜器造型中,这种以影像外轮廓为主要造型方法的历史遗迹就更为多见了。 

    战国时,中国先民曾发现“针孔成像”之光学上的趣事,这在《墨经》中有提及,而另一则故事,则与影戏关系更进了一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荚者向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 

    画荚之“荚”为何物及其古代用途尚不得知,然观此荚尚需在八尺的大窗户上透过日光观看,方得其妙。这真有些像皮影中的大景片了。 

    汉朝班固《汉书·外戚传》:“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方士少翁为汉武帝重演的李夫人形象,传神之至,使武帝真假难辨,而所用设备有灯烛、帷帐,武帝观时要“居他帐”,其影像不但貌似,还能走动,看来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镞绘刺连结而成。已具备今日皮影戏的全部特点,但此时的灯影表演只是掌握在民间方士手中,技术还是较为保密的一种演出机关。 

    陕西民间皮影艺人的口中则传说:“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示约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於汉武帝。”宋朝岳坷《程史》亦云:“秦始皇作曼延、鱼龙、水戏,汉武益以幻眼、走索、寻橦、舞轮、弄碗、影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今出土的剪纸实物可证明这种在薄片材料上镶刻的技巧。剪纸素来与皮影有缘,陕西一带至今仍有称皮影戏为“隔纸说书”的,这不由使我想起山东窗花中的“斗鸡”,就是将一对人物鞍马或公鸡按其关节分块剪制裱好,联结而成;以另挂方式装置於窗上,从内引一线於户外,结一薄纸片,风吹纸片飘动,带动室内人物或公鸡对打争斗起来。而山西孝义县,仍存有清代留下的“纸窗影子人”实物。 

    唐代的影戏在民间的活动尚不得知,然而佛教却利用了这一民间的演艺形式,用活动的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称作“纸影演故事”。另有一种西安出土的皮革刻花冠饰,与今日之皮影花纹镂雕也极相似,虽不是透明的皮影,但可见在皮革上刻制之工艺已属成熟阶段。 

    宋代皮影戏已有正名出自各类笔记杂抄之中,记述当时繁荣盛况。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 

    耐得翁著《都城记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

    吴自牧《梦粱录》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於摆布,立讲无差,又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於其间耳。” 

    周密《武林旧事》载:“诸色艺人,影戏贾震、贾雄、黑妈妈。”“每有放映(影),儿童喧呼,终夕不绝。” 

    张来《明道杂志》中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弟……而此子甚好看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以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

    “中国皮影从陕西发展,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伎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江玉祥《中国影戏》)高宗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於湖、广、皖、浙、江等南方各地。宋王朝的变徙,倒使陕西皮影戏“北上南下”地拓出了黄河流域的“东奔西走”畴域。例如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影”,“川北渭南影子”--古代的“渭南”泛指渭水以南的潼关到骊山一带广大地区,古制包括了新丰县、大荔县、华县、潼关县,即为中国西安东府地区。“渭南影子”实指“西安东府皮影戏”。这就是说:世界影戏源於中国--中国影戏源於陕西--陕西影戏源於西安东府! 

    中国影戏发源之地何方,有说是陕西,有说是河南,这是多年来人们始终讨论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倾向於陕西之说。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又齐如山在《故都百戏图考》论云:“按此戏当然始於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术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於此亦在意中。”他又说:“汴京之影戏即由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同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又陕西旧皮影班相沿崇祀梨园祖师偶像,亦即首创梨园的唐明皇李隆基。陕西自周秦至汉唐计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皮影戏首先在陕西民间繁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把某一事物的起源归结於一人或一地,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中国民间文化的诸般现象,大都是集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创造的聪明智慧之大成。中国影戏艺术是经过长期酝酿才得以逐渐形成的,并非一朝一日就有成熟完善的事物突现。如果说:“客为周君画荚者”可谓之与影戏相关的第一发现阶段,那么齐人方士少翁为汉武帝演示李夫人影像便可称为第二创造阶段,唐代纸影演故事为第三发展阶段,宋代便是皮影戏的第四成熟繁盛阶段。 

    当然历史上皮影艺术在山乡村野中的活动是从来也没有人能予以记录的,我们只能在仅能查到的只字片语中,透过宫廷市井的活动记录,寻觅劳动者创造的影戏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戏班搭戏台
皮影戏台与其它戏台不同,演员的活动不是直接呈现给观众,而是通过灯光把皮影人的影像投射到屏幕(即亮子)上去。戏台除了要求能掩蔽演员以外还需要具有便当易拆的特征。搭台用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式的,群众有句顺口溜说得好:棉条一卷(意为没有现成的亮子时,用床单代替亦可。)清油灯一盏(菜籽油灯,做光源用。)两张方桌(铺於台架之上,可置放道具。)用椽九长九短(直径约为十公分的木棍,长者约三公尺,短者二公尺。)五张芦席一卷(遮盖台顶及左右、后四面之用。)四条撇绳一挽(农家用的粗麻绳,固定台架之用。)十二根线串(细麻绳,拉於立木之间,用於捆牢台架并可挂置物什。)撇一镢头(镢头挖坑之用。)台架的前面两根长椽竖起时,需有四十五度俯角,以亮子面与观众的视线成垂直轴心。捆扎台架的绳扣全用一种扣式,即将绳先做成两环,再将两环重叠,称之为“猪刹蹄”。搭台的用料其实是相当灵活的,实在找不齐,少一根两根木条也可以,有时候利用场...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韩城抬神楼历史及渊源
韩城市龙门之域的西庄镇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抬神楼,因其抬者既要而舞,又谓之“耍爷架”。抬神楼曾是当地群众祭祀性的一种广场表演艺术,用于逢年过节的迎神送神、祈雨庙会。“神楼”,实际是安放神象的木龛,有大、小两种,大的“法王楼”,楼内敬以法王神象;小的“黑虎”、“灵官”。无论是大神楼或小神楼,均雕制精巧,色彩艳丽,耀人眼目。传统中的抬神楼,大神楼耍的是法王,每年正月十五,当地八村(即东庄、西庄、郭庄、井溢、上甘谷、下甘谷、柳枝、杨村),也渭之八社,迎神于村。在村后供奉一木制牌位,牌位上书:“法王神之灵位”,各家轮流奉祭献饭,直至清明节,合村送神上庙。迎送神时,各村敲锣打鼓,抬着各自的神楼,神楼中安放有木雕、泥塑或铜沙制作的法王神像。尤其在送神上庙时热闹非凡。法王庙有对台戏助兴,各社还杀一公羊,作奠祭之品。送祭队伍宏伟浩大,前边以鸣铳开道,然后是村牌、对联,紧接着是古时皇帝出宫时所用...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