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戏班搭戏台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3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戏班搭戏台,   皮影戏台与其它戏台不同,演员的活动不是直接呈现给观众,而是通过灯光把皮影人

   皮影戏台与其它戏台不同,演员的活动不是直接呈现给观众,而是通过灯光把皮影人的影像投射到屏幕(即亮子)上去。戏台除了要求能掩蔽演员以外还需要具有便当易拆的特征。搭台用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式的,群众有句顺口溜说得好: 

    棉条一卷(意为没有现成的亮子时,用床单代替亦可。) 

    清油灯一盏(菜籽油灯,做光源用。) 

    两张方桌(铺於台架之上,可置放道具。) 

    用椽九长九短(直径约为十公分的木棍,长者约三公尺,短者二公尺。) 

    五张芦席一卷(遮盖台顶及左右、后四面之用。) 

    四条撇绳一挽(农家用的粗麻绳,固定台架之用。) 

    十二根线串(细麻绳,拉於立木之间,用於捆牢台架并可挂置物什。) 

    撇一镢头(镢头挖坑之用。) 

    台架的前面两根长椽竖起时,需有四十五度俯角,以亮子面与观众的视线成垂直轴心。捆扎台架的绳扣全用一种扣式,即将绳先做成两环,再将两环重叠,称之为“猪刹蹄”。 

    搭台的用料其实是相当灵活的,实在找不齐,少一根两根木条也可以,有时候利用场边门可的树干就可搭台。 

    亮子的撑展是演出的重要一环,因之常长是前首与灯底二人亲自操作,在戏将开演时开始张挂。亮面尺寸为一公尺乘二公尺,或一点五公尺乘三公尺,过去有专用的纱布,现一般用白的“的确良”布,边镶以黑色粗布,并成套筒状,以插亮棍。 

    亮棍共四根,六节。竖棍二根,比亮布撑紧时长约十五公分,下端各有一铁销,以插入横棍孔内,上端则挖有一槽。横棍工四节,其中两节一头装有铁套,将另外两节插入便成约比亮面长三十公分的长棍。下横棍两头均有四、五个销孔,以便横向撑展亮子时插入竖棍作松紧的选择;上横棍则无特殊装置。撑亮子时,将四根亮棍插入亮布边框筒内竖棍的铁销,选择下横棍的销孔将亮布尽量拉紧;下横棍置於台口前的板上,将一根细绳横扯於台口上部固定紧,细绳放入竖棍上端的槽沟内;再将上横棍与细绳之间用另一绳捆起拉到最紧,亮子就平展地撑起来了。若不周整,可左右移动竖棍上端沟槽与绳的位置,以调整到最佳状态。 

    灯影灯影,当然无灯就无影了,由此可见灯的重要。过去山区里没电,用的是油灯,油灯与农用照明的灯有些不同,灯碗较大,并排放五根灯捻子同时点灯。另有一装置称“七形牌子”,与清油灯配套,上有七个孔,用以吊挂时调整灯的高低,适合光线投射於亮子的最佳位置,另外也作为反光板之用。现在多用电灯,瓦数听便。据老艺人讲,清油灯的演出效果比电灯好,特别是“滚白”、“扬句子(声音拔高激昂)时,灯底下轻轻吹灯,灯苗晃动,造成影子的颤动,再加上挑签的大动作,气氛相当好。另外,清油灯光源为一排五根灯捻,尚可消除签子的影子,且本身忽闪飘动,想来比电灯效果好是不为怪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
陕西皮影起源较早,遍及全省,盛行于关中一带。艺术形象完整大方,质朴精美,纹样讲究,结构严谨。多取材于民间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既有典型完美的人物、动物形象,又有形式多样的布景道具。作品经艺人用线条概括、色彩渲染,生动地刻划出忠贞、真假善美的个性特点,加之多变隽美的地方唱腔配合表演,说古到今,故事脉络清楚,群众称它为“隔纸说书”、“影子乱谈”,赞扬它能“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关中传统风俗,每年从阴历十月开始上演,一直持续到来年三月开春、夜夜盛会,观众云集。陕西皮影按地域和艺术特点区分,有东路、西路两大流派。东路以华县、大荔、富平为代表,刻工精巧,色彩富丽,装饰性强;西路以凤翔、扶风、礼泉为代表,体型较大,粗犷有力。东西两路各具特色。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在全国颇负盛名。华县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5厘米,以正侧面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代表图案有雪花、万()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其作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华县皮影的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演出内容以传统剧目:佥碗钗》、《劈山救母》、《火焰驹》、《张连卖布》、《折桂斧》、《紫霞宫》、《万福莲》、《白玉钿》、《十五贯》等为主,亦演一些当地文人自编的剧目。一个皮影班社,一般都是由签手(操作表演)、前声(主唱)、二弦、板胡、下铛、后台字幕等5—7人组成,出外演出,每人一辆自行车即可携带全部道具,在巷道庭院,室内外都可搭台演戏,...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西安皮影的兴盛
中国西安地区指东潼关、西宝鸡、南长安、北黄陵。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影戏,尤以碗碗腔、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以来,即在西安的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地区流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94页)作为皮影的发源地,西安皮影戏在宋代封建王朝的动荡中扩大了自己的根系,而它扎在西安大地的主根更是日益深壮。不仅雕工唱技相当成熟,在剧本创作的题材方面,也向历史的“奸贼害忠良”和现实的“相公招姑娘”的领域开拓了。清代康熙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复兴,影戏亦昌盛起来,且流行区域极广,流行在西安的碗碗腔影戏,即是乾隆年间兴起的“新腔时调”。当时的皮影班社“箱底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繁多,音乐唱腔之复杂,皮影雕刻工艺...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皮影的主要流派
(左上)大黑脸(左下)秋娥(右上)三髯王头(右下)神妖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北京皮影分“西城派”(源自涿州)和“东城派”(源自滦州),总的特点是雕镂精致,彩色鲜明,线条流畅、柔和、舒展、形象富于个性。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陕西皮影在民间较普及,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图案简洁大方。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山东皮影比较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民间特色较浓,接近剪纸风味,有些造型颇逗趣,易受到喜爱。山西皮影较普及,南路皮影受陕西影响,形体大,刻工细,装饰性强,色彩明快,目前在新绛县已建一处皮影博...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人物造型
西安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自元代以后是以元杂剧的人物分类雕刻镂制的。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曳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旦等大类别。就末(相当於今熟语中的“生”)一大类言,亦有正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小末、外末等生行;旦角(女角色)也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捺旦等旦行;净角有净(大花脸)、外净(二花脸,毛净)、副净(三花脸,丑)之净行。西安皮影戏的人物脸谱叫“头楂”,多达470余,自须以下的身子部分叫“桩子”,多至181种样式,“头楂”与“桩子”在戏箱的“影夹”中分“科室”存放,编序号迭垒。这里,我们具体赏析一下西安皮影戏人物中的末(生)、旦(女)、净(花脸)类的几个人物形象,其人物造型特征便可见一斑了。旦角中的小旦造型,辫尾梢修,志以未婚,然无“留海”罩额,面庞更显富态大方,身材窈窕,举止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