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绥德石狮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1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绥德石狮,左图:狮子是绥德人心中的“圣物”,他们常在自家墙上摆放石狮子,用来消灾辟邪。

  左图:狮子是绥德人心中的“圣物”,他们常在自家墙上摆放石狮子,用来消灾辟邪。
  右图:在绥德,男孩刚生下来,就会在炕头摆放一座小石狮子拴住孩子,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长到12周岁。 
          
  绥德石狮最早指的是炕头石狮子,但在市场的冲击下,绥德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子逐渐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开始消失。 

  人们常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在我的想象中,“绥德汉”也许没有施瓦辛格那般壮硕发达的肌肉,但至少也是棱角分明,极具“男人味”的美男子。 

  这种认识促使我带着一丝“男人的嫉妒”开始了绥德之行。 

  一 

  绥德是陕北较大的县,其名始于南北朝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秦大将军蒙恬就长眠于此。 

  8月23日清晨,我们冒雨抵达绥德。县城的街道比较宽,但布局不大规则,外地人到此,一般不大容易分清东西南北。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宾馆酒店一家挨着一家,虽然不是那般高档,但数量可观。 

  著名的无定河从绥德县城蜿蜒流过。“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在古代,绥德乃边塞之地,战事频繁。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绥德是一个崇尚石狮的地方,备受当地人推崇的千狮桥就横跨在无定河上面。所谓“千狮”一点也不夸张,在桥东西两端的300余根护栏望柱上雕刻着1000余尊小石狮,有的两两嬉闹,有的独望远山,千尊石狮姿态万千,各具特色。 

  绥德石匠自古有之。接待我们的向导说,当地的石头质地比较好,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开始,这里的石活就比较盛行。 

  千狮桥往北的四十里铺,就是绥德著名的石匠工厂。沿公路两边,竟然有数十家大小不一的石雕厂。石雕厂的主打产品就是守门石狮(就是我们在宾馆、单位门前常见的那种)。个头不一、不计其数的石狮子用塑料布蒙着矗立在道旁待运。石匠们手持锤、钻正在精心雕凿,金石之声此起彼伏,韵味十足。 

  石匠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手艺基本靠长辈言传。石匠中,老幼皆有,“娃娃大小都会挖(即‘打凿’之意)”在绥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记者就碰到一个14岁的孩子,他已经有三四年的“工龄”了。他说:“不干这,干啥?这可比种地强多了。” 

  看来,“绥德汉”的得名也许与绥德出石匠有关。石匠讲求巧劲,“绥德汉”或许就是那种兼有米脂婆姨巧手的男人。 

  二 

  “为什么要打石狮,不打老虎?” 

  “虎叫‘镇山虎’,据说哪一朝的皇帝封狮子做过‘镇八方’,‘镇八方’自然比‘镇山’威力大得多,从此人们只打狮子,不打老虎了!” 

  “听爷爷们讲,从前有个小女孩,父母早丧。一股神风将她刮到了一座孤岛上。岛上正好有一只狮子镇守。狮子怜其孤苦,对小女孩备加照顾。后来,女孩子长大回到国内,皇帝娶她为妻。想到狮子还在孤岛上生活着,姑娘便对皇帝说,‘狮子照顾我十几年,我现在成了你的老婆,可狮子连点名望都没有!’皇帝于是封狮子为兽王。所以老人们说,狮子和人共患难,人爱狮子,狮子于是便在民间流传下来。身为一山之主的老虎却很骄傲,对狮子不敬,人们认为它不忠厚,不喜欢它!” 

  绥德石匠如是说。 

  其实,绥德石匠最早打的都是炕头石狮子。它在民间主要是用来拴孩子的,一方面为了防止孩子乱爬跌下炕头,一方面又可作为玩具。 

  孩子出生前,父母就为其准备了炕头石狮子。孩子一落地,就用它来拴住。 

  拴娃娃可是大有讲究。听当地老人讲,过去穷苦人家子嗣不旺,不好养。生个“贵气娃娃”,就打个炕头石狮子,红布一拴,“邪”一看就不来了。红布要用一丈二,一头拴在娃娃身上,一头拴在狮子身上,过生日再加一丈二,一直加到12岁。这里有个风俗,娃娃到了12岁,魂就全了,邪魔就抢不成了。 

  这里的“贵气娃娃”指的是小子,是“香火”。炕头狮子从来不给女娃娃用的。 

  据说,狮子雕好后,还有一个“开光”仪式,“开光”即用朱色点睛。一般父母都会掐算一个良辰吉日,全家人收拾开净,围坐在炕前,然后很郑重地进行“开光”,一“开光”,孩子就有“魂”了! 

  炕头石狮多为当地能工巧匠的随意即兴之作,一般大不足尺、小不过寸,与旧时官府门前的石狮截然不同。有的炕头石狮子已拴过了爷孙几代人,被视为家中的宝贝。在某种意义上说,炕头石狮子就是孩子的魂,每一个石狮子似乎就是个孩子,这本身就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切与期盼。 

  绥德县文化馆收藏了不少炕头石狮子,均精工雕凿、富含想象、神态生动、妙趣横生。有的天真烂漫、稚气,活像顽皮的孩子;有的憨厚老实,如同陕北老农;有的稳重安详,温顺可亲,好似慈母;有的刚健威严,如同勇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绥德石狮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是真正的写意传统,纯正的民族特色。 

  三 

  中国人对狮子有着特殊的情感。 

  狮子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深居宫廷,“养在深闺人未识”,老百姓根本无缘相见。我们常见的古代狮子石雕多见于庙堂和陵墓之前,其形状甚为凶猛。这种凶猛之气,让老百姓敬畏。 

  对狮子的好奇充分张扬了老百姓想象的智慧。在民间,狮子的形象极为丰富,而且狮子慢慢人化,慢慢与人共舞。它们已不纯是威猛的化身,反而极具趣味,甚至有些可爱,绥德的炕头石狮子就是突出的代表。中国人对狮子形象的“变异”无疑是中华智慧的具体物化。 

  绥德石匠打凿炕头狮子,最初仅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信仰的需要,这里面没有多少经济上的考虑。可在市场的冲击下,石匠们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 

  “守门狮子好卖钱”。石匠们纷纷开始打凿守门大石狮,开始迎合市场。石狮的实用价值渐渐由对孩子的关爱转移到对金钱的追求。 

  打造“守门石狮子”的石匠在绥德越来越多。随着打造工具的改进,当地工匠对石狮子进行了大规模的简单复制。虽然工艺越来越细,但仔细观之,每个狮子均是大同小异,缺乏变化。石狮外形的凶猛似乎掩盖不了本身文化含量的退化。 

  一种丧失文化的产品也许并不可能带来长久的利益。这不!一位石雕厂的老板叹道:“现在活是做得越来越细,可卖的价钱却越来越低了!” 

  作家冯骥才写道:民俗方式因不合时宜而消亡,但民俗中那种特定的生活情感,比如年俗中对年的情感却犹存如故。任何民俗都是一种文化性质的表达方式。方式没了,人们就会感到情感无从宣泄。 

  如今的孩子,已不再知晓炕头狮子的来由,现在的父母,也依然开始为孩子的考分、升学忙得焦头烂额。炕头石狮子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民俗方式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炕头石狮
中国狮雕,无论数量之多和种类之中,均为世界罕见。狮子和龙一样,是中国的一种吉祥象征。狮雕在世界范围又是流传最早和最广泛的一种动物,流传的过程牵涉到人类文化史,尤其从一个测面记录了世界性宗教的发展与演变的踪迹,对世界古代民族的兴衰,东西方交往等方面,也是一种形象的印证。炕头石狮产生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带,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簇石雕艺术奇葩。它的文化沉积十分深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纯正的气质,负载了中国北方民间对待生活,特别是生命繁衍的传统意识,保持了中国古朴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的优点。陕北炕头石狮分布在榆林、延安、渭北地区的每一个县,但在绥德及子洲更为普遍,从绥德文化馆收藏的炕头石狮来看,除少数是在世的老艺人雕刻外,绝大数都是名家名户经历了许多代人传下来的,不少人家早巳弄不清是祖上哪一辈的遗物。炕头石狮最大的不过25cm高,最小的仅3cm。有的石狮因长期烟熏手摸表面已变得黝黑,有的石狮因多年风化与...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