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旬邑县周家鼓吹乐班简介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旬邑县周家鼓吹乐班简介,   旬邑县周家鼓吹乐班世代承续,历史很长,具体起始于何时,虽无据可考,但据该乐

   旬邑县周家鼓吹乐班世代承续,历史很长,具体起始于何时,虽无据可考,但据该乐班第十代继承人周拴娃(周车儿的长子)和年近古稀的老艺人潘进喜(周车儿的外甥)说,小时听周车儿讲,周家唢呐传到他,已是第九代了。另外,据了解周家原籍华阴县周家营,一次,周家艺人在为人顾事(为顾主服务)时,得罪了豪门富户,无法在当地,继续生活,兄弟三人只好逃亡出走。周拴娃的祖上到了旬邑县,落户于赤道乡魏洛村。周车儿生于1905年,按此推算,周家乐班约有200余年历史。当源于清乾隆年间。
    
    周车儿六岁时,随父亲周信学艺,1957年因病去世,时年52岁,从艺40余载。周车儿天资聪明,刻苦好学,吹、拉、弹、打、唱样样皆会,且都是高手。特别是他的唢呐演奏,华丽典雅,轻柔潇洒,细腻委婉,在当地及附近诸县都有较大影响,是周家唢呐音乐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被群众誉为“唢呐王”。
    
    周车儿主持的乐班,当时共8人,除唢呐(不少于两支)外,还有丝弦乐器,如板胡、二胡、三弦和笛子等,并有整套打击乐器,周车儿的大弟周圆、二弟周保圆以及外甥潘进喜,都是乐班的骨干。他们除了为人顾事和参加祭祀、庆典等风俗性活动外,还走乡串村,演唱皮影戏。他们的足迹遍布旬邑、彬县、长武、永寿、铜川各县市,以及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宁夏的银川等地,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周家乐班掌握的曲目多而广泛,约有300余首。有传统曲牌,有以戏曲音乐改编的曲牌,还有根据民歌改编的小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又把在群众中流传广和影响较大的歌曲加以改编,为鼓吹乐注入了新的血液。
    
    周家乐班收带了大量徒弟,培养了一大批唢呐艺人,如潘进喜、周拴娃、周存儒、秦岁乾、魏新得、郭有金、肖兴运、潘刚子等。这些人都已成为旬邑县有一定影响的鼓吹乐手。
    
    1957年2月,周车儿、潘进喜、周拴娃三人作为咸阳地区代表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属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奏了周家乐班代表性曲目《雁落沙滩》,获得音乐演奏一等奖,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为此曲的演奏录了音,多次播放(可惜录音未保存下来)。此后,在周家乐班的影响下,旬邑农利掀起了一股唢呐热。
    
    1982年5月,周家乐班的秦岁乾、魏新得,参加咸阳市第一届秦都音乐会获奖。
  
    1986年,周拴娃、秦岁乾参加咸阳市第二届秦都音乐会获集体奖。1983年,潘进喜、潘刚子参加旬邑县民族之花唢呐演奏会,获集体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乾县刘家鼓吹乐班简介
乾县长留乡乐楼店刘家鼓吹乐班,是一个驰名关中西府(西部)一带的乐行大户,声誉很大,妇孺皆知。刘家乐班,4人为最小编制,只吹奏唢呐,8人便要演奏“管哨戏”(俗称“哑巴戏”);8人以上则有唢呐、管子、板、弦,是吹、拉、弹、唱的全能乐队。他们的演奏气质浑厚,委婉细腻,独树一帜,自成流派。关中西府一带的鼓吹乐行当,大都受到他们的影响,演奏曲目和艺术风格均与刘家乐班如出一辙。他们的演奏分“行乐”和“坐乐”,行乐以唢呐为主,坐乐以笙管曲和管哨戏为主。常用唢呐曲牌有《小开门》、《水龙吟》、《对美人》、《柳青娘》等30余首;管哨戏除《道情》、《铁角坟》外,大都属于秦腔、眉户“咔戏”,笙管曲现在只能凑合演奏《海青拿鹅》,其余如《上霄楼》、《大青天歌》,已基本不能演奏。以巳故著名老艺人刘振全(即刘六)为代表的刘家乐班,曾三次参加陕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在1955年3月陕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大会上,以唢呐曲《...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米脂县常家鼓吹乐班简介
米脂、绥德两县,是唢呐优秀艺人辈出的地方,如已故著名艺人冯光临、常文清、晋文华、李大牛、王恩、马拴;年过八旬至今仍带徒授艺的赵锦让;年轻一辈的常文洲、刘汉玉、李岐山,都出自绥德、米脂一带。陕北唢呐在流传和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其中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的常家班子,以其吹奏功底深、技术全面、曲牌多、演奏风格质朴稳健而在陕北高原享有盛名。常石畔村被誉为陕北的“唢呐之乡”。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吹蚊手一贯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不能进考场,也不能与外人结亲,而常石畔村的艺人却以自己超群的技艺,为鼓吹乐艺人争得了一定的地位。据传,清朝初年,朝廷学台大人亲临米脂县,常石畔的蚊吹乐艺人常巨财,到四十里铺去迎接,一口气吹到县城,学台大人十分赞赏他的过硬功夫和演奏技艺,遂废除了吹鼓手不能进考场的旧规,准许享有一般百姓应享的权利,民女不嫁吹鼓手的陋俗也随之革除(这种陋俗至今在陕北南部仍有残存)。常家...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鼓吹乐述略
概况鼓吹乐是陕西各地普遍流行的一个民间器乐乐种。过去未有这个乐种的正式称谓,习惯上以对从事鼓吹乐演奏的人或对其主奏的乐器的称谓,如“吹鼓手”、“乐人”、“响子”等,现统称“鼓吹乐”。陕西鼓吹乐分布比较普遍并有一定影响的市、县有:陕北的米脂、绥德、子长和延长,关中的渭南、华阴、韩城、乾县和兴平,陕南的镇巴、安康、旬阳和洛南。鼓吹乐与风尚礼俗陕西鼓吹乐,从来就是和民俗结合在一起活动,而其本身,也就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各地,在春节或其他喜庆活动中,唢呐班社的演奏和秧歌的锣鼓乐融为一体,成为“闹红火”的依仗和秧歌,旱船等歌舞节目的伴奏乐队。关中地区,在春节、元宵节“耍社火”或其它喜庆活动中,鼓吹乐也必不可少。主要应用乐器陕西鼓吹乐使用的吹管乐器,有以下几种:唢呐,大多数鼓吹乐班社配备有两支唢呐,主奏者为上手,配合者为下手。海笛,称为小唢呐,多为竹制,发音清脆。管子,用铜、铝、锡、铁等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安康市青年鼓吹乐队简介
安康市恒口大同乡东红村有一支引入注目的年轻的鼓吹乐队,由唢呐吹奏者陈志惠和卢达勇、锣鼓演奏者汪定宇和韦元兴四位青年组成。他们深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对鼓吹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长辈与民间艺人的影响和指点下,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了解和熟悉了许多民间乐曲。演奏技艺不断得到提高。他们除演奏传统曲目如《大开门》、《小开门》、《梳妆台》、《祭灵》、《朝天子》、《闪断桥》等外,还把群众喜爱的地方小戏七岔、八岔、花鼓等曲牌与民歌小调分别连缀起来,进行演奏,博得群众的赞誉,说他们的演奏是“字摆的真,音韵好,年轻气饱肯出力,吹的花哨,入耳中听”。这支年轻的鼓吹乐队作风正派、态度谦和、服务热情,于演出中还注意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开创了新一代鼓吹乐班的良好风尚。他们活动不误农时,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演奏,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支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