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周至县南集贤鼓乐社简介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周至县南集贤鼓乐社简介,   周至,属西安市郊县,隋、唐时期曾归“长安京兆府”管辖。南集贤是周至东部最大

   周至,属西安市郊县,隋、唐时期曾归“长安京兆府”管辖。南集贤是周至东部最大的村镇之一,村民近万。据传唐初称集仙,后改为集贤,与西去十余公里的楼观台、仙游寺及周围的大秦寺、玄池等名观古刹布列相峙,古来一些名人墨客在此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因此,这一带历来有尚文好乐的风气,世代相传培育了无数鼓乐高手,因而有:“集贤村里贤人多,贤人多弄管弦乐”之美称。

    旧时,南集贤的鼓乐社以村中心小河为界,分别为“南集贤东村香会”和“南集贤西村香会”。前些年,东、西两会已合并为“南集贤鼓乐社”。从东村香会乐社所保存传抄谱的年代来看,该村开始有鼓乐活动,不会晚于滴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

    据传,南集贤鼓乐系仙游寺和尚所传,本应属僧派,但由于艺人多为农民,他们在适应农村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中逐渐有所演变,遂形成现今俗派鼓乐的风格特点和不完全相同于僧、道两派的坐乐章套结构。章套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开场鼓之后,全部套曲开始之前,插入一套“打札子”(见“打札子”释文)。

    周至县南集贤鼓乐社作为俗派鼓乐的代表之一,曾参加过国家及陕西省举办的一些演奏活动。1987年6月,参加我国“第五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传统音乐讨论会”的演出,其中《尺调坐乐全套》受到了海内外音乐界学者的好评。

    为南集贤鼓乐社的建设及鼓乐的传播作出了有益贡献的乐人有:文明、王德有、田玉春、顾景春、陈友、盖玉堂、张有明(以上已故)、王顺堂、顾景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东仓鼓乐社简介
东仓鼓乐社,是僧派鼓乐嫡传乐社之一。它保留着丰富的僧派鼓乐曲目和特有的演奏风格。东仓,是封建时代西安府的官仓(粮仓),本名敬禄仓。因与另一官仓永丰仓对面相向,故位于城东者为东仓,位于城西者为西仓。原东、西两仓均有鼓乐活动,成员全系仓内工人。直至清末,官仓停办,鼓乐活动也随之停止。但仓工王天贵,在辛亥革命后,仍主持着市民业余鼓乐活动,另两个成员张奎、徐诚曾先后协助迎祥观韵曲传艺,培育了鼓乐人才。东仓鼓乐社经王天贵的整顿,吸收了一批青年(市民),拜白道峪太阳庙鼓乐社名家毛和尚为师学习鼓乐,他们是:王天贵(笛子)、张奎(笛子)、徐诚(鼓)、陈三(鼓)、吕金铭(笛子)等。自此,东仓鼓乐即声震城东,与城西的显密寺、太阳庙鼓乐社成为僧派鼓乐的重要力量,并与城隍庙、西仓两乐社形成鼎足之势。东仓鼓乐社鼎盛时期,除鼓乐演奏外,还有“念词”(见《念词与歌章》释文)和云、鱼、龙灯舞活动。由于龙灯能手张奎的操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城隍庙鼓乐社简介
西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原址在西安市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迁于西大街中段北侧现址,为西安最大的庙宇之一,至今已近600年,曾多次修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因商民灯火焚毁了“乐舞楼”、山门和钟鼓楼,同年由市民集资修复。城隍庙鼓乐属典型的道派鼓乐,其确切历史已不可考。该庙道士安来绪、张教振、孟清真、张隆兴等传说,此庙在九曜街时就有鼓乐活动;安来绪说,他曾见到过书有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的鼓乐抄本,此谱藏于该庙“魁星楼”,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安,被烧毁于该楼之中。另外,尚有安来绪原存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的乐谱抄本(此本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这种种线索看,城隍庙鼓乐的活动可能始于15、16世纪的明代,最晚不会晚于18世纪前期的清代。清末民初,城隍庙及其乐社由姚春发主持,姚传授的艺徒有安来绪、王尉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大吉昌鼓乐社简介
大吉昌位于西安市内城南边营,与驰名中外的碑林为邻,和旧时的关中书院相对。大吉昌鼓乐社是在旧有古铜器社的基础上于1918年成立。其主要创始人傅振中、裴玉杰、周鼎山都是西安较有名的鼓乐高手,曾为大吉昌鼓乐社的组建作出过有益的贡献。从艺术风格上看,大吉昌鼓乐社属僧派,该社早期曾拜师于西仓鼓乐社名家谢青莲、程金林,不但接受了西仓鼓乐社的传统、风格,而且在鼓乐艺术上有新的发展。为了与其它乐社广泛交流,大吉昌乐社的周鼎山等艺师常与三义庙、风火洞等兄弟乐社合作演奏,并传授行乐的技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吉昌鼓乐社以其古雅纯净、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世代相传,一直活跃在古城西安。著名乐人杨家祯等演奏的《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及《游月宫》等曲目,典型地体现了该乐社古雅清新、结构严谨的特点,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大吉昌鼓乐社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在传统鼓乐的用调方面,该乐社目前仍能以六、尺、上、五四个调分...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述略
西安鼓乐为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大型传统乐种。西安鼓乐主要流利于西安市以及南郊沿终南山一带的所属各县。西安古城和城南各县,有许多名山寺院,如蓝田县的水陆庵,长安县的南五台、小五台,周至县的楼观台、仙游寺,西安市的大雁塔、西五台,过去都有盛大的庙会活动,各种民间文艺也在逢会期间活跃起来。如农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六月二十的小五台古会和西安市的西五台古会,就是西安鼓乐活动最多、最集中的时间和场地。西安鼓乐,依靠师承关系,传统分为玄、释二门,玄、释两门,俗称道、僧两家。道家相传为九曜街城隍庙首七所传,讲求在技术上的“磨工加花”,演奏较为细致幽雅,代表乐社有城隍庙、迎祥观,僧家相传为一位毛和尚和一位袁和尚所传,其演奏悠扬而较热烈,代表乐社有车仓、面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锣鼓乐述略
陕西的锣鼓乐可分为伴奏锣鼓、清锣鼓和表演锣鼓三类。陕北多为伴奏锣鼓,关中一带以表演锣鼓和清锣鼓见长,陕南以伴奏锣鼓和清锣鼓显现其特色。(一)伴奏锣鼓·以伴奏社火节目为主,这些节目,有陕北的秧歌舞,跑旱船,关中的狮子、龙灯、高跷,陕南的彩莲船、耍狮子。(二)清锣鼓·这种锣鼓乐,也常在年节喜庆时演奏,但它不带任何舞蹈表演动作,也不为社火节目伴奏,而是纯锣鼓乐器合奏。(三)表演锣鼓·这是指演奏者同时作各种简单舞蹈动作的锣鼓乐,舞蹈的表演者也就是各乐器的表演者,几乎每一种表演锣鼓都有一段传说故事。这种锣鼓乐,只见于关中一带。应用乐器和组合形式陕西锣鼓乐所用乐器可以归入鼓、锣、镓三类之中。鼓,有大鼓、堂鼓、小堂鼓、板鼓等。锣,有大锣、马锣、小锣、双云锣、云锣。镓,大镓、小镓、大饶、小饶、大钹、小钹等。曲目有的班社,为继承一个大型曲目的演奏而存在,这个大型曲目,也是一个曲种。因此,曲目、曲种、班社三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