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碟与大蜡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碟与大蜡,   在长安民间艺术中,有两朵独具特色的奇葩:一个是寺坡村的花碟,一个是鸡子殿的

   在长安民间艺术中,有两朵独具特色的奇葩:一个是寺坡村的花碟,一个是鸡子殿的大蜡。

  花碟又名添碟子,是长安杜曲寺坡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每年正月十三日在村北关帝庙展出。添碟子是把象征五谷丰登的各种豆颗、粟米、瓜籽、桃仁、杏仁等,涂染成五颜六色,蘸上用面粉和鸡蛋清调成的粘剂,嵌接在竹棍和3、5、7寸不等的3种瓷碟子叠架起来的塔形物体上,按故事构成各种形状的亭台楼阁和飞禽走兽,然后在每个碟子正中用面粉彩塑出各种人物,按碟子大小依次做3层,一共放13个碟子,有的还用纸扎装饰成一座戏台,将戏剧故事人物安置其间,四周点缀奇花异卉,相映成趣。“添碟子”源于清朝末年,寺坡村秀才赵西恩用这种方式取代了向关帝庙献供品的乡俗。以后,添碟子逐渐成为人们祭祀关公,祈祝丰稔,陶冶情操,显示才能的方式。

  大蜡 是流传在长安神禾原畔鸡子殿及原下新街、关家村和彰仪村一带的民间工艺品。相传鸡子山是东晋高僧道安法师讲经之所,唐代于此山建立鸡子殿,释儒僧众自带蜡烛诵经吟诗,群烛为炬,光焰通明,故名“焰光会”。后来,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鸡子殿四周村子便自愿向庙宇献大蜡。这种大蜡是用蜂蜡、漆油等经艺人合剂调成,再经雕、刻、凿、剪、贴等修葺装饰,十分精美,其形如磨盘,上大下小,直径、高各为3.6尺,重约180公斤,四周插有12朵晶莹夺目的蜡制大花,象征着万物兴旺、年月瑞祥。蜡身上盘绕着8条金龙,昂首衔珠,舞爪腾空,以示乾坤运转、匡正祛邪。据说此蜡一根可燃365天,不淌不泪,光焰如柱,实为一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大荔面花
面花,也叫“礼馍”、“花花馍”,相传是由古代金石礼品和图腾演化的产物。每当民间四时八节,生婚寿葬,民间农妇用白面,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靠巧手揉捏出花、鸟、虫、鱼、猪、狗、鸡、鳖、蝙蝠、青蛙、人物、建筑物等千姿百态的一种民间塑艺,造形拙扑,意态纷呈,栩栩如生。尤以虎的造型最佳,令人乐见。大凡若需送喜庆、节日、祭祀多种规格的礼馍,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信仰。故内涵丰富,喜闻乐见。八鱼乡阿寿村面花艺人一代接一代,青出于兰胜于兰。90年代初,王玉侠等人的作品曾参加陕西省首届“西御杯”面花大奖赛。《古寺佛殿》晋京参展,荣获大奖。90年代后期,马勤叶、张月香等巧妇创作的《药王庙》面花,气势恢宏,古朴趣拙。是其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对庙门的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两侧龙虎震守的药王洞(寝室)等十余种,占面积约2.5平方米,其中戏楼...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馍
(左)澄城花馍(右)洛川花馍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婚丧嫁娶或献奠祖先,在农村有制作花馍(也叫面花)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作面花,也是“比巧巧”形式之一,表现了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们的心灵手巧和艺术想象力。每年清明节时,来到炎黄子孙的敬祖圣地,轩辕黄帝陵,凭吊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时,我们便可欣赏到各地群众精心制作的千姿百态的面花艺术,做得讲究、丰富,寄托了黄帝后裔的悠悠古情。面花,是以上等小麦粉为主料,用剪刀、木梳、顶针细竹筒、灯芯等,通过巧手捏成各种花饰,以武火猛蒸而成,待出笼的花馍热气未消时,用食品色点染,花花绿绿,各显异态,情趣昂然。花馍的花饰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蝴蝶、蔬菜杂果、猴献桃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新婚夫妇的恭贺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五月端午或婴孩满月时,由舅家送外甥一个特制的大型圆圈面花,群众叫“曲莲”,上面捏塑着鱼、龙、莲花...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苫鼓
“花苫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大荔县石糟乡九龙村,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过去是男扮女装)击鼓、男子伴奏的民间舞蹈。表演时,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鼓的直径约35厘米左右),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彩花绸缎做鼓围子,围遮鼓帮,垂于鼓下,当地俗称“鼓苫子”,“苫”,当地方言,指用物遮盖的意思。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服饰华丽,群众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表演时,女子击鼓、男子击镲敲锣伴奏,另有数十名小娃娃打着彩伞站在鼓手左侧进行游转。打伞的娃娃,大的八九岁,小的两三岁,甚至还有更小的,由大人抱着他们参加。村中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争着要参加社火表演,以为这样可以求得神佛保佑,使孩子长命百岁、幸福吉祥。花苫鼓表演分行进和场地两种形式。行进表演时,队首有一位老者手舞花杆指挥,女鼓手两人一组,面相对站在队伍中间,单数者边击鼓边退,双数者边击鼓边前进,然后单数进,双数退。马锣、大铙相间成一排面向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莲花碗
“莲花碗”流传在南郑、洋县、西乡等县,尤以西乡最盛,是当地民间在中元节和祭奠亡魂时,由僧或道徒表演的一种以莲花状灯碗为主要道具的祭祀舞蹈。以表演莲花碗著称的西乡县,号称汉中的歌舞之乡。这里南屏巴山与四川交界,北临汉江,遥对秦岭。以史料和挖掘本县李家村、何家湾、红岩坝三个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殷商时代,这里已属部落联盟式的奴隶制国家——巴国领土。迄今在县文化馆内还收藏着一件带有巴国标志的原始打击乐器虎钮铜锌于和端公跳坛时所戴的七张彩色木雕面具。在民间歌曲、器乐曲中仍保留着[赞五方]、[神歌子]、[观音扫殿]、[赞韵]、[西方赞]等宗教曲目。从而显示了西乡县民间歌舞与宗教的密切关系,还可以清楚看到古代巴蜀文化的深远影响。莲花碗一般在两种场合表演:一种是每年中元节在寺庙举办“盂兰盆会”时表演,另一种是在民间丧礼中表演。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俗称“鬼节”,当地又叫“鬼过年”。谚...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南挑花
刺绣与丝绸的生产是分不开的。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丝绸生产的发展,刺绣工艺也应运而生。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刺绣工艺萌芽,西周时有了新的的发展,但还限于贵族奴隶主所享用,汉代达到了高度水平。使用范围也有扩展。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随着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丝绸和刺绣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古都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出口的中心,也是丝织和刺绣生产的中心,长安城内,作坊林立,能工巧匠云集。据史书记述,仅杨贵妃一人,在华清池就设有七百人之众的丝织刺绣作坊。唐朝以后,中国刺绣工艺更加发达,而且更加广泛流行于民间。而民间的刺绣工艺品在艺术上更是有宫廷刺绣艺品所不能企及的浓郁的生产气息。刺绣可分多种,陕南挑花便是其中之一。陕南挑花艺术历来颇具盛名,据西乡县志记载:“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世多珍之。有秀巧之美,无粗拙之态。此亦民性之自然流露者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