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蹦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蹦鼓,  在众多的社火表演中,蹦鼓更具有独特的表演技艺。蹦鼓,当地人叫别鼓,是早年祈

   在众多的社火表演中,蹦鼓更具有独特的表演技艺。蹦鼓,当地人叫别鼓,是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他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为蹦蹦跳跳,敲打扁鼓,所以取名蹦鼓。它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舞姿、动律和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历史十分古老。

  蹦鼓的表演方法是由24名身扎背花、肩挎扁鼓的青年和4位执大小铜锣的人组成队形进行表演的。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篾为架,将五色大纸花和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好像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鼓手分两排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引奏起舞。鼓手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槌,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背花随着鼓手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鼓手跳舞击鼓,动作快慢有序,音韵和谐统一。24个扁鼓和4面铜锣配合击奏,起伏延续,声响震耳。同时,还贯穿着演员节奏强烈的“嗨喔”声,气氛狂热而威严,使观看者激情振奋,惊叹不已。 

  蹦鼓在解放后已随祈雨习俗的消亡而濒临灭绝。1986年,县文化馆在下庙乡文化站的配合下,到康甘村挖掘整理,才使这一古老艺术再显风采。1987年8月28日至30日,由著名艺术教授杨先让、马珍、叶蕾蕾、靳之林等8人组成的“中央美术学院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团”来华县考察时,曾赞扬说:“华县人杰地灵,名不虚传,皮影、蹦鼓、面花是三个拔尖艺术,特别是蹦鼓,在全国独一无二,称得上是国宝。”今后,这一国宝,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蹦子
“地蹦子”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汉阴县王家河村较为活跃。由于表演时多唱花鼓调,因而民间又称其为“花蚊子”或“打花鼓子”。地蹦子多于春节和正月十五闹社火(当地又称“玩灯”)时演出,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组成玩灯队走村串乡,向群众拜年问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亲、盖房、祝寿或给婴儿做满月时,也常请几班地蹦子表演助兴,以增添喜庆气氛。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对歌对舞。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铺张草席即可演出。有时抬张方桌,艺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时就称之为“小场子”。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如《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十对花》、《双探妹》、《打石榴》、《绣荷包》等。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在全国颇负盛名。华县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5厘米,以正侧面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代表图案有雪花、万()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其作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华县皮影的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演出内容以传统剧目:佥碗钗》、《劈山救母》、《火焰驹》、《张连卖布》、《折桂斧》、《紫霞宫》、《万福莲》、《白玉钿》、《十五贯》等为主,亦演一些当地文人自编的剧目。一个皮影班社,一般都是由签手(操作表演)、前声(主唱)、二弦、板胡、下铛、后台字幕等5—7人组成,出外演出,每人一辆自行车即可携带全部道具,在巷道庭院,室内外都可搭台演戏,...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对鼓
“对鼓”流传于汉江南岸巴山脚下的勉县镇川、阜川、刘家山,岳家台子等地。每逢春节,这种鼓舞就会出现在当地的社火队中,与“龙舞”、“狮舞”、“跑竹马”、“彩莲船”等民间舞蹈一起活跃在街头、场院。表演时,先由一肩扛扇牌的丑角沿表演场地挥舞手中的扇牌跑场一周,起着使人群后退打开表演区和活跃观众情绪的作用;高兴时,还吼几句当地的山歌。随后,两名腹前挂鼓的鼓手,在丑角扇牌手的带领下,做“跑场鼓”上场,开始了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扇牌手时而挥舞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扇牌来往穿梭;时而摇动羽毛扇挑逗两名鼓手。鼓手则在扇牌手的逗引下,挥舞鼓槌,以“跑场步”、“马步跳”、“马步横蹉”等为基本步伐,做“黄莺闪翅”、“对击”、“武松打虎”、“前蹲后退”、“蹲裆跳转”等动作。突出鼓手的双人比试、对打,及扇牌手与鼓手的逗趣表演。这种鼓舞阳刚中含着几分阴柔、内秀;热烈中透出几分委婉、风趣。该舞原来为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素鼓
“素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华阴县的双泉、马村、尚村,以及毗邻的潼关县高桥乡等地。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尚村与双泉镇的东泉店村被搬迁,现在只剩下西泉店与马村两地尚能表演。索鼓不象一般民间鼓舞以表现情绪为主,而是通过鼓手们的击鼓跳动,表现古代军旅征战的故事。节目包括《敬德一条鞭》、《秦琼双背剑》、《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龙二虎逼彦章》、《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虎困幽州》(或《八阵图》)、《十面埋伏》等。相传清末还表演过武王伐纣攻打潼关收雷震子的故事,即《百子擂阵》,后因用鼓太多,条件要求高,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此节目也就失传了。根据不同的节目,表演时在场地中摆置数目不等的扁鼓。鼓的直径约46厘米,高约25厘米,每面鼓放在一个高约70厘米的木制鼓架上,表演时少则一面鼓,如演《敬德一条鞭》;多时需个二面,如演《开场鼓》。素鼓表演程式严谨、套路完整。表演时,每个鼓手各持一对长约60...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