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皮影有了珍藏版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皮影有了珍藏版,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这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这些对联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皮影的魅力。

    从《秋菊打官司》、《大明宫词》、《钟无艳》等许多影视剧中我们也曾耳闻目睹了皮影的唱腔和倩影。

    谈到皮影,就不能不提及陕西,也更不能绕过华县。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皮影之父”,更是中国戏曲和世界电影的源头。8月25日,一场高规格的“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暨产业开发研讨会”将在我省召开。而今年以来,以惠焕章为代表的我省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致力于华县传统皮影戏资源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新近首次推出的《华县皮影珍藏版》资料珍贵,考证准确,有声有色地封存住了华县皮影的星花旧影。

    皮影 陕西是中国皮影的摇篮 

    2000年天籁之音悠悠委婉,倾不尽人世苍凉绵绵绝唱。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做屏幕(屏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基本像的银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娴熟,令人眼花缭乱。

    早在汉文帝时代,就流传着一首关于皮影起源的诗:“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朝,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娴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和发展。皮影戏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

    陕西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惠焕章同志告诉记者,四川大学姜玉祥教授在《中国影戏》一书中曾说:“中国影戏从陕西发源,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该书中还说道: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皮影戏优雅、细腻、悦耳动听,其影偶制作之精美、表演技术之巧妙,影调之复杂,剧本之高雅,外省人罕有其匹。

    而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盛。”众多的史料典籍都证明中国影戏之摇篮在陕西。

    华县皮影 戏曲和电影的源头 

    陕西皮影大体可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尤以东路的华县皮影为最。华县皮影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它产生于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取“来自华县的皮影戏”之意。因此,国内外专家们一致的观点认为,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皮影之父”、“中国戏曲之父”,而且也是“世界皮影之父”和“世界电影之祖师”。

    据惠焕章介绍,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秦川牛皮,经过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个个堪称艺术。二是演唱功底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功底者所不能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平均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5个人个个身怀绝技。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继承了2000年传统精华,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戏曲艺术之绝唱。

    在华县及周边各县农村,每逢家中举办婚丧大事,给老人祝寿、立碑,给孩子过满月、新房盖成,甚至哪家母牛生了两个以上牛犊等等,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唱戏。华县皮影演出的最大好处:一是剧班人员少,5个人就可组成一个剧团,演出方便,成本极低;二是戏目品种多,一个剧组可以演出多达200多个本戏,50多个折子戏,可以根据邀请者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剧目,随点随演,不受限制。有时华县皮影艺人会应邀到外地演出,足迹遍及西安、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近几年来,还先后多次赴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交流。

    华县皮影珍藏版 为华县皮影写真 

    华县皮影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灭绝的命运,抢救华县皮影已刻不容缓。据惠焕章介绍,目前华县皮影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人才后继无人,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活动交流阵地,人才已经青黄不接,能登台演出的,前声(主唱)仅剩8人,板胡手(下档)仅剩3人,签手(挑线)仅剩3人,后台(坐槽)仅剩2人,二弦(上档)仅剩3人,不少人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37岁,几乎均无继承者。二是乐器道具流失严重。华县皮影的乐器,除板胡外,均为艺人手工制造,没有替代品,各种乐器总数不足50件,目前全县传世皮影箱仅存5套。此等现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抢救华县皮影,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正是出于这种强烈的历史紧迫感和社会责任心,惠焕章自筹资金,创办陕西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用现场直录的办法,对濒临灭绝的华县皮影戏进行抢救性录制。由于影戏内容繁多,仅本戏就有数百种,折子戏也有上百种。本戏平均每集达4小时左右,故而工程量非常浩大。“由于皮影戏不像雕刻造型可以通过“物”的形式长期存在,皮影戏是通过“形”的形式存在,并转瞬即逝,如果目前再不能将其尽快摄录保存,很多戏曲品种将逐渐失传,以后再想保存就不可能了,因此抢救摄制华县皮影戏曲已成燃眉之急。”惠焕章说。

    经过惠焕章等人历时半年的努力,一套精美的《华县皮影珍藏版》终于制作完成。它由皮影戏光碟、皮影戏剧情简介、皮影雕刻作品三部组成。据惠焕章介绍,皮影戏光碟,是陕西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用现代电视纪录片制作手段,参照电视戏曲片播出标准,拍摄完成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华县皮影戏曲片。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在画面上配有唱词字幕,使人们能够完整准确地欣赏到正宗的华县皮影,从而体会到华县皮影真正的艺术境界。皮影戏剧情简介,是配合皮影戏光碟的辅助产品,帮助欣赏者增强其回味时的美妙感受。皮影角色雕刻作品,以人物为主,这些皮影造型,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精美艺术品,足以令人们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华县皮影戏剧目现仅存本戏100部左右和折子戏50部左右。华县皮影珍藏版,按照1个本戏(3—4张碟VCD)或4—7个折子戏(3—4张碟VCD)为一个单元,将华县皮影戏剧目陆续推出。本册所收藏的剧目为7个折子戏:《珊瑚塔大审》、《血溅鸳鸯楼》、《刀劈韩天化》、《韩家庄》、《卖杂货》、《王允献连环》、《杀船》。

    惠焕章说:“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皮影爱好者欣赏要求的同时,华县皮影珍藏册本身也是极好的收藏。华县皮影已濒临灭绝,就在我们对华县皮影戏进行抢救性拍摄的同时,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离开,有的剧目已经在失传中。因此,我们所拍摄的每一个剧目,都堪称绝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珍贵的资料价值,必将与日俱增。收藏华县皮影珍藏册,完全可以说是奇货可居,若干年后,必将成为无价之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在全国颇负盛名。华县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5厘米,以正侧面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代表图案有雪花、万()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其作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华县皮影的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演出内容以传统剧目:佥碗钗》、《劈山救母》、《火焰驹》、《张连卖布》、《折桂斧》、《紫霞宫》、《万福莲》、《白玉钿》、《十五贯》等为主,亦演一些当地文人自编的剧目。一个皮影班社,一般都是由签手(操作表演)、前声(主唱)、二弦、板胡、下铛、后台字幕等5—7人组成,出外演出,每人一辆自行车即可携带全部道具,在巷道庭院,室内外都可搭台演戏,...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皮影
陕西皮影起源较早,遍及全省,盛行于关中一带。艺术形象完整大方,质朴精美,纹样讲究,结构严谨。多取材于民间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既有典型完美的人物、动物形象,又有形式多样的布景道具。作品经艺人用线条概括、色彩渲染,生动地刻划出忠贞、真假善美的个性特点,加之多变隽美的地方唱腔配合表演,说古到今,故事脉络清楚,群众称它为“隔纸说书”、“影子乱谈”,赞扬它能“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关中传统风俗,每年从阴历十月开始上演,一直持续到来年三月开春、夜夜盛会,观众云集。陕西皮影按地域和艺术特点区分,有东路、西路两大流派。东路以华县、大荔、富平为代表,刻工精巧,色彩富丽,装饰性强;西路以凤翔、扶风、礼泉为代表,体型较大,粗犷有力。东西两路各具特色。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华县蹦鼓
在众多的社火表演中,蹦鼓更具有独特的表演技艺。蹦鼓,当地人叫别鼓,是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他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为蹦蹦跳跳,敲打扁鼓,所以取名蹦鼓。它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舞姿、动律和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历史十分古老。蹦鼓的表演方法是由24名身扎背花、肩挎扁鼓的青年和4位执大小铜锣的人组成队形进行表演的。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篾为架,将五色大纸花和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好像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鼓手分两排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引奏起舞。鼓手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槌,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背花随着鼓手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鼓手跳舞击鼓,动作快慢有序,音韵和谐统一。24个扁鼓和4面铜锣配合击奏,起伏延续,声响震耳。同时,还贯穿着演...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西安皮影的兴盛
中国西安地区指东潼关、西宝鸡、南长安、北黄陵。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影戏,尤以碗碗腔、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以来,即在西安的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地区流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94页)作为皮影的发源地,西安皮影戏在宋代封建王朝的动荡中扩大了自己的根系,而它扎在西安大地的主根更是日益深壮。不仅雕工唱技相当成熟,在剧本创作的题材方面,也向历史的“奸贼害忠良”和现实的“相公招姑娘”的领域开拓了。清代康熙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复兴,影戏亦昌盛起来,且流行区域极广,流行在西安的碗碗腔影戏,即是乾隆年间兴起的“新腔时调”。当时的皮影班社“箱底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繁多,音乐唱腔之复杂,皮影雕刻工艺...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皮影的主要流派
(左上)大黑脸(左下)秋娥(右上)三髯王头(右下)神妖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北京皮影分“西城派”(源自涿州)和“东城派”(源自滦州),总的特点是雕镂精致,彩色鲜明,线条流畅、柔和、舒展、形象富于个性。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陕西皮影在民间较普及,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图案简洁大方。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山东皮影比较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民间特色较浓,接近剪纸风味,有些造型颇逗趣,易受到喜爱。山西皮影较普及,南路皮影受陕西影响,形体大,刻工细,装饰性强,色彩明快,目前在新绛县已建一处皮影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