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流传千年濒临失传专家建议三良策拯救西安鼓乐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流传千年濒临失传专家建议三良策拯救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我省所独有的,并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

  “西安鼓乐”是我省所独有的,并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流传千年的“西安鼓乐”,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日前,在省文化厅召开的西安鼓乐保护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拯救“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对研究我省乃至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人文以及中国古代音乐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最终流入民间,并逐步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明清时达到鼎盛。至今仍流传于西安市区及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西安古代交响乐”。 

  据了解,政府部门多年来扶持了南集贤、何家营、大吉昌、端履门、城隍庙、东仓、西仓等民间乐社,对“西安鼓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西安鼓乐”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大量珍贵的乐谱等资料流失,乐器毁损、遗失;一些从事演奏的民间乐(班)社已很少活动;老一辈乐师相继辞世…… 

  在省文化厅日前召开的西安鼓乐保护专题研讨会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有关专家建议,“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由政府出面,保护在世老艺人,并建立老艺人传承制度;立足民间传承,支持研究者和老艺人相结合,鼓励民间乐社的成长;编写教材,使“西安鼓乐”进入音乐课堂,尤其是原有乐社的社区课堂,高等音乐院校要考虑将“西安鼓乐”设置为必修科目,注重僧、道、俗等多个流派的艺术和技法的教学。 

  据悉,省文化厅已成立了陕西省西安鼓乐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计划用9年的时间,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传承和发展“西安鼓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述略
西安鼓乐为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大型传统乐种。西安鼓乐主要流利于西安市以及南郊沿终南山一带的所属各县。西安古城和城南各县,有许多名山寺院,如蓝田县的水陆庵,长安县的南五台、小五台,周至县的楼观台、仙游寺,西安市的大雁塔、西五台,过去都有盛大的庙会活动,各种民间文艺也在逢会期间活跃起来。如农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六月二十的小五台古会和西安市的西五台古会,就是西安鼓乐活动最多、最集中的时间和场地。西安鼓乐,依靠师承关系,传统分为玄、释二门,玄、释两门,俗称道、僧两家。道家相传为九曜街城隍庙首七所传,讲求在技术上的“磨工加花”,演奏较为细致幽雅,代表乐社有城隍庙、迎祥观,僧家相传为一位毛和尚和一位袁和尚所传,其演奏悠扬而较热烈,代表乐社有车仓、面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东仓鼓乐社简介
东仓鼓乐社,是僧派鼓乐嫡传乐社之一。它保留着丰富的僧派鼓乐曲目和特有的演奏风格。东仓,是封建时代西安府的官仓(粮仓),本名敬禄仓。因与另一官仓永丰仓对面相向,故位于城东者为东仓,位于城西者为西仓。原东、西两仓均有鼓乐活动,成员全系仓内工人。直至清末,官仓停办,鼓乐活动也随之停止。但仓工王天贵,在辛亥革命后,仍主持着市民业余鼓乐活动,另两个成员张奎、徐诚曾先后协助迎祥观韵曲传艺,培育了鼓乐人才。东仓鼓乐社经王天贵的整顿,吸收了一批青年(市民),拜白道峪太阳庙鼓乐社名家毛和尚为师学习鼓乐,他们是:王天贵(笛子)、张奎(笛子)、徐诚(鼓)、陈三(鼓)、吕金铭(笛子)等。自此,东仓鼓乐即声震城东,与城西的显密寺、太阳庙鼓乐社成为僧派鼓乐的重要力量,并与城隍庙、西仓两乐社形成鼎足之势。东仓鼓乐社鼎盛时期,除鼓乐演奏外,还有“念词”(见《念词与歌章》释文)和云、鱼、龙灯舞活动。由于龙灯能手张奎的操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城隍庙鼓乐社简介
西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原址在西安市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迁于西大街中段北侧现址,为西安最大的庙宇之一,至今已近600年,曾多次修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因商民灯火焚毁了“乐舞楼”、山门和钟鼓楼,同年由市民集资修复。城隍庙鼓乐属典型的道派鼓乐,其确切历史已不可考。该庙道士安来绪、张教振、孟清真、张隆兴等传说,此庙在九曜街时就有鼓乐活动;安来绪说,他曾见到过书有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的鼓乐抄本,此谱藏于该庙“魁星楼”,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安,被烧毁于该楼之中。另外,尚有安来绪原存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的乐谱抄本(此本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这种种线索看,城隍庙鼓乐的活动可能始于15、16世纪的明代,最晚不会晚于18世纪前期的清代。清末民初,城隍庙及其乐社由姚春发主持,姚传授的艺徒有安来绪、王尉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巴拉曼:濒临失传的民间乐器
篱笆小屋吹巴拉曼的买提库尔班·托乎提新疆有许多地方,人若是无心则一辈子都对它们不置一顾。而对于钟情者,它们犹如强有力的磁石,引人千里奔赴而去。于田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许多人的新疆旅游地图上,可能迄今还没有标出于田这个地方。人们往喀纳斯跑,往喀什跑,往布尔津的禾木跑,往伊犁跑牞却似乎忘了就在和田以南的地方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更为广大的世界:于田。当于田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魏永龙在邀请我去兰干乡拜访这最后一位将濒临失传的巴拉曼传承下去的艺人时,我觉得自己是要去寻找一个失去太久的旧物。于田县境的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中脉,沿河而上,可达。自古以来就是新疆通往的要道。这条道曾被称作是唐番古道。克里雅是语。对于这条河而言,它是不定时,不确定的意思,克里雅河一词中有漂来漂去的意思。这可能是因为这条河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河道常常改道的缘故。濒临克里雅河两岸的于田,汉代为圩弥国之地,丝绸之路南部要镇。它不仅是古...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何时走出尴尬
专家支招要让“活化石”火起来西安鼓乐日前被我省申报到北京,参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逐,同时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同时,在国外学者眼中西安鼓乐乃华夏正声,他们曾多次专程来我市欣赏。1987年鼓乐演出团参加亚太地区传统音乐会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美国华裔学者梁铭越曾说,中国的“唐代音乐未亡,还保留在今日的西安”。还有学者考证,“日本的雅乐也源自我国唐朝,和西安鼓乐同源”。西安鼓乐可谓名声在外,但它远没有兵马俑、仿唐乐舞的知名度,就连很多西安市民对它也感到陌生,许多市民既没有听过鼓乐演奏也不了解相关知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安鼓乐要摆脱困境,这音乐的“活化石”要火起来会非常地艰难。走向市场才有活路在上周召开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当前西安鼓乐应着手考虑发展问题,而不仅仅是抢救和保护。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叶增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