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凤翔民俗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凤翔民俗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凤翔县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和民俗工艺品制作产业的优势,千方百计促进

   凤翔县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和民俗工艺品制作产业的优势,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有近百个村、5200多农户的数万人从事民俗产业,年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凤翔县具有民间工艺品之乡的美称。到目前,全县传统民俗产业发展涉及到手工业、食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三大类,2000多个品种。尤其是彩绘泥塑、腊肉、烟花纸炮、剪纸刺绣、草编、漆器工艺等享誉中外。源于明朝初期的彩绘泥塑,产于城关镇六营村,工艺独特,造型多样。特别是泥塑马和泥塑羊分别被国家邮政总局定为2002年马年和2003年羊年生肖邮票主图案在全国发行,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纷至沓来,产品远销海内外,年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凤翔烟花纸炮生产也在西北地区享有“花炮之乡”的美誉,2003年,全县4个花炮生产专业村,从业人员2210户,近万人,年收入2000多万元。剪纸刺绣更是凤翔妇女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其艺人在全县17个乡镇都有,几乎所有乡村的中老年妇女都会做布制刺绣和剪纸。罩金漆器距今两千多年历史,产品有屏风、立柜、垫屏、桌屏、方盘等。

  近年来,凤翔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使全县民俗产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规模化发展。生产方式由过去家庭作坊式分散生产、自产自销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了生产、开发、销售的分离,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全县先后兴建了烟花爆竹厂、刺绣厂、工艺品公司等十多个传统民俗产品生产、经销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如腊肉经营龙头企业凤翔县华宇食品公司正在兴建年生产2000吨腊驴肉、金钱肉系列产品生产线。在产品销售上,政府搞好服务,引导农民拓市场,形成了网络化营销。县城和大的乡镇集镇都建立并形成了民俗产品批发销售市场,传统工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旅游景区。泥塑艺人胡新民、铜雕艺人杨达等一批民间工艺品制作艺人先后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站,市场不断拓宽,占有份额逐步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凤翔罩金漆器
凤翔罩金漆器历史悠久,从近年来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凤翔就有了相当精美的漆器工艺品。由于当地水土、气候等天然条件适宜,罩金漆器初制出时,色泽浓厚凝重,随时间推移,三、五年后金底由暗转亮,红漆由暗变艳,经久不变。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凤翔木版年画简介
凤翔,古称雍城。秦十九公建都于雍,是先秦的发祥地。凤翔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极为丰富。风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四大产地之一,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大明正德二年前凤翔邰氏家族有从事年画生产,相传有二十代的历史,距今已五百多年。至今发展有六百余种共五大类,分别为:门画、美人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和神马画。(1)门画:门画中如驱邪门神:秦琼、敬德、大小将军、状元、天官等,不同规格造型几十对。(2)美人画:就有十美图,意思为十全十美。(3)风俗画:风俗画有男十忙和女十忙、春牛、耕书渔樵人物、四时报喜、英雄斗智、猫、蝶动物富贵图等。(4)戏剧故事画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白蛇传》、《杨家将》等等许多,基本都成组成套绘制。(5)神马画:一般是以天神、土地、灶王、龙王、牛马王等家宅六神为主,各样又有不同规格造型。凤翔木版年画数百年来一直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川北广大地...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凤翔民间木版年画
灶神凤翔,古称雍城。秦十九公建都于雍,是先秦的发祥地。凤翔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极为丰富。风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四大产地之一,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凤翔木版年画,源于凤翔南肖李村,据《西凤世新兴画局》记载,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明正德二年(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距今以五百多年,二十代历史。至1950年,发展到960多种,分五大类,有门神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神马画等。门神画,有驱邪门神秦琼、敬德,大小将军等有20余对,40多种。美人画有《十美图》,风俗画有《男十忙》、《女十忙》、《春牛》、《谷雨画》、《耕读渔樵》等200余幅。戏剧故事有《白蛇转》、《杨家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数十种,大都成组成套,共有400余种。神马以天神、土地、雷电王、龙王、仓神、牛马王为主,而各样又有多种不同的造型和规格。全以手工印刷而成,色彩对比强烈,...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虎头挂片凤翔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部,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汉唐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千百年来孕育了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彩绘泥塑便是一只耀眼的明珠。凤翔泥塑主要集中在六道营村,凤翔县志记载:“六道营泥塑,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此村家家户户都习惯于农闲季节制作泥塑。”相传明太祖洪武初年,朱元障的一个兵营(六营)驻扎于此,其中有一些在江西烧过陶瓷的人。明建立政权之后,撤消了兵屯制,这些军人就在此安家落户,开始了泥塑的营生。文革前已有六十多家制作泥塑。凤翔泥塑大致可分挂片(浮雕)和圆雕,挂片以虎头挂片为主,圆雕分人物、动物,人物有戏曲、钟馗、骑动物的娃娃等;动物有虎、狮、蟾、十二生肖等。共计二百多个品种。凤翔泥塑在制作特点上称之为“脱胎泥偶”,即翻模、制坯、刷白、勾线、敷彩。作品线条流畅,色彩艳丽,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七十年代末开始恢复制作,代表艺人胡深、胡新民)作品曾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四十余次,产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宜君农民画
宜君乃偏僻小县,鲜为人知。宜君农民画却以其浓郁的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原始状态的山水风光,叫人猜不透的古老意识而震动华夏画坛,使宜君县在国内外有了名气。专家学者们感叹道:这真是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神秘寻踪由于黄土高原的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宜君劳动人民淳朴、憨厚的北方农民气质。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审美情趣。在其艺术作品中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朴粗犷、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如董莲英画的《春耕图》,粗犷、简约的线条布局,真像东汉画像石一般的古朴淳厚。再如三头六臂的佛像,早在唐代壁画、佛龛中就出现了。王秀清画的《放马图》,把几匹吃草的马都画成了两个头,把牧马的孩子画成一头三脸。还有孟润凤的《放牛》、冯秀荣的《摘桃》、田亚丽的《放羊》等,都有这种多头多面的画法。这种“双头马”、“多面人”当然不能说作者是因袭佛像的结果,但作为盛唐时的玉华宫所在地,作为魏唐石窟众多的僻壤小县,也不能说没有影响。这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