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戏剧改革与振兴秦腔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戏剧改革与振兴秦腔,  秦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已经唱了数百年,其高吭的唱腔,丰富

   秦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已经唱了数百年,其高吭的唱腔,丰富的曲牌,众多的剧目,不知迷倒过多少痴情的观众。

  然而进入90年代,秦腔似乎成了黄昏艺术,观众也不像过去那样痴迷。于是就有了老陕们“振兴秦腔”的口号,纠其原因,一些人归罪于电视对秦腔的冲击。

  难道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秦腔艺术就这样不堪一击?是外因?还是内因?倒是值得我们的戏剧工作者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看了《梁秋燕》3天不吃饭”,其艺术魅力之大,实属罕见。50年代眉户戏《梁秋燕》虽属关中小剧种,但这出戏从思想内容确应和了人们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青年人自由恋爱的大众心理。在唱腔设计和演员的扮相上达到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使看惯了历史剧的观众耳目一新。而现如今戏曲舞台上却很少有现代戏唱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舞台,离现实生活又是那样的久远,艺术脱离生活就成了无本之源,天天“教子”,夜夜“回府”,月月“杀庙”,年年打“金枝”,其历史故事观众也是家喻户晓,毫无新鲜感,谁又去花钱看那过时的戏?!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曾来西安演出,场场爆满,秦人本听不懂吴侬越语,又为何如此偏爱呢?一些评论家说的好,“听唱腔,看演员,一股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小百花的演员大多年轻貌美,唱腔设计又委婉动听,服、化、道、舞美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观众岂有不爱看之理?!

  改革秦腔是为了更好地振兴秦腔,但有些人认为秦腔规程大不好改,改多了就不像秦腔,担心把秦腔变成秦歌,似乎老祖宗留下的家法改不得。岂不知秦腔如不改革,总有一天秦腔会变成穷腔,怕连秦歌都没有了。改革才能发展,这条真理适合于任何行业的艺术门类,电影、电视首先改变了戏曲的化妆,使其更接近生活妆,台前演员表演,后台演员为其配唱,相得益彰,在戏剧的节奏上也明显加快,观众不是也认可接受了吗?只要观众喜欢看,秦腔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改改又何妨?

  改革是为了发展,普及是为了提高。时下有人认为秦腔普及在农村,农民爱看就行,甚至提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振兴秦腔,这种战略是否可行,有待商榷。但他们却忽视了秦腔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属性,戏剧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既然是文化必然需要传播,而现如今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无疑是在城市。社会发展到今天,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从知识结构、经济实力、信息传播远超过农村,城市观众的文化层次、鉴赏能力,更有利于秦腔的提高和发展,培养城市观众群,倒是戏剧工作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秦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三秦儿女的骄傲,但如不改革,转变观念,破一破一些老规程,不去借鉴姊妹戏曲艺术,求得自身的发展,秦腔的路将会越走越窄,别说让秦腔走向全国,怕连潼关都走不出去,振兴秦腔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高亢激昂吼秦腔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嗓,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由于它产生于民间,所以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因而有着深厚的根基。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
· 秦陇文化—陕西—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它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盛行于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到京、津、冀、鲁、豫、皖、浙、赣、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苏联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之际,秦腔确在秦中、晋南等地出现,并活跃于各地演出。清乾隆、嘉庆(17...
· 秦陇文化—陕西—西府秦腔简介
西府秦腔又名“西路秦腔”,因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而得名,故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盛行于凤翔、宝鸡,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周至等地。其流行地域,西至甘肃天水、陇西,北达平凉,南抵周至,东不过兴平。据西府秦腔百岁以上的老艺人孙双钱(生于清光绪八年)口述,西府秦腔于明代末年已有班社演出活动,知名的戏班,为崇祯年间(1628—1644),组建于周至亚柏镇谭家寨的张家班,传班时间最久。早期的演出剧目有《求真经》、《对松关》、《节虎堂》、《六月亮月》等。(清末已失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西路秦腔还以“陇州腔”之名传至中原,在祥符(今开封)一地和昆曲对台演出,宴席、喜庆多以陇州梆子充场(陇州即今之陇县),深得当地民众喜爱。(清乾隆李绿园《岐路灯》)乾隆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771—1773)张家班还随军到四川的大、小金川,作过军戏演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戏曲与书法
戏曲是融歌、乐、舞、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点线为性情的艺术。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比较困难,但在意象的世界里,二者却是息息相通的。戏曲是写意的艺术,不重对生活事件亦步亦趋的实拟,而重在表现,重在摹神写意,寄寓人生体验。书法为意象的艺术,其用笔、结字与章法无不积淀着浓浓的主体情思。甩发、耍帽翅、耍水袖等程式,委婉低徊、抑扬顿挫的唱腔念白等都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笔法的藏露、中侧、方圆与笔势的疾涩、徐迟、纵收等亦可传达书家的性情。戏曲与书法都是抒写情意的艺术。戏曲舞台上简单的一桌两椅可代表山水、庭院、高台、城墙……舞台上空无一物,但却能表演骑马、关门、开窗等动作,这都是以虚代实,以一当十。书法在结字与章法上都讲求计百当黑,以不写为写。空白部分渗透着书家对宇宙空间的无尽遐思,有着丰富的幻想。戏曲与书法在对虚无、空白的追求上完全相通的。戏曲与书法都非常注重气韵。中...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碟与大蜡
在长安民间艺术中,有两朵独具特色的奇葩:一个是寺坡村的花碟,一个是鸡子殿的大蜡。花碟又名添碟子,是长安杜曲寺坡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每年正月十三日在村北关帝庙展出。添碟子是把象征五谷丰登的各种豆颗、粟米、瓜籽、桃仁、杏仁等,涂染成五颜六色,蘸上用面粉和鸡蛋清调成的粘剂,嵌接在竹棍和3、5、7寸不等的3种瓷碟子叠架起来的塔形物体上,按故事构成各种形状的亭台楼阁和飞禽走兽,然后在每个碟子正中用面粉彩塑出各种人物,按碟子大小依次做3层,一共放13个碟子,有的还用纸扎装饰成一座戏台,将戏剧故事人物安置其间,四周点缀奇花异卉,相映成趣。“添碟子”源于清朝末年,寺坡村秀才赵西恩用这种方式取代了向关帝庙献供品的乡俗。以后,添碟子逐渐成为人们祭祀关公,祈祝丰稔,陶冶情操,显示才能的方式。大蜡是流传在长安神禾原畔鸡子殿及原下新街、关家村和彰仪村一带的民间工艺品。相传鸡子山是东晋高僧道安法师讲经之所,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