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武陵塬上的蛟龙舞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民族鼓舞。以乾县王村镇为活动中心辐射周围几个区域,“鼓之舞之”英姿飒爽,体现出关中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及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和秦人秦鼓的剽悍之风韵。
据有关史料记载,属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怎样由宫廷传入民间,《梁氏族谱》的详细记载称:“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青年农民梁思明不堪受战争和生活的困苦,只好从老家河南省中州(今固始县)梁家洼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寺移民西部,在陕西省乾州(今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定居,以农为生,耕读传家,后与村邻北一杨姓姑娘结为伉俪,繁衍生息,成为该地区第一代世祖。第七代时出生了一个在朝为宦官的梁忠,梁忠在位51年,在朝期间学会了朝廷制定的朝贺乐舞。神宗万历21年(1593)年逾古稀,便告老还乡,该鼓点被带到民间。因该鼓壁周围饰有”蛟龙”图案,故名蛟龙转鼓。
在民间按民俗通常是元宵节前进行表演的。每年的正月由村干部动员群众参加,伴随着“迎春灯笼会”就表演起来,群众性娱乐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真正的娱人作用,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蛟龙转鼓是集体乐舞艺术,一般由15到50人组成;七锣、七鼓、十四铙钹、二马号,人员也可以增加到百人。表演时个个头饰金冠,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黑靴脸戴面具,雄姿英发异彩纷呈,鼓队前有指挥者。蛟龙转鼓在表演上分“坐鼓”和“转鼓”。表演“坐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不转。表演“转鼓”时就涉及到变形场面。鼓在空地中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转的过程中两鼓槌在空中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或围大圈之外。号一般是开始奏鸣的引子。蛟龙转鼓击鼓者是主要表演者,在转鼓时跳的矫舞步可谓舞步一绝,如果跳不好有可能摔倒。根据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队形有“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星”等。蛟龙转鼓队伍整齐,声音铿锵,舞姿优美,节奏复杂,犹如波浪汹涌澎湃。共分为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好似龙吟虎啸,随后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慢慢露出头来,音乐徐徐奏响,称为“蛟龙探头”;接着表演者以舞蹈动作敲的铙钹好像飞雪漫舞,鼓点仿佛骤风急落,随着腾跃旋转,整个乐舞宛如一条蛟龙在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续而乐舞在叮叮咚咚、铿铿锵锵得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或“蛟龙入宫”。整个乐舞的演奏可以连续反复交替表演。其鼓点有“风搅雪”“长流水”“十样景”,舞蹈动作主要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翅等。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表演特点外主要突出在‘跳’和‘转’上,如有关研究人员所说的:“人绕鼓转鼓绕铙转”。其跳的动作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其转可分为自转和公转。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它全部保留在群众的记忆中,舞蹈、曲牌、鼓点、表演技法全靠艺人非凡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蛟龙转鼓正因为走进了人民群众被社会大众所承认与青睐,所以在百余年来仍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逢年过节,驻足王村一带村畔,常会听见鼓声雷动、看到人声鼎沸的一派热闹景象。因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咸阳市文化局就命名王村镇的大王村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