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武陵塬上的蛟龙舞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武陵塬上的蛟龙舞,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民族鼓舞。以乾县王村镇为活动中心辐射周围几个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民族鼓舞。以乾县王村镇为活动中心辐射周围几个区域,“鼓之舞之”英姿飒爽,体现出关中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及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和秦人秦鼓的剽悍之风韵。

    据有关史料记载,属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怎样由宫廷传入民间,《梁氏族谱》的详细记载称:“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青年农民梁思明不堪受战争和生活的困苦,只好从老家河南省中州(今固始县)梁家洼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寺移民西部,在陕西省乾州(今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定居,以农为生,耕读传家,后与村邻北一杨姓姑娘结为伉俪,繁衍生息,成为该地区第一代世祖。第七代时出生了一个在朝为宦官的梁忠,梁忠在位51年,在朝期间学会了朝廷制定的朝贺乐舞。神宗万历21年(1593)年逾古稀,便告老还乡,该鼓点被带到民间。因该鼓壁周围饰有”蛟龙”图案,故名蛟龙转鼓。

    在民间按民俗通常是元宵节前进行表演的。每年的正月由村干部动员群众参加,伴随着“迎春灯笼会”就表演起来,群众性娱乐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真正的娱人作用,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蛟龙转鼓是集体乐舞艺术,一般由15到50人组成;七锣、七鼓、十四铙钹、二马号,人员也可以增加到百人。表演时个个头饰金冠,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黑靴脸戴面具,雄姿英发异彩纷呈,鼓队前有指挥者。蛟龙转鼓在表演上分“坐鼓”和“转鼓”。表演“坐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不转。表演“转鼓”时就涉及到变形场面。鼓在空地中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转的过程中两鼓槌在空中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或围大圈之外。号一般是开始奏鸣的引子。蛟龙转鼓击鼓者是主要表演者,在转鼓时跳的矫舞步可谓舞步一绝,如果跳不好有可能摔倒。根据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队形有“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星”等。蛟龙转鼓队伍整齐,声音铿锵,舞姿优美,节奏复杂,犹如波浪汹涌澎湃。共分为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好似龙吟虎啸,随后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慢慢露出头来,音乐徐徐奏响,称为“蛟龙探头”;接着表演者以舞蹈动作敲的铙钹好像飞雪漫舞,鼓点仿佛骤风急落,随着腾跃旋转,整个乐舞宛如一条蛟龙在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续而乐舞在叮叮咚咚、铿铿锵锵得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或“蛟龙入宫”。整个乐舞的演奏可以连续反复交替表演。其鼓点有“风搅雪”“长流水”“十样景”,舞蹈动作主要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翅等。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表演特点外主要突出在‘跳’和‘转’上,如有关研究人员所说的:“人绕鼓转鼓绕铙转”。其跳的动作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其转可分为自转和公转。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它全部保留在群众的记忆中,舞蹈、曲牌、鼓点、表演技法全靠艺人非凡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蛟龙转鼓正因为走进了人民群众被社会大众所承认与青睐,所以在百余年来仍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逢年过节,驻足王村一带村畔,常会听见鼓声雷动、看到人声鼎沸的一派热闹景象。因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咸阳市文化局就命名王村镇的大王村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狮子上老杆
流传于富县张村驿等地的一种狮舞形式,以高台表演为主。由于有上架、爬杆、走软索、倒吊等惊险动作,故称“武狮子”。《狮子上老杆》是1963年经河南籍艺人李春杰、罗永祥、杨占全等传授开展的。老杆高达2丈6尺,立在地面。杆的顶头翻绑一张八仙方桌,方桌上架一个凳子,从桌的两侧拉下4根粗绳,固定在地面,又从桌子四角向四面拉下4道引绳,以使老杆稳定。看上去雄伟壮观,高险惊人。表演时锣鼓声中引狮入口御诱球,倒翻上绳,随后狮子着两根绳曲腿上爬,时而立身走绳,时而戏耍,爬到半绳处,狮子故意四蹄乱蹬,绳索摇晃,令人心惊胆战,上至杆顶引狮人先做个“金鸡独立”、“一柱香”(肩到立)、狮子去后偏身绕耍,引狮人乘机钻到下隐藏起来,手拿绣球,引逗狮子,狮子猛扑而下,前半身吊在半空,一条后腿举在空中,仅用一条后腿扒住凳子。就在这一瞬间狮子忽地跃身上凳,叫做“雄狮探海”。如此动作向四方各一次。此后狮子在凳子上作伸腿打呵欠搔痒...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历史
(左上)骨埙(河南安阳殷墟1001号墓)(右上)骨埙(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左下)埙(甘肃玉门火烧沟化遗址)(右下)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多为陶制,形制多种。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王锁蛟
传说龙门山原先是一条阻挡黄河入海的恶龙。这恶龙有个最小的龙儿,叫做“蛟”。别看蛟小得象条七寸蛇,可魔力大得能掀起平地三重浪。恶龙挡河的时间,蛟就常常盘在洪水头上,使大水象猛兽一样吞没田地,伤害人畜。黎民百姓早就对恶龙、恶蛟恨之入骨,人们一见发大水,就知道又是蛟在作怪了。至今韩城人把遍地洪水还叫“平地起蛟”。禹王凿龙门那当儿,把那条恶龙拦腰斩断了。恶龙临断气时,唤来了它那恶贯满盈的“蛟儿”,要它毁坏黄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滥成灾,使禹王治水大业前功尽弃。蛟领会了龙父的恶意,暗藏在黄河滩的马蔺草中,伺机兴风作浪。六月到了,黄河又发大水。只见那黄浪滚滚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突然间,河水掀起几丈高的滔滔巨浪,浪头却不再前进。本来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东西两岸横冲直闯,直冲得岸边的高土崖大块大块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个个村庄直崩到黄河水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父老兄弟,叫苦连天.同百姓患难与共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