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陈仓末代银匠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7
转发:0
评论:0
图一:80高龄的齐金汉老人干了一辈子银匠,他把自己的属相亲手雕在了他的烟锅上;图二:齐省熊的爱人苏玲霞是银器轧花高手,描龙绣凤的活经她几下敲打很快就会活跃在银器上;图三:小小的银马浑身是精美细致的花纹,如此细腻的作品是靠银匠粗糙的手打造的;图四:每一件银器的诞生都是齐省熊智慧汗水的结晶     

  图一:80高龄的齐金汉老人干了一辈子银匠,他把自己的属相亲手雕在了他的烟锅上;图二:齐省熊的爱人苏玲霞是银器轧花高手,描龙绣凤的活经她几下敲打很快就会活跃在银器上;图三:小小的银马浑身是精美细致的花纹,如此细腻的作品是靠银匠粗糙的手打造的;图四:每一件银器的诞生都是齐省熊智慧汗水的结晶
 
    今年44岁的齐省熊做银匠已经二十多年了,他的手艺是他父亲传给他的,而父亲的手艺又是祖辈传下来的。父亲齐金汉今年80岁,18岁开始学艺,有一手绝活,是“银匠村”数一数二的能人。父亲平时用的旱烟锅是他自己做的,银质烟杆和暗红色的玉石烟嘴巧妙组合,烟杆上“爬”着一只小老鼠,憨态可鞠,做工精美、构思巧妙堪称一绝,至今仍是齐金汉老人的最爱。 

  齐省熊的家在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东庄村,这个有着百余户的村子原先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村子里几乎每家都制作银器,个个都是能工巧匠。如今,清脆的银器碰撞声只在齐省熊和他的堂弟齐雄两家的上空回绕。 

  在齐省熊家的后院,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有一个火炉和黑黝黝的工作台,这就是齐省熊的银器制作间。银器的原料是形状各异的碎银和旧银器。为了让所做的银器既省银子又不是很重,齐师傅所做的银器一般都是空心的,这就需要将银块制成片状,以便再加工。齐师傅用祖上流传下来的小秤,称出碎银的重量之后,将其投入到火炉中熔为液体,然后将银水倒入铅模中,冷却后就制成了银条。银条大约有一厘米宽,经过铁锤的千锤百打,银条很快就变成了又薄又光的银片,他们把这叫“出叶”。每一种银器都有一种铅制的模子,银片在两块模子的强力挤夹下,一个银器的大致模样就呈现出来了。紧接着就是上胶板、轧花、银焊、打磨等工序,一个银牌需要十几道工序,即便是一个技术不错的银匠一天也只能做成一个银件。 

  齐省熊的两个儿子正读中学,齐师傅想把祖传的手艺传给他们,可每次向他们提出来的时候,两人直摇头,“我们绝对不做银匠,我们要上大学”。 

  编者的话: 

  将近60年前,“银匠村”的大名在关中道上可谓“如雷贯耳”,听老辈人讲,那个时候谁家如果有个老人过寿、孩子满月之类的喜事,能得到一件“银匠村”里淘出来的物件可是份天大的礼!如今不行了,村里的银匠就只剩了两家,铁锤撞击银器发出的清脆声音在渐渐地远离我们,快要听不到了。倒不是银匠们的手艺退化了,是因为时代在变化。看看自己周围的人们,谁家还在使用银制物品?又有几个人身上带着银饰?市场的萎缩不可避免地带来生产的萧条,这是规律;可眼睁睁看着这一民间工艺消失,还是舍不得。想个什么办法要是能将它保留下来多好———这是编者的心愿,我想,也是这些“末代银匠”们的心愿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东仓鼓乐社简介
东仓鼓乐社,是僧派鼓乐嫡传乐社之一。它保留着丰富的僧派鼓乐曲目和特有的演奏风格。东仓,是封建时代西安府的官仓(粮仓),本名敬禄仓。因与另一官仓永丰仓对面相向,故位于城东者为东仓,位于城西者为西仓。原东、西两仓均有鼓乐活动,成员全系仓内工人。直至清末,官仓停办,鼓乐活动也随之停止。但仓工王天贵,在辛亥革命后,仍主持着市民业余鼓乐活动,另两个成员张奎、徐诚曾先后协助迎祥观韵曲传艺,培育了鼓乐人才。东仓鼓乐社经王天贵的整顿,吸收了一批青年(市民),拜白道峪太阳庙鼓乐社名家毛和尚为师学习鼓乐,他们是:王天贵(笛子)、张奎(笛子)、徐诚(鼓)、陈三(鼓)、吕金铭(笛子)等。自此,东仓鼓乐即声震城东,与城西的显密寺、太阳庙鼓乐社成为僧派鼓乐的重要力量,并与城隍庙、西仓两乐社形成鼎足之势。东仓鼓乐社鼎盛时期,除鼓乐演奏外,还有“念词”(见《念词与歌章》释文)和云、鱼、龙灯舞活动。由于龙灯能手张奎的操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陈炉民间陶瓷的艺术
陈炉是目前我国西北民间陶瓷烧造仅存的有重要窖系特征的一座大型民间陶瓷窑场。陈陶自金、元立烧,历明清、民国至今已近八百年,其历史承袭著名耀州窑一脉,而又与山西、河南及河北、江西等地民窑互有影响,创造制作了难以计数的瓷晶杰作。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具有强烈民间传统风格的器物,则大多限于晚清以下,主要为民国及建国后止于文革后期。这里仅存的传统民瓷愈来愈稀。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不断深化认识和价值重估,它的历史含量与艺术风采远没有被后继者所咀嚼含化而光大。有感于此,笔者就多年之所见所触的欣赏认识,简述于后。一、陈炉民瓷的基本艺术特征。陈炉民瓷无论造型、釉色、装饰都继承了耀州窑的优秀工艺传统,而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范和美感情致。其整体器物造型呈现端庄浑圆、质朴、大方的气格,釉色、装饰则给人素雅而又璀灿的生动、洒脱却复凝重的成熟。其中包孕着深厚的传统美学意蕴,散发出强烈的地域民风性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从所...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