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剪纸打破吉尼斯之最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5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剪纸打破吉尼斯之最, 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杨玉琴,自幼酷爱剪纸,是陕西民间剪纸协会的会员,其剪纸作品
  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杨玉琴,自幼酷爱剪纸,是陕西民间剪纸协会的会员,其剪纸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各国友人收藏。从1994年6月份起,杨玉琴老人用了整整三年半的时间,精心剪成了1000幅精美的大型剪纸作品。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典故、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花鸟虫鱼等无所不有。

  人物剪纸中远有传说中的轩辕帝,近有伟人毛泽东,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在她的剪纸上全都惟妙惟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中的人物、典故更是表现得生动逼真。剪纸中的花鸟鱼虫千变万化,十二生肖、百蝶图、百凤图、盘龙卧虎等跃然纸上,惹人喜爱。韩国文化电视台北京分社来到西安采风时,专程采访了杨玉琴。

  3月6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寄到了杨玉琴的家中。这卷长160米、宽1.10米的组合剪纸成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 

  澳门日报 世界最长的百米剪纸画西安退休女工已完成 据新华社西安二十日电,一幅世界最长逾百米组合剪纸画,由陕西省西安市六旬老人杨玉琴历时三年六个月创作完成。近日该作品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这幅剪纸作品由以前幅单件作品组合而成,长一百五十米,宽1.1米。剪纸选题广泛既有中华历史人物,民间故事传说、社会生活面画,西北风土人情,也有饶富情趣的花鸟虫鱼,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剪纸之魂
陕北年轻人结婚既隆重又热闹,窑洞里外贴满了大红喜字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剪纸老艺人对艺术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我省,安塞的剪纸最为驰名,可安塞剪纸现在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年轻一代的安塞人已经不再了解剪纸,甚至不再喜欢。对学者和艺术家来说,剪纸老艺人们就像“活文物”似的,备受爱护,但是“人亡艺绝”的现象应设法回避。一剪刀的出现是为了裁剪布料,可一不小心,它被陕北婆姨拿去繁荣了剪纸。陕北安塞的剪纸最为有名。“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在安塞,剪纸已成为品评巧手妇女的标准。陕北的冬天是寒冷的,温暖在窑洞;陕北的黄土地是呆板的,活力在居家。过去男子走西口,为护家而打工。妇女主内持家,每逢节庆,就得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张红纸,在手里几经翻叠,一把挽花小剪上下交错,不一会儿,一张韵味十足的剪纸作品便出现在你的眼前。时逢喜庆,即使是孤身的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子长剪纸
子长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不画不刻,一把剪子可随心所欲地剪出无穷无尽的作品来。从技法上可分为粗犷古朴和细腻精巧两种风格;在内容上可分为花草禽兽和人物、故事两大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剪纸内容所涉及的视野也逐步拓宽,从传统的人鸟花草渐渐向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索取素材。今日的子长剪纸,不但喷吐出浓郁的黄土气息,同时可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建国后,剪纸虽然在城乡比较流行,但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剪纸水平才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县上先后举办了“子长县剪纸作品展览”、“子长县民间美术展览”、“子长县中小学生家长剪纸作品展览”,并参加了“延安地区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子长剪纸新秀张素娥的作品在“延安地区人口普查剪纸展览”上获优秀作品奖。剪纸艺术家井三朵在“延安地区剪纸展览”中,她的三种三十幅作品被美、德、法和中国美术馆收藏。井三朵的作品获陕西省民间美术作品一等奖,并...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民间剪纸
戏剧人物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洛川剪纸
洛川剪纸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已独树一帜,构成陕北黄土风情的一个醒目景观。新编《洛川县志》载:“剪纸是洛川县妇女的拿手好戏。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用剪纸美化住室,一般是拿起纸随手就剪”。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各种家禽、家畜、果类、庄稼、人物、栩栩如生;吉庆故事、除妖辟邪、生活场景,妙不可言。代表人物:王兰畔(1920─1996),陕西洛川县永乡阿寺村人,1976年开始创作,其作品选型夸张,装饰华丽,作品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以婚丧嫁娶、农家生活最为多见,构图方式采用民间传统的散点透视法,打破时空制约,将天地人物、远古近代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使之妙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1986─1987年她两次应邀去北京,为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讲学献艺,引起轰动,被誉“东方毕加索”。她的剪纸作品《迎亲图》、《独生子女》在全国、省、市有关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其农民画作品《大禹治水》、《二郎担山赶太阳》、《娶亲》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民间剪纸技巧
民间剪纸多单色,但技巧多变化。剪纸以黑白、限阳关系在画面上所占主次的不同,从形式上可分成“阳刻法”、“阴刻法”和“阴阳混刻”。“阳刻法”是中国画线描造型的发展,有些阳刻剪纸作品细如毫发,精妙非凡。“阴刻法”则是利用剪影效果,在黑色物像上再用亮点或白线丰富表现力,形象比阳刻更显朴厚凝重。阴刻与阳刻交替结合更丰富了剪纸语言。同一画面采用两种以上色纸组成者称彩色剪纸,多色者称“套色剪纸”。河北蔚县和河南灵宝等地群众以染色剪纸闻名,利用土纸或宣纸的渗水特性,在刻制好的作品上滴染色液,各色互渗而不乱,视感丰富明艳,具有浓烈的民族风味,更有用熏烟、撕毛边、烫香洞等手法把偶然现象巧妙利用而达到特殊效果的种种尝试,但是最常见的剪纸仍是利用点、线、面造型,也有用密集细线或点阵组合使远观成中间灰色调的技术,使单色剪纸产生“墨分五彩”的丰富效果。南方不少地方如广东佛山、饶平、福建泉州等的剪纸趋于富丽堂皇,创造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