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保护进行时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保护进行时,图一、制作精美的偶人;图二、銮架-龙首;图三、吼出阿宫腔    从黄河古岸的

  图一、制作精美的偶人;图二、銮架-龙首;图三、吼出阿宫腔

    从黄河古岸的合阳线戏到京兆长安的鼓乐再到西府凤翔的曲子,越来越多的传统民间艺术现在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失传。据了解,我省现存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字资料有8亿多字,但充分挖掘利用的却少之又少,如何保护和弘扬我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封恳请书 

  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求助信,写信人:临潼区零口镇孙景发,时间:2005年1月6日,主题“关于抢救民间艺术——皮影戏的恳请书”。孙景发在信中写道:“我从事皮影戏艺术40多年,在我有生之年,惟一渴望的是将这一艺术充实提高,发扬广大。我们零口镇民艺皮影社源自1894年……自1952年始,我艺社已在华县、渭南、蓝田、宜君、黄陵等10多县表演了2000余场次……为了使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间皮影艺术永不失传,且不断提高,并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打算重新装扮团社,更新戏箱,吸收新人,认真排演,故需用资金3万元,因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紧张……为此,特向上级文化、艺术主管部门申请,予以解决经费困难。” 

  像这样的求助信,同时担任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宽忍经常收到,除了回信外,他总会亲自到实地调查一番,掌握第一手资料,其中很多已经解决了实际问题。 

  1月14日下午,记者在刘宽忍的办公室碰到几个农民,刘宽忍介绍说他们是集贤鼓乐社的社长田孝梨和他的乐社社员。老田说:“今年鼓乐社新招了30多个新人,人数达到了60多人,新人曲子掌握了10多首,但乐器还不行,希望刘副厅长再找个吹笙的老师。”“鼓乐社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没有经费,就没办法培训、排练、置办戏箱和乐器等”。老田说,集贤鼓乐社现在年龄最大的张贵和黄金印今年已经85岁了,“鼓乐社的师承传授现在是艰难地进行着”。 

  据调查,和长安鼓乐一样,历史久远的地戏、线戏(合阳)、阿宫腔(富平)、弦板腔(礼泉、乾县一带)、曲子(凤翔)等传统民间艺术也存在着没有经费、艺人年龄出现断层、无法组织演出等问题。 

  表演在艰难中进行 

  2004年2月,从小就表演线戏的党风菊带着她的合腔皮影来到古城,在北院门高家大院开始了新的表演历程。据党风菊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最多一天有200多名中外游客花钱看她的表演,外国游客对皮影特别感兴趣,不停鼓掌,很多人还拿着摄影机不停地拍,有的要她教,虽然短暂的时间里学不到多少真功夫,但她还是手把手地教,而她的“学生”也学得认真,如今,在党风菊的本子上,还记着这些来自英、法等国的“洋学生”的名字,党风菊说:“人家爱学,我就教。重视不能仅仅放在嘴上了,没有实际行动,线戏、皮影这些艺术再不抢救就完了!”党风菊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把自己掌握的“东西”传下去。党风菊原是合阳线戏演员,后来她将合腔和皮影结合起来,并在皮影表演当中加入了提线的技巧,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合腔皮影,而更为重要的是她将这个传统表演艺术带到了古城,展示给更多的中外游客,在有意无意之间,她成了保护民间艺术的行动者。 

  集贤鼓乐社领头人田孝梨说到鼓乐社演出时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老田苦笑着说:“今年演出不多,总共也就20来场,除了每次给鼓乐社成员一两千元的生活费,再无其它收入。”而为了这些生活费,老田经常和人家“讨价还价”,在有些人眼里,鼓乐社“就是个农民队伍,能弄多好,还要这么多钱”,对此,老田的反驳是“艺人都是农民,大家都要养家糊口,连最起码的生活费都不给,以后训练演出谁还会去”。 

  合阳线戏闻名中外,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这与少而又少的演出形成一种扎眼的矛盾。因为经费不足,演员难得排练培训,剧团也组织不起演出,因为工资不高,年轻人不愿留在剧团,演员出现断层。但生活还得继续,演出还要组织,剧团在洽川湿地景区专门搭了一个小戏台,给游客演出,费用虽不高,但却是剧团相对稳定的一笔收入。 

  保护应拓宽思路 

  孙景发写给刘宽忍的信虽是求助,但在信中仍然郑重地建议:“国家应对民间艺术明确管理政策和民间艺术种类管理标准,定期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对一些重点民间艺术给予扶持。” 

  田孝梨认为,保护鼓乐这些民间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年老艺高的老艺人,把他们的本事学过来、记下来,而前提就是首先要保护老人们的健康,另外就是要成立和各种民间艺术相对应的研究机构,让传统艺术重放光芒。 

  刘宽忍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我省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传。而造成这一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费严重不足,据刘宽忍讲,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从2004年起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民间艺术保护,但我省民间艺术种类实在太多,100万元根本不够用。保护民间艺术还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否则保护工作肯定就要受影响,因为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要靠他们来执行。 

  赵建文作为省文联民协秘书长,比一般人更多地关注着传统民间艺术。2004年年初,他曾就保护陕西关中地区民间戏曲艺术给省政协交了一份提案,对于记者的到访,他开门见山地指出,省上对民间艺术保护很重视,还下了文,但保护的理念还有待调整。赵建文认为,现在很多民间艺术的带头人因为自身年龄和经历的缘故,思想不免有些保守,观念带有较大的局限性。作为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关键一环,他们的认识也必须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和民间艺人都要充分认识到,保护不单单是文化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戏曲研究机构的责任,它是全民的责任;保护不单单是文字记录、图片拍摄、摄影,不是将这些资料整理后放进博物馆,而是要实现一种动态的保护,即要在保护当中注入新思想、新的意义,让民间戏曲艺术活起来,重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新的时尚。 

  赵建文认为,目前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最缺乏的是经营意识,赵建文反复解释说,缺乏文化商人,缺乏真正的文化产业集团。资本持有者认为目前搞文化投入离钱太远,因此,政府应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文化管理方面注入更多人性化的管理。 

  受国外保护传统文化的启发,赵建文认为我们也应发行文化彩票,弥补保护经费的严重匮乏,而彩票所得必须用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利用彩票所得拉动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而传统文化的重新建立也必须是现代化、本土化;成立自己的、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产业集团,而且是股份制的,引进资本当然也包括国外资本,打通外国资本通道;保护不是固步自封,在输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必须要是深加工后的产品,不能做鼠目寸光的简单资料提供行为;在文化保护上必须走出去,吸收先进的文化经营人才,吸纳先进的经验。赵建文说,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有8亿多文字资料,但陕西关于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落后,众多的资料被厚厚的尘土掩埋,难免虫噬鼠咬之灾。 

  对于保护经费,赵建文的看法是政府支持最重要,每年政府在文化上的投入,传统文化应占到30%~40%。 

  耕耘并收获着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省的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据刘宽忍讲,今年省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对濒临绝迹的线戏等传统民间艺术一一普查、扶持,对众多民间艺人进行等级评定,规范艺人的身份等。长安鼓乐已被列入国家民间艺术保护试点项目。省上也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个九年计划,其中包括组织有代表性的演出活动、编写民间艺术教材进课堂、建立民间艺术数据库和陈列机构、扶持一批有代表性的乐社剧团等措施。 

  另外,弦板腔皮影戏则进入省文化厅重点扶持项目。 

  民间艺术的特点就是平民的、农耕的,是老百姓所欢迎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民间艺术的群体是普通民众。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时而抒情、时而婉约、时而慷慨的表演完美地体现了陕西文化艺术的阴阳和谐。在关注精英文化的同时,这些为广大平民所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也应得到相当的尊重和保护,它们是我们文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不能把老先人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了。”刘宽忍语气坚定地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踏访三秦民间艺术保护之路
阳春三月,正值“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一周年之际,传来了陕西省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陕西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的消息。久闻陕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并保护有加,为探寻个中奥妙,我们踏上了西行之路。陕西自古又称“三秦”,那里的民间艺术,因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博大精深,因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而绵延悠远。古城西安,虽已被现代文明建设所笼罩,但随处可见的民间艺术品销售却为其增添了浓厚的传统气息。在市中心举办的陕西民间艺术博览会,专门辟有民间艺术展销厅,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参观者,更使西安多了一个特殊的亮点。作为展示陕西民间艺术保护的一个主要窗口,博览会可谓荟萃,美不胜收。数百件来自全省近百个乡镇的艺术,全部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这些由文化工作者历经50余年搜集、挖掘和整理的民间艺术品,不仅蕴含着珍贵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研究取向。粗犷豪放的陕北剪纸之所以充满动感,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乾县抢救性保护民间艺术蛟龙转鼓
乾县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乾县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是流传于乾县王村镇一带的民间鼓舞,近年来,随着老一代鼓手年龄逐渐增大,蛟龙转鼓濒临失传。为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乾县聘请专家对古典乐谱进行整理改进,增强生命力;申请专利,争取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投资6万元购买铙、锣、鼓、马号等乐器以装备队伍;同时还加强民间鼓队建设,使队伍年轻化;在县文体、建设、教育、农业、卫生系统成立五支表演队,聘请老鼓手指导传授技艺,力争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并发扬光大。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安塞民间艺术的守望者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过去,在陕北的安塞县,会剪纸的巧手婆姨多得数不清。63岁的李秀芳就是其中之一。一把剪刀一张纸,在她的手里却能剪出“花”来:海底的龙、天上的凤、水里的鱼、枝上的雀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情态各具。单是一个双喜字,在她的剪下就能变幻出好多种。李秀芳是陕西第一个出国的剪纸民间艺术家。尽管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使老人看上去有些疲倦,但提起剪纸,她又是满脸的自信与执着,随手拿起一片红纸,剪子上下飞舞一番,一会儿功夫,一幅戏水鸳鸯图就跃然于纸上了。作为老一辈民间艺人的代表人物,李秀芳担心的是,剪纸这个过去陕西农村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的技艺,正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屑拿剪刀。面对这门已经流传几千年的古老艺术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老人又无奈。今年26岁的樊晓梅则可以算得上是安塞民间艺术在年轻人中的优秀传承者。她从小跟着母亲张芝兰学剪纸,在17岁时失去了...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部民间文化保护走出困惑
以唐卡、壁画、堆绣等为代表的青海热贡艺术,凭借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少,充斥市场的赝品、复制品和粗制滥造的现象却越来越多。怎样才能使诸如热贡艺术的中国西部民间文化重放异彩,应该走市场化推广之路还是“博物馆”式的原汁原味保护?这是文化保护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并长期困惑他们的问题。西部民间文化保护之困中国西部是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曾经长期占据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舞台。多民族杂居碰撞的历史使西部的民间文化形成了具有多元因子的异质特点,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部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不断被蚕食、日渐消亡而令人堪忧的局面。在民间文化保护时不可避免地遇到资金投入问题。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物...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走出黄土地的安塞民间艺术
安塞地处炎黄文化发祥地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独特的地域和历史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中国几千年流传的民间艺术代表--绘画、剪纸、腰鼓、泥塑等艺术形式都在这里盛开出朵朵艺术奇葩。记者在安塞县城中心位置看到,占地2600平方米的县文化馆颇为引人瞩目。文化馆馆长殷宇鹏介绍说,目前,馆内收藏和陈列的有农民画1500幅、剪纸17000幅、泥塑1300件,腰鼓展厅正在修建之中。自2000年以来,这里已接待了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000多名游客。细细品味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作品人们会发现,不论是采取哪种艺术形式,它们无不以其独特的理解和手法生动地表现出生活百态:农民老大娘常振芳的作品《十二生肖闹秧歌》中,黄牛吹着喇叭,老虎敲腰鼓,老龙打伞,兔子打锣,农村正月里闹秧歌的热闹和喜庆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农民画作品《牛头》以象征性的手法,用浓烈的色彩和夸张的装饰花样,塑造出亲切、忠厚的老黄牛形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