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福姐巧计退元兵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福姐巧计退元兵,凤翔县彩绘泥塑源远流长,它以精湛、生动的造型,神形兼备、绚丽古朴的艺术个性和

  凤翔县彩绘泥塑源远流长,它以精湛、生动的造型,神形兼备、绚丽古朴的艺术个性和民族、民间特色脱颖而出。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助下,民间艺人获得新生,这个过去被称为“讨饭手艺”的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并且享誉和行销国内外。在长达五、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间艺人辛酸、锲而不舍的艺术生涯,还流传着一些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相传元末的时候,朱元璋讨伐元兵的六军乘胜前进。元朝统帅铁木耳兵败如山倒,他手下有个将军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关中西部凤翔府扎下大营。他一面派人去搬兵,一面整顿所余残部,妄图东山再起,恢复大元帝国,再做一场统治中原花花世界的美梦。谁知他一觉醒来后,部下给他报告了一个使他目瞪口呆的消息--元朝大营五千兵马跑了一半。这位将军听后暴跳如雷,自认晦气。

  原来有一部分士兵连夜逃到凤翔城东南雍河河滩躲藏。这些逃兵里有个百夫长名叫阿寿,是江西宜春人,为人忠厚善良。他叫士兵们白天扮做老百姓帮乡亲们干农活,混口饭吃,晚上藏身在雍河滩芦苇地里。这个村子有个叫福姐的年轻妇女,丈夫早年被抓了了,死在乱军之中。福姐十九岁时就守了寡,拖着三岁的孩子度日子。这天,她到河边洗衣服,娃在河边玩耍,不料掉进河里,福姐差点吓掉了三魂七魄,高声呼救。这时从芦苇丛里跑出一个小伙子,“扑通”一声跳进河里,救出了孩子。这个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阿寿。从此后,阿寿经常帮助福姐干农活,福姐也经常给阿寿他们缝补拆洗衣服、做饭。两人感情渐渐深了起来。

  一天晚上,福姐在灯下做衣服,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她的心不禁怦怦地跳起来,莫非是阿寿?等她开门一看:原来来人不是阿寿,而是她娘家的弟弟拜娃。这个拜娃在风翔府里当差,经常给姐姐接济些衣物钱粮。她见弟弟黑夜前来,以为又是给自己送东西来了。谁料弟弟神色紧张地对她说:“姐姐,大事不好了,有人告了密,说元朝逃兵藏在六道村一带,元朝将军命令凤翔知府协同他们前来剿灭。败兵搜村,免不了一场劫掠。姐姐,你还是到别的地方躲上几天为好。”这消息可把福姐给难住了!有心出去躲一躲,丢下乡亲们要遭殃,况且阿寿他们还不知道此事,咋办?贤惠善良的福姐想来想去没个好法子,天没大明,他便到河滩的芦棚里找见阿寿,和他们商量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条巧计。

  几天后,元朝大将带了许多兵马,突然包围了六道村。这伙强盗进了村子先搜后抢,闹腾了几阵子,连个逃兵影子也没有抓到,看到的却是村民家里满是手捏的泥人、泥马、泥老虎。元将一看,暴跳如雷,责问告密者:“胆大的狗奴才,你不是说村子里藏着一些宜春人吗?现在人到哪里去了?”说着,便拔出宝剑。原米这个告密者是个外地小吏,他路过这个村子时,听到这儿有人说话暴露了真情。他想发个洋财,便去告了密,谁知今天扑了个空,逃兵没有一个,家家户户都捏泥人、泥马、泥老虎。如果再找不到人,自己岂不招大祸?想到这里,他急中生智,跪下哀告说: “禀将爷,原来我听到这儿江西宜春人多,谁知他们捏的泥人多,算我听错了。小人罪该万死,还望将爷饶命!”那个元将一听,气得手起剑落,砍了那人的头。这真是:想得个大元宝,谁知丢了血垛脑。

  原来,这个保护村子的巧计就是福姐、阿寿他们想出来的。开头的泥货,还是阿寿他们捏的。从此后,彩绘泥塑就成了六道村一带百姓们的独门手艺,世世代代,他们都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陈吊王巧计退元兵
南宋末年,朝廷为了对付元兵入侵,派人到潮州畲族聚居的村落,组织畲家军配合文天祥抵抗元兵。畲家军有个将领名陈遂,又叫陈吊眼。他有勇有谋,在砚田村对面的山上安营扎寨,称号定王。百姓就叫他为“陈吊王”。有一次,文殿佐率领官军来袭寨,连攻几天都不能得手。寨中有个叛徒,偷偷跑下山向文殿佐告密,说山上兵力少,只要把退路断绝,山上缺粮缺水,寨就不攻自破。文殿佐听后,立即定下困山计,把山寨围得水泄不通。十多天后,寨里粮尽水绝,将士们纷纷要求下山决一死战,可是陈吊王心里却另有计策。一日,文殿佐正在树下与叛徒饮酒。探马来报说寨上正在晒衣服、被褥,谷场正在扬谷子。两人往山寨望去,果然水气濛濛,谷壳满天飞。文殿佐见寨上水米充足,以为上了那个叛徒的当,勃然大怒,一刀把他劈了,收兵回营。其实,寨里哪还有水和米?衣服被褥上的水气不是水,是陈吊王故意叫士兵们拉尿撒在上面的,风柜里摇出来的只是粗糠。陈吊王就这样不动一兵一卒...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陈吊王巧计退元兵
南宋末年,朝廷为了对付元兵入侵,派人到潮州畲族聚居的村落,组织畲家军配合文天祥抵抗元兵。畲家军有个将领名陈遂,又叫陈吊眼。他有勇有谋,在砚田村对面的山上安营扎寨,称号定王。百姓就叫他为“陈吊王”。有一次,文殿佐率领官军来袭寨,连攻几天都不能得手。寨中有个叛徒,偷偷跑下山向文殿佐告密,说山上兵力少,只要把退路断绝,山上缺粮缺水,寨就不攻自破。文殿佐听后,立即定下困山计,把山寨围得水泄不通。十多天后,寨里粮尽水绝,将士们纷纷要求下山决一死战,可是陈吊王心里却另有计策。一日,文殿佐正在树下与叛徒饮酒。探马来报说寨上正在晒衣服、被褥,谷场正在扬谷子。两人往山寨望去,果然水气濛濛,谷壳满天飞。文殿佐见寨上水米充足,以为上了那个叛徒的当,勃然大怒,一刀把他劈了,收兵回营。其实,寨里哪还有水和米?衣服被褥上的水气不是水,是陈吊王故意叫士兵们拉尿撒在上面的,风柜里摇出来的只是粗糠。陈吊王就这样不动一兵一卒...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上善池趣闻
楼观台说经台前,有一座八角亭,八挂悬顶,建筑技术高超,亭下竖立石碑一通,碑上有我国古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隶书“上善池”三个大字,书法遒劲,气韵生动,是一通珍贵的古碑。亭侧有一石砌小水池,池内有一张口石龙头,龙口吐水,使池水终年不断。这就是有名的古楼观文物古迹之一的上善池。游人多在此亭下乘凉、休息、留影。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公元一二八三年)春,周至地区遭到千年不遇的时疫。古时医药条件太差,在这次时疫中死亡的人不少,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楼观台的监院张致坚,晚上作了个梦。他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一眼泉水,泉内有吾炼就之丹药,可治民疫。”张监院醒来后觉得奇怪,就命小道土在说经台山门前寻找石板。小道士果然在说经台前山门外西边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张监院更觉神奇,就用此水治了三十余名道士的时疫。凡喝此水者,只要两个时辰,其病自愈。消息传出后数天时间,远近百姓皆来取水,凡...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定风草
天麻人说秦岭是个聚宝盆,无宝不有。你若不信的话,不妨进山探探宝。假如你四肢麻木、头昏眩晕,可以乘车从洋县城北上秦岭山地。到了九池坝,攀上九女峰,挖得一种上等滋补品---定风草,炖上一只母鸡吃了即立刻病愈。说起这定风草也是根深蔓长了。不知啥年头,山村里有个美丽贤惠的姑娘叫九妹子。她眼见得山里瘟疫起,乡亲们病得头昏眼花,站立不起。三天两头都有出丧的。九妹子决心进山求仙,为乡亲们祈药除病。她饿了嚼口野果,渴了喝捧山泉,天黑了就爬上树,用绳子把自己拴在树丫上打个盹。九妹子就这样翻过了九十九道岭,堂过了九十九条河,钻过了九十九座刺架。这天,她实在累得不行了,昏倒在一块青石板上。突然一阵清风吹过,九妹子灵醒了。只见一位童颜鹤发老人笑嘻嘻地说:“好姑娘,我给你一件宝贝,你舔一下就好了。就是不敢噙在嘴里,要是咽下去,你就变成石头了。”九妹子正爬在地下给老人磕头,眼前突然出现了拇指粗、二寸长的一个小白萝卜。...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流泪碑
在富平县凤凰山唐中宗定陵前,曾经有三十余件巨大的石刻造像。这些石刻,雕刻精细,造型生动,成对排列,气势不凡,吸引着远近游客。其中有一块全国罕见的无字巨碑(高两丈八尺,宽七尺,厚五尺)却独自站立,身单影孤。奇怪的是,无字碑顶端的龙眼中能流出“眼泪”。虽然石碑经历了许多朝代,但两行泪痕犹存,后来人们就把这块无字碑称为“流泪碑”。石碑为什么会流泪?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本来,这些石刻造像全是没有生命的石头。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它们得到了天地的灵气,日月的精华,一个个都活了起来。每当夜静更深,石马、石狮和独角兽追逐嬉戏;石人、石碑则成对成双,相聚一处,男欢女爱,窃窃私语。半夜,有人甚至听见过石马,石狮脖子上的铃铛作响,听见石人、石碑的欢声笑语。“流泪碑”本来是一对儿。东边的是一位勇敢、纯朴的小伙子,名叫东哥,西边的是一位温柔多情的少女,名唤西妹。东哥和西妹白天是两块石碑,但一到深夜,就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