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张良与龙头拐杖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张良与龙头拐杖,秦岭的山可高啦,到处是悬岩峭壁,奇峰奇石。褒河的水可大啦,经常是奔腾咆哮,左

  秦岭的山可高啦,到处是悬岩峭壁,奇峰奇石。褒河的水可大啦,经常是奔腾咆哮,左缠右绕。这就给行路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那弯弯曲曲的盘空栈道上,不知摔死了多少个来往于秦蜀两地的脚夫商人和赶考的举子。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古时候,褒河里还有一条青龙。这青龙脾气暴燥,动不动就兴风作浪,叫河水泛滥,淹没良田,卷走人畜和房屋。行路难和青龙逞凶两件事都叫隐居在秦岭紫柏山中的留候张良知道了。有一天,他趁青龙在褒河中掀浪兴波的时候,手拿一根降龙木来到河边,大喝了一声:

  “青龙不得无理,”

  青龙看见岸上来了一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老汉,哪里把他放在眼里,便没好气地说道:“呔,你是何人?敢口出此狂言!”

  “我吗,山人张良是也。”

  “哼,”青龙闻言冷笑了一声,“你就是汉王刘邦的军师张子房吗?你那点本事只有在博浪沙去行刺个凡人秦始皇,到九里山去吹个小曲,吹散楚霸王的几千子弟兵。我是一条千年得道的神龙,你可知道我的厉害?”

  张良说:“你既是神龙,就要造福苍生,保佑黎民,为何经常兴风作浪,害人不浅?”

  “这——”青龙被问得哑口无言,就怒目摇头,使出了看家本领,掀起了滔天大浪,向张良涌来,妄想把他卷进水中淹死。

  张良站在一棵大青松下面,不慌不忙地挥动手中的降龙木,咆哮的河水被挥退了。青龙又四脚摇动,掀起了更大的一股浪峰。张良又把龙木使劲一挥,浪峰照样被击退了。青龙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连续掀起了九次浪峰,一次比一次声势更大更猛。象是有着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一般。可是,张良毫无惧色,全被他给打退了。

  青龙慌了手足,心想张良厉害.好汉不吃眼前亏,掉头就要逃走。只听张良大喝了一声:“哪里走!”说着,从袖筒里抽出一把神剑抛向了空中。这神剑当年曾作为元帅剑赠与了大将韩信。韩信用它在百万军中取过无数上将的首级。韩信被吕后杀害后,又回到了张良手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神剑毫光闪闪、冷气森森直向青龙头上奔来。青龙吓坏了,连忙叩头求饶; “张先生,饶命啦!”

  张良说; “要我饶你,这也不难。你得依我一条!”

  “只要你先生不杀我,不说一条,十条百条,小龙我全依了。”

  “这褒斜栈道崎岖难行。你必须变作一根拐杖,助来往行人足力,待到九九八十一个月之后,我就放你回到水中。”

  “是是是,小龙我谨遵台命,将功折罪!”说罢就摇身一变,变作了一根龙头拐杖,飞上了岸来。

  张良收了神剑,接过了龙头拐杖,顺手赠给了一个过路的老人。老人拄着拐杖,等于多了一条腿,在栈道上行走时,就方便多了。以后,这龙头拐杖被民间艺人用紫柏山中的鸡骨头木(就是张良用过的降龙木)照着样子进行雕刻制作。很多人走山路时都用上了它,摔死摔伤的人就愈来愈少了。

  经过九九八十一个月后,青龙将功折罪的期满了,又回到了褒河当中。它从此改邪归正,不再害人了。龙是走了。龙头拐杖作为一件实用品和艺术品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留传了下来。至今,留坝手杖厂愈来愈红火了。凡是去张良庙参观的人,都要买一根作为纪念。一年一度的广交会上,龙头拐杖带着它的神话故事一起,受到了各国朋友的欢迎,被拄着走遍了五大州三大洋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刘邦与张良的传说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传他曾于镇安北阳山一带隐居。因而镇安许多地方流传着有关他与刘邦的片断传说。传说虽有虚构成分,但其中却闪烁着他道德的光辉。张良是刘邦重要的谋臣,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奇世功勋。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因而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是张良却是个淡泊名利、功成不居的君子,他谢绝了赐封和利禄,却独自逃避到陕西镇安这个深山野林里隐居起来。刘邦听说他隐居的地方叫北阳山,便亲自骑马去探访,张良甚是感动,自知所隐居的北阳山系荒蛮之地,偏僻吊野,道路艰险,圣驾不堪其苦,便遣人于镇安县城东15公里,今铁厂乡庄河村,拦住圣驾马队,故称此地为“拦马河”。刘邦要见张良,恳请张良回朝辅政,并以功名官爵金钱美女许诺。张良却捎来书信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你封我留侯足矣。人生短暂,何苦贪...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含羞的龙头山
南郑县小坝公社西有座龙头山。相传这龙头山的老家在四川仪陇。由于它经常给人们提供柴木之便,老百姓很喜爱它。可它渐渐骄傲起来,听说陕西的汉中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当年汉王刘邦曾在此地创建大业,便起了野心,想到汉中来坐山为王。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它急匆匆向汉中奔来。当它越过大分水岭、行至小坝时,天空已现鱼肚色。放眼一望,忽然发现有一座比自己大得多的汉山稳坐在汉江南岸。它呆住了,觉得自己虽然已经跋涉到了这里,但是此时如果硬插下去与汉山争个高低,势必激怒众山群起而攻,使自己没有立足之地。这阵,它有些后悔,埋怨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贪心呢?干脆趁现在未被人发现时赶回原地,还是为人们做点好事才对!想到这里,它便调头回走。谁知行不多远,天大亮了。它感到再也无脸去见那些曾经爱它的乡亲,就此定根在陕西这面。这时,它回首俯瞰故土,不禁心酸泪下。泪水化作瀑布顺身长流,流成了一条悔泪的溪。为了不让四川的老乡发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张良庙拐杖
张良庙拐杖产于秦岭山区的陕西省留坝县,为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它具有朴素、大方、美观、文雅、轻巧、适用等特色,既是游人登山行路的随身伴具,又是居家老弱妇孺出门行走的扶手助力,也可当纪念品,作馈赠物。拐杖,又叫手杖,古称“杖”。我国古籍中关于手杖的传说趣闻很多。如《列仙传》有王烈授赤诚老人九节苍藤杖,行地如飞的记载。《类函引陶家瓶余事》记有:“徐风有一杖,每年生一节;二十年后,每年缩一节。三月间,杖之四周,青赤白黑各开一花。”古诗中也有不少写到手杖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句子。古代设手杖“优扶老人”,所以又称手杖为“扶老”,有“扶持而防倾跌”的意思。所谓“扶老在手,化险为夷”。如陶渊明诗“策扶老以流憩”。可见手杖自古以来是老年人的伴具,旅游者的宠物。张良是汉高祖的主要谋臣,辅佐刘邦灭秦亡楚,成就帝业,功成之后,不受封,不居功,急流勇退,隐居于陕西留坝紫柏山中,为后世千...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翠姑与鱼郎
从前,陕西泾阳县有一户姓张的人家,老两口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进才,长得聪明伶俐,深得老人的宠爱,尽管张家并不富裕,只有几亩地和几只羊,老人还是供他上了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妹妹名叫翠华,长得又黑又瘦,加上生了一头癞疮,老人一见她就讨厌,也不请医生给她治病,因之她头上的癞疮越长越厉害,头发也渐渐脱光了。有些人见了她不叫她的名字,干脆把她叫作“癞姑娘”。她在家里过着受虐待和受歧视的生活,不到十岁就天天被老人派到附近山上去放羊。她成了一个常在山上消磨时光的放羊娃。在她长到十八岁那年,老人死了,她哥哥进才考中了秀才,进才当家以后,花了些钱把房子修整了一番,娶了本村刘财主的女儿为妻。他们小两口万事都如意,就是不满意家里有这个癞妹妹。他们叫翠华搬到一间破草房里去住,每天让她吃的是糠菜饭,喝的是清米汤。她嫂嫂整天咒骂说不如让她死了好,她哥哥却说让她死了不合算,她活着家里省得雇长工。她嫂...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宝塔与金人
延安的宝塔,虽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侵袭,却依旧巍然耸立于嘉岭山上,如巨人般顶天立地,似青龙俯瞰全城。据说关于宝塔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在大唐天宝年间,延安(那时叫肤施县)是南北上下的交通要塞。这里依山傍水,柳暗花明,别有景致,商贩来往歇宿,百货源源不绝,乡民安居乐业,市景十分繁华。不想一日,这里闹起水灾,是由两条恶龙互相争斗酿成的祸根。一条是盘据西川的黄龙,体大力猛,生性残暴,一条是独霸南川的青龙,体瘦力怯,却凶狠贪婪。两条恶龙厮杀起来,各不相让,一时兴风作浪,搅得天昏地暗。淹毁田地民房,伤害人畜生命,人民的灾难日趋加重。此后,地里的庄稼不是因水灾冲个精光,就是遇旱灾颗粒无收。乡民叫苦连天,怨声载道。一日,正当午时。晴天突然一声霹雳,顿时山摇地动,靠近市井的一座山头,如刀平削一般,出现一块平坦的地方。原来,恶龙和妖魔的胡作非为,被玉皇大帝知道了,龙颜大怒,派了众神仙下凡,个个变成力大无比,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