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凿龙门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凿龙门,传说禹是一位巨人,他身材魁伟,象一座高山,头戴的斗笠象巍峨的峰顶。他人大,手

  传说禹是一位巨人,他身材魁伟,象一座高山,头戴的斗笠象巍峨的峰顶。他人大,手大,力气更大,一步能跨二里半,因而人们称他为大禹。

  大禹带领万民挑走了积石山的乱石,疏川浚河,经历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终于来到龙门山。龙门山象屋脊一样横亘绵延,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大禹登上山顶,看到了他的父亲鲧错开河道的遗迹,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山脚下广大的农田,便决心开凿龙门,让滔滔的河水从龙门奔流而过。大禹在龙门山相公坪召集能工巧匠商议开凿龙门之事,大家纷纷赞成大禹的主张。

  大禹一声令下,臣民一起动手,大家挥舞石斧、石刀,骨铲、木来,齐心协力,开山凿石。大禹身先士卒,奋力大干。他足踩之处,立即下陷,手到之处,坚石变软。他们辛辛苦苦挖了一天,好容易挖了个大缺口,想不到隔了一夜,第二天又长平了。大家并不气馁,继续狠挖。这天挖的缺口既宽又深,但第三天又长平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大禹只好暂时停工,打算向附近居住的百姓了解情况。

  这天,大禹刚刚回到相公坪,迎面走来了一个身穿黄布袍的老人。大禹向老人深施一礼,问道: “请问老者,这龙门山却怎么挖了又能长平呢?”老人神秘地向脚下一指,说: “此山乃龙门山也。”老人把“龙”字咬得特别重。大禹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阻挡黄河入海的大山是一条巨龙,大禹刚要拜谢,那老人却不见踪影了。大禹这才知道见了山神爷。

  大禹又召集臣民,说明真情,发动大家不分昼夜,不避风雨,连续不停地开凿,不让巨龙有一分一秒的喘息机会。这样一来,巨龙终于被拦腰斩断了,黄河之水象久困的猛兽一样,冲出石门,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从此,黄河流域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龙门山黄河古道两侧刀劈斧削般的石崖就象两扇石门,大禹给它取名“龙门”。后人为永记大禹凿龙门的绩功,管它叫“禹门”。禹门口河心巨石上的坑坑凹凹,据说就是当年大禹凿龙门的遗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禹王凿龙门传说
禹王凿龙门传说传说龙门山原先是一条阻挡黄河入海的恶龙。这恶龙有个最小的龙儿,叫做"蛟"。别看蛟小得象条七寸蛇,可魔力大得能掀起平地三重浪。恶龙挡河的时间,蛟就常常盘在洪水头上,使大水象猛兽一样吞没田地,伤害人畜。黎民百姓早就对恶龙、恶蛟恨之入骨,人们一见发大水,就知道又是蛟在作怪了。至今韩城人把遍地洪水还叫"平地起蛟"。禹王凿龙门那当儿,把那条恶龙拦腰斩断了。恶龙临断气时,唤来了它那恶贯满盈的"蛟儿",要它毁坏黄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滥成灾,使禹王治水大业前功尽弃。蛟领会了龙父的恶意,暗藏在黄河滩的马蔺草中,伺机兴风作浪。六月到了,黄河又发大水。只见那黄浪滚滚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突然间,河水掀起几丈高的滔滔巨浪,浪头却不再前进。本来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东西两岸横冲直闯,直冲得岸边的高土崖大块大块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个个村庄直崩到黄河水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父老兄弟,叫苦连天.同...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女献策
相传大禹的女儿三岁时。父亲就出门治水,整整十三年没回过一次家。母亲常把大禹的事迹讲给女儿听,这就使得禹女想念父亲之情日益迫切。她常常依门远望,巴不得父亲突然出现在眼前。有一天,禹女又在家门前远望,忽见从极远的天边有位身穿长袍的人向她飞奔而来。禹女惊喜地喊:“妈,爹爹回来了!”母亲闻声赶出门来,却见一只大丹顶鹤向她家徐徐飞来,然后停在门首。母亲忙问,“仙鹤,你莫非能驾我女儿寻找她爹?”话音未落,这只仙鹤就温顺地卧在禹女面前。禹女骑在仙鹤背上,也不知飞了多长时间,飞到了龙门山上。这时,大禹正在用石斧敲打着坚硬的岩石,旁边放了一大堆弄坏的工具。大禹抡起石斧,只听“咣噹”一声,石斧被震得开了花,可岩石上只留下一道白印印。大禹开山遇阻,心里闷闷不乐,正在这时,禹女来到父亲面前。她见此情景,心中已明白大半,就低头仔细地端详着山石,细心的禹女发现那青色的山石中夹着一条条丝线一样的白线。她站起身,抚摸着自...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王锁蛟
传说龙门山原先是一条阻挡黄河入海的恶龙。这恶龙有个最小的龙儿,叫做“蛟”。别看蛟小得象条七寸蛇,可魔力大得能掀起平地三重浪。恶龙挡河的时间,蛟就常常盘在洪水头上,使大水象猛兽一样吞没田地,伤害人畜。黎民百姓早就对恶龙、恶蛟恨之入骨,人们一见发大水,就知道又是蛟在作怪了。至今韩城人把遍地洪水还叫“平地起蛟”。禹王凿龙门那当儿,把那条恶龙拦腰斩断了。恶龙临断气时,唤来了它那恶贯满盈的“蛟儿”,要它毁坏黄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滥成灾,使禹王治水大业前功尽弃。蛟领会了龙父的恶意,暗藏在黄河滩的马蔺草中,伺机兴风作浪。六月到了,黄河又发大水。只见那黄浪滚滚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突然间,河水掀起几丈高的滔滔巨浪,浪头却不再前进。本来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东西两岸横冲直闯,直冲得岸边的高土崖大块大块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个个村庄直崩到黄河水里,人畜死伤,不计其数,父老兄弟,叫苦连天.同百姓患难与共的...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鲤鱼跃龙门
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风流毓秀之才管护龙门,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还没望见龙门的影子,那一条条灰服鲤鱼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就拐过头来,顺流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又游回黄海。不幸,正碰上张着大口的鱼鳖海怪,便呜呼哀哉了。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上雕着活灵活现的石龙。龙身缠着,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背景是蓝天白云,映衬着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朝”。这景色胜过那蓬莱仙境。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一见大喜,说:“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鲤鱼们一听,立即鼓鳃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禹王庙前的檐檩
司马坡下的的禹王庙,有一根大得惊人的前檐檩,为禹王庙添了宏伟壮观的景象。据说夏禹开凿龙门的时候,玉帝为了不阻碍工程进展,不让雷公击鼓,不许雨师降水。禹王喜逢晴天,日夜不停地起石开漕。偏偏到了五黄六月,骄阳似火,禹王穿着草鞋,站在山石上竟如立在热鍪上一般。那些民工们一双赤足,被烫得脱了一层皮。这事儿风快地传给了舜帝。舜立即筑台祭天,乞求天公为大禹降雨消伏。玉帝就命雷公击天鼓,雨师降大雨。雷公性子急躁,立时猛击天鼓三声。雨师正要布云降雨,已升天的尧王赶忙参议说:“若降大雨,山洪暴发,凿山就得停工,那巨龙就有喘息的机会。”雨师听言,随即来了个“轰雷大,雨点小”,三声干雷倒把龙门山石炸开了一条缝。禹王发现石缝,喜出望外,命人担土灌水,并亲自栽上了一棵小树,众人称为禹树。山神被禹王的精神所感动。他集全山的精气,使小树一夜之间长成树身如柱、绿荫如伞的大树。禹王就让民工们轮流到树下乘凉。众人深感禹王爱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