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为墙 内为壁
作者: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 黄金贵
“墙”、“壁”似是同义词。但为什么说“围墙”不说“围壁”,“壁虎”不说成“墙虎”?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
《释名·释宫室》:“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蔽者在外,可以看出,“墙”指的不是宫室墙壁,而是宫室或别的区域外部的障壁,即围墙。《诗·将仲子》:“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这里也可以看出,“墙”指的是外墙,作者的意思是说不要翻越我的围墙,因为是在外面的,所以才需要“踰”。《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扩大之,在外面不四围的短墙也可称“墙”。门屏称“萧墙”,这是用在门外当门的一堵短墙。秦以后仍然如此。《淮南子·本经》:“脩为墙垣,甬道相连。”《乐府诗集》卷二五《慕容垂歌辞》:“慕容攀墙视,吴军无边岸。”唐白居易《早春》诗:“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元稹《压墙花》诗:“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诸“墙”都不指屋壁,而指外墙。
“壁”正与“墙”相对,指内墙,即宫室的墙壁。《释名·释宫室》:“壁,辟也,所以辟御风寒也。”意“壁”的辟声取得义于“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家居徒四壁立。”唐柳宗元《永州新堂记》:“宗元请志诸石,指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志”,记,“指诸壁”,写于厅堂的墙壁。唐代起盛行嵌在宫室墙壁上的碑记,朝廷各司诸厅或州里官署都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壁”引申为陡峭的山崖。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即取喻于宫室墙壁的高而峭直从而引申指军垒,也取喻于宫室墙壁的障蔽严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
知“墙、壁”之别,可决古书疑难。上引《论语·公冶长》二句前有“宰予昼寝”一语,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是孔子对宰予“昼寝”的批评。这里有段公案:有一些学者甚至梁武帝都以为当是“宰予画寝”,即“昼”为“画”之讹,原指画寝室墙壁,若此方与下孔子语中“粪土之墙”相协。这很有趣,繁体“畫、晝”二字确实形似易淆,按“昼”是白天睡觉,按“画”是绘画寝室墙壁。多数学者不取“画”字说。今据“墙、壁”之辨可断“画”字说非。因按“画寝”,所画是寝室之壁,且不说古人没有在卧室涂鸦之俗,即便真为此举,孔子的评语当云“粪土之壁”,孔子不会犯“用词不当”的低级错误作“粪土之墙”;且居室墙壁成“粪土”,早成危房,还可居乎?正如一些注家所论“朽木”、“粪土”之预乃是“取譬”。要之,“昼”是“画”非。
综观上述,壁:主内,用于宫室,高而峭直。墙:主外,用于各种围墙,不高大且不峭直。这种区别延于现代。“围墙”在外,故不能说“围壁”。而“壁虎”喜伏在峭直的墙壁,所以说“壁虎”而不说“墙虎”。只有“墙壁”连用时,才不作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