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陕西—红珍珠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3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陕西—红珍珠,汉调二簧剧目。1979年顾群、刘纪鹏编剧。

秦陇文化—陕西—红珍珠

  汉调二簧剧目。1979年顾群、刘纪鹏编剧。
    此剧为唱做工并重戏。1979年安康县汉剧团首演,同年参加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乙等奖。导演王道中、张光明。王发芸扮方晓红,来世清扮洪健康,黄贤明扮岚枫,束文寿扮方明通。现存1979年陕西省文化局《剧目选编》第二辑收录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珍珠衫
汉调二簧传统剧目。又名《傅杨争亲》、《状元媒》、《六郎追车》等。事见《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九回至三十回。写北宋时,契丹入侵,抢走柴郡主和番。八贤王赵德芳命杨延昭追回柴郡主,并许之为妻,得其所赠珍珠衫一件为婚证。不料宋王已将郡主许与傅丁奎,使八贤王骑虎难下,遂与状元吕蒙正商议,下诏书一道,傅杨两家刀头争亲。延昭救郡主返回瓦桥关后,其父杨继业以目无军纪,要在辕门斩子。延昭幸有诏书在身,加之佘太君苦苦劝解,方得赦免。杨家一起出动,力胜傅家。吕蒙正为媒,延昭与柴郡主结成婚姻。杨家将戏中因还有“延昭辕门斩宗保”一剧,故此剧又称《老辕门》,唱西皮调。多为戏班及自乐社保留剧目,甚流行。1956年,武汉汉剧院将陕西抄本转送京剧演员张君秋,略经整理排演,已为张派代表性剧目之一。秦腔、西府秦腔亦有此剧目,名《状元媒》。为武生、正旦、须生、老生唱、做工并重戏。李范、万成子、李云亭、和家彦演出代表戏。今存1957年...
· 秦陇文化—陕西—汉剧剧目系列《珍珠衫》(节选)
剧情宋时,北方契丹兴兵入侵,掳去柴郡主和番,八贤王赵德芳闻知郡主被掳,无计可施,遂与吕蒙正商议,命杨令公之子六郎杨延昭追赶皇姑车辇,许嫁于延昭,并请蒙正为媒。延昭在杀退番兵的路上深深地爱上了郡主,郡主也钟情于延昭,赠“珍珠衫”为婚证。回朝后,贤王便将其许婚之事奏明宋王,宋王大怒——原来郡主早已由宋王许与定山王之子傅丁奎。贤王骑虎难下,请吕蒙正计议对策,给杨家下诏书一封命其争亲,延昭回瓦桥关后,杨令公以目五军纪,要在辕门斩子,幸亏有诏,傅杨两家刀口争亲,佘太君又苦劝才得到解救。闻知诏书后,杨家一起与傅家争亲,尽诛傅氏家室。最后,延昭与柴郡主结成亲眷。这剧还有“状元媒”、“傅杨争亲”、“老辕门”、“铜台解围”、“六郎追车”等名。场次第一场报警第八场出走第二场许亲第九场盗旨第三场赠衫第十场斩子第四场献策第十一场接旨第五场限期第十二场圆梦第六场进宫第十三场结亲第七场修书人物表报子杂杨令公大净吕蒙正...
· 秦陇文化—陕西—线戏
线戏又名“线吼”、“线胡”、“线猴”,1957年定名为“线戏”。发祥并盛行于关中东府地区的合阳,流行于朝邑、大荔、澄城以及山西的芮城和河南的灵宝等地。民间有“合阳线戏”之称。合阳线戏的声腔渊源与形成时代不详,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动,并成为农村春祈秋赛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合阳线戏被人称为“小戏”,它的戏箱很简单,用一个靴子或一个笼,即可装着带走,民间称为“靴子箱”,或“一笼箱”,合阳县东王乡莘里村,旧日有一座专演“小戏”的过台戏楼,上题“天姝大邦”,戏楼上嵌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的小石碑一块,镌文云:“每逢春秋重阳节献演小戏”。清代初年,合阳南顺村明末举人李灌,因不满清朝统治,隐居乡里,常和艺人往来。他善唱线吼,其腔悲愁凄怆,哀婉动听,念字全用乡音,开腔先自呻吟叹气。并编有《黑山记》一剧,在当地演出,对线戏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合阳县多达七十余家...
· 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
· 秦陇文化—陕西—破宁国
同州梆子传统剧目。又名《宁国府》、《收朱亮祖》、《天关长》。事见《大英烈》第二十五回至二十六回。叙元末,山东连遭三年荒旱,朱亮祖请银赈济黎民。奸相哈马谗言加害亮祖。元顺帝终将亮祖贬为宁国都尉。在亮祖离开南京赴任途中,哈马暗差张龙、赵虎埋伏观音堂截杀。亮祖刀劈二贼,安全赴任。朱元璋率师北伐,直捣燕京,唯宁国久攻不克。遂遣常遇春为帅,力战朱亮祖。朱亮祖孤军无援,战败被俘。常遇春为国求才,晓以大义,朱亮祖终归降。此剧为须生、净脚唱打工并重戏。前半部为文戏,后半部为武戏,重要人物均配有文、武二脚色。其中《收朱亮祖》可作折戏单独演出。同州儿、王谋儿、兰州红、高陵红均擅演此剧。1960年有赵伯平、罗明改编本,陕西省戏曲学校同州梆子班首演。艺术指导尚小云、徐碧云,导演郭昆山、惠济民,音乐设计张醒民等。雷乎良、杨三瑜饰朱亮祖,党树仁饰常遇春,杜爱仙饰朱夫人,白岳焰、王银香饰朱女儿,张惠兰饰郭英。二弦杨君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