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
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瑞《云川灯文》诗云:“秧歌唱共趁霄晴,客岁中秋夜月明,我道祈年还祝雨,入春阴雨最宜耕。”生动地记载了陕北闹秧歌的情景。
陕北传统秧歌分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大场秧歌系广场群体性歌舞;小场秧歌多表演小型戏曲剧目,称“闹回回”或“闹丝弦”,闹回回,采取生旦各半,为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常演的剧目有《打花盆》、《夫妻逗趣》、《捎金簪》、《观灯》等。闹丝弦与闹回回,演出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四胡等丝弦伴奏乐器,常演剧目有《织手帕》、《十把扇》、《搭戏台》等。
此外,还有歌舞并重的小剧目叫“干货场子”和“压板凳”。干货场子,演出时演员手拿三才板、四页瓦、浑身响、渔鼓等乐器,边演奏,边歌舞,一般为生装、旦装和丑装三个脚色。表演者演唱,场外演员给以帮腔,气氛热烈红火。常演的剧目有《苏州请客》、《五连厢》等。压板凳,即最后的表演,有丝弦和打击乐伴奏,分生、旦、丑等角色,主要剧目有《顶灯》、《偷南瓜》、《钉缸》、《小放牛》等。
传统秧歌剧目,都是生、旦、丑演出的两小戏或三小戏,多表现男女爱情、生活情趣、格调诙谐而滑稽。表演动作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等三十多种,舞蹈图案有方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角形等。演出时,生脚着“五彩衣”,旦角着“五彩裙”,丑脚着“五彩袍”,头上均插五色纸花。演出道具为彩扇、彩绸、彩巾、彩帕、彩花、彩灯等。所唱曲调一百余种,可以单用,也可以套用和联用。单用的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形式,称为“场子曲”;联用的曲子,每段为四个乐句,第四句一帮腔,叫做“接音”或叫“回音”。伴奏乐器主要为唢呐和锣鼓,唢呐一般配备两支,一支为上手,吹高音,一支为下手,民间称作拉筒筒,吹低音。此外,还配有管子、笛子等吹奏乐器和四胡、三弦等弦乐。
新秧歌,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由延安的新文艺工作者,在学习借鉴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的一种新形式。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发出了改造和利用旧秧歌的号召。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于民国三十二年春成立了秧歌队,由王大化、李波、路由、安波等几位青年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第一个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同年二月九日,在延安街头演出,获得成功。延安各专业文艺团体和各机关、学校、部队的业余剧社,也都纷纷组织秧歌队,自编自演新秧歌剧。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召集延安各剧团负责人会议,肯定了鲁艺秧歌队创造新秧歌的艺术成就,作出了各专业剧团和秧歌队下乡演出的决定。新秧歌剧表现的新生活、新人物和新世界,为群众所乐见,被称为“翻身秧歌”、“胜利秧歌”和“斗争秧歌”。
民国三十三年,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的新秧歌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央机关、中央党校、晋绥联防司令部、西北局、边区抗日救国会、边区文协、西北党校、行政学院、边区保安处、以及各新闻单位与专业文艺团体,都组织了秧歌队,编创节目,走上街头或下乡进行演出。正月下旬,中共中央文教委员会在杨家岭中央机关举办秧歌剧会演,检阅新秧歌运动的成果。同年八月,西北局文教委员会和文教大会筹备会召开新秧歌座谈会,要求广泛普及新秧歌,做到一区一个秧歌队。十月,边区文教大会总结了群众秧歌活动的经验,评选出典型,予以表彰,刘杰仁和鲁艺秧歌队分别获得个人特等奖和集体特等奖。据这次大会统计,全边区有秧歌队九百九十四个,平均每一千五百人就拥有一支秧歌队。
民国三十四到三十五年,延安新秧歌更大规模地向农村和厂矿发展,延安、绥德、庆阳、延川、富县等地,还于春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新秧歌剧会演。民国三十五年,解放战争开始后,随着延安的专业文艺团体奔向全国各地,使陕北新秧歌得以广泛传播,至1949年全国解放后,全国城乡每逢“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亦有新秧歌剧演出。
新秧歌剧目,多为新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创作而成。熟悉旧秧歌的专业艺术家,多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形式比较完整,多用唱词、快板和韵白,如《小姑贤》、《钉缸》等。此外还有许多新编秧歌剧,如联政宣传队的《张治国》、一二○师战斗剧社的《打石门堰》、翟强的《刘顺清》、黄润的《减租》、王大化等的《兄妹开荒》、章炳南等的《钟万财起家》、周而复等的《牛永贵挂彩》、马可的《夫妻识字》、苏一萍的《红布条》、贺敬之的《栽树》、周懵的《一朵红花》、枣园文艺工作团的《动员起来》、陆石的《纺线线》、张季纯的《保卫和平》、肖汀等的《回娘家》、杨醉乡的《送公粮》、王汶石的《边境上》、贺鸿钧等的《喂鸡》、杜锦玉的《上冬学》等,其中《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已成为保留剧目,久演不衰。
新秧歌戏,多采用传统秧歌对歌对舞的形式,一般有男女两个角色,服饰、装扮较为简单,不用传统的“五彩衣”,就地取材,配几件生活便装即可演出。道具也不用传统的彩色花扇、手帕等,而是根据剧情需要,仿照现实生活用品进行制作,如《兄妹开荒》的道具,就是两把仿制的镢头。
新秧歌戏的音乐唱腔,在继承传统唱调的基础上,吸收了陕北眉户、碗碗腔,二人台和道情等唱调,加以改造创新而成,较之传统唱腔曲调更为丰富。《兄妹开荒》采用创作的曲调演唱,《夫妻识字》则采用眉户和道情的曲调演唱。伴奏乐器,除采用传统的唢呐、锣鼓外,又增加了胡琴、二胡等拉弦乐器,用以托腔和演奏过门,增强了新秧歌戏的音乐表现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秧歌继续发展完善。先后创作演出了一些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新节目。八十年代初,榆林地区还成立了榆林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出陕北秧歌。民间业余秧歌的活动也十分活跃,编演的节目有名的如《探亲路上》,由绥德韭菜园乡的农民艺术家李增恒,采用陕北赶毛驴的民间舞蹈形式演出,表演新颖动人。1980年,参加全国群众文艺会演,荣获创作二等奖和演出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