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陕西—关歌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陕西—关中秧歌,盛行于关中东府韩城、渭南、华县等地,西安以及西安以西各县也有流行。尤以渭南的

  盛行于关中东府韩城、渭南、华县等地,西安以及西安以西各县也有流行。尤以渭南的崇凝最佳,当地曾有“铁王的芯子阎村的跷,崇凝的秧歌水上漂”之说。
    
    关歌起于何时,无文字记载,据韩城秧歌艺人卫百福口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已有演出活动。民国五年(1916),他十六岁时学演秧歌,师傅茂娃和二旺,均生于同治初年,上传师祖亦为秧歌高手。清代末年,为逃年荒,部分秧歌艺人曾组班到宝鸡、兰州演出,卖艺为生。
   
    本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关歌名角层出不穷,有韩城郑崖村的白广才,雷许庄的雷三娃、雷进录,高许庄村的高小红,张村的卫百福,竹园村的吴保盈,漫凹沟的韦生华,沟北村的高锁堂、高赛福,吴堡寨的殷子云,颜家沟的李建章,姚庄的王鸿宾,石家沟的赵喜儿,咎村的李东虎,赵村的刘喜康、王彦明,渭南的李彦英、王寿仁、张志学、张恒敬、田资发,华县的梁化龙、范志英、蒋忠明等。当时韩城盛传一首赞誉秧歌名角的民谣:“一盆血、盆半血,白菜心、云遮月。人参苗子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美死人。邠州梨、玻璃翠、万人迷、真入味。”“一盆血”,指白广才,意思是他把秧歌唱红啦。高小红唱的比一盆血更好,所以称为“盆半血”。雷三娃出类拔萃、人才出众,被誉为“人参苗子”。吴保盈技艺超群,被誉为“云遮月”。卫生华舞的风流,扭的矫健,被誉为“满山铃”。卫百福能歌善舞,扮相俊美,若为女子出嫁,其身价当值彩礼三千六百元,故被誉为“三千六”。
    
    民国十五年春节,丑角艺人建德和天保,分别率领秧歌班唱对台戏,竞赛技艺,唱了一天还不尽兴,接唱夜戏,越唱越红,难分胜负,吸引了方圆百里观众。对台戏直赛到麦收时节才告结束。
    
    三十年代后期,受战乱影响,秧歌活动日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恢复,民间演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新文艺工作者对秧歌戏的剧目、音乐、表演进行了锲而不舍的革新。1979年由张祯祥编导的《丰收乐》,参加了陕西省群众文艺会演,获剧本甲等奖。
    
    关歌演唱时,以男女二人为主,多至三四人,脚色行当只有小丑、小生和小旦。演出时载歌载舞,舞以男领女合,唱以女领男合。扭时不唱,唱时不扭,快打急舞,慢打缓舞。旦脚台步非常讲究,有:“豆角步”、“三角步”、“货郎步”、“蟹步”、“踩裂石步”、“五寸步”、“侧摆步”、“风摆柳步”、“摆花花步”、“圆场步”、“十字步”等。“三千六”卫百福创造的“豆角步”、“三进三退步”、“跑场踩鼓点”,服务于人物塑造,使他扮演的丑婆,栩栩如生。满山铃卫生华的“上楼台步”更是一绝;他的“鹁鸽子旋窝”,越旋越快,越转越小,旋转中突然亮相,嫣然一笑,扬长而去,具有勾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清人徐其通曾赋诗赞道:“当年梨园羽衣曲,今降韩原舞犹新。娇眼横波眉黛翠,疑断烟火化女神”。
    
    关歌一般是在地摊或舞台上演出。每剧先上男(丑脚),后上女(包头,即旦脚)。男以说干嘴为主,并即兴地编唱一些应景的四六调唱词。然后请出女角,二人对唱;或由女方一人独唱,男的陪舞,唱完同时下场。秧歌的化妆、服装和道具,极为简单。男的平常装束,出场时系一围裙,有时不化妆,有时脸上涂上豆腐块,戴上草帽圈,或者头插能伸能卷的竹皮圈(俗叫尖尖帽),女的(全由男的扮演)在头上系一丝帕,衣裙全用农家平时服装,根本不用戏衣。男角的说干嘴为的是显示嘴皮子功夫,可长达数百句,随意铺陈,不一定与剧情有关,只求热闹红火。常用的说嘴快板,有七十多段,如《恶婆婆》、《穷和富》、《大食口》、《捉蚂蚱》、《高神殿》、《婆娘家》、《车夫卖炭》、《段茂功打城》、《拉面袋》、《吸洋烟》、《赌博之害》、《丑女子尿床》、《拧花车》、《光绪三年旱》、《办老婆》、《熬膏药》、《数石头》、《多儿女》、《一宗奇事》等。说干嘴一般用板伴奏。
    
    关歌没有管弦乐,只用打击乐配合演出。计有板(鼓板)、大扇子(大镲)、大锣、马锣四件乐器。演出多用大扇子、马锣,鼓板则不多用。唱时不伴奏,伴奏时不唱,伴奏只在唱的间歇中进行。
    
    关歌曲调繁多,已收集到百余种,同一曲调可有几种唱法。一剧一曲,反复演唱。其中男角多用[四六调]或[四六带把儿],在开场时独唱。女角所用曲调较多,计有[望江楼]、[十绣]、[五炷香]、[放学调]、[坠金扇]、[五更角]、[开门调]、[大开门]、[小开门]、[秋千调]、[卷竹帘]、[茉莉花]、[打牙牌]、[剪边]、[熬活]、[十里墩]、[金钱调]等。唱词全为对偶句,词格字数五、七、八、九、十不限。多为四句一联,也有多句式的,其曲调可以循环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常夹杂有方言土语,如同当地人说话。
    
    关歌传统剧目,计一百二十余本。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主要有《自本熬活》、《石榴娃烧火》、《张先生拜年》、《货郎算账》、《织手巾》、《摘豆角》、《十杯酒》、《摸骨牌》、《上楼台》、《下四川》、《绣荷包》、《五炷香》等,其中大部分都是一堂一堂(一堂,韩城方言,即一出)的单出戏,没有大本戏,不出帝王将相,皇后丫环,也无武打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文化—花儿
红漆油了四角柜,一年一个五月会。”“五月十七二郎山,心宽宽的浪两天。”听着这醉人的“花儿”,漫步于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感受甘肃省定西市岷州农历五月的花海歌潮,吮吸“千年药乡”清爽的空气,心中油然生发出作为甘肃岷州人的自豪感。岷州人对五月十七花儿会可谓情有独钟。你看,二郎山南坡的树阴下,洮河岸边,街头的人行道上,三五成群,或戴着草帽,或打着阳伞,扎成一堆,歌手扯起嗓子使劲的唱,听众手支下巴一句不漏的听,那情景真叫你忘了忧愁和烦恼,更不管几点几分,直唱到口渴肚儿饿,方才告一段落。这时,便有那爱听花儿者掏出冰糖“贿赂”一下歌手,让其润润嗓子,巴望着听下一曲。不同年龄的歌手,唱花儿的内容大不相同。中老年歌手大都经历了许多坎坷,或者生活困窘,或者儿女不孝,就借花儿歌唱苦衷,以求得到听众的同情和理解。“养下儿子不孝顺,我有病者他不问,一天吃了饭一顿,你说心困不心困。”凄婉的歌喉里,充满了悲凉与无奈,谁...
· 秦陇文化—陕西—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它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盛行于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到京、津、冀、鲁、豫、皖、浙、赣、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苏联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之际,秦腔确在秦中、晋南等地出现,并活跃于各地演出。清乾隆、嘉庆(17...
· 秦陇文化—文化—旋鼓
旋鼓,俗称“羊皮鼓”、“点高山”,流传于武山一带。鼓面以铁圈蒙上羊皮而成,形如团扇,皮上绘有花纹图案,下置一柄,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藤条敲击鼓面,并震动铁环作响。表演时,由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鼓鞭,或击打鼓心,或环敲鼓边,边敲边舞。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旋转自如。表演队伍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每年农历四月开始,以村为单位,汇集四乡八村进行赛鼓联欢,直到五月端阳节方结束,现已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它曾在西交会和中国艺术节等大型艺术表演中屡展西部风姿。
· 秦陇文化—陕西—线戏
线戏又名“线吼”、“线胡”、“线猴”,1957年定名为“线戏”。发祥并盛行于关中东府地区的合阳,流行于朝邑、大荔、澄城以及山西的芮城和河南的灵宝等地。民间有“合阳线戏”之称。合阳线戏的声腔渊源与形成时代不详,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动,并成为农村春祈秋赛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合阳线戏被人称为“小戏”,它的戏箱很简单,用一个靴子或一个笼,即可装着带走,民间称为“靴子箱”,或“一笼箱”,合阳县东王乡莘里村,旧日有一座专演“小戏”的过台戏楼,上题“天姝大邦”,戏楼上嵌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的小石碑一块,镌文云:“每逢春秋重阳节献演小戏”。清代初年,合阳南顺村明末举人李灌,因不满清朝统治,隐居乡里,常和艺人往来。他善唱线吼,其腔悲愁凄怆,哀婉动听,念字全用乡音,开腔先自呻吟叹气。并编有《黑山记》一剧,在当地演出,对线戏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合阳县多达七十余家...
· 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