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陕西—端公戏简介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陕西—端公戏简介,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因主庆者为端公佬,故称“端公戏”。盛行于南郑、城固、西

  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因主庆者为端公佬,故称“端公戏”。盛行于南郑、城固、西乡、紫阳、汉阴、安康、旬阳县境,流行于留坝、宁陕、宁强、凤县、镇安及陕西、四川交界处的山区和兵陵地带。
    
    初为设坛祭祀形式,巫师以歌舞祀神驱鬼。巫师多为男性,民间习称巫师为端公。他们装旦扮丑,跳吟表演,故有“跳端公”之说。端公头戴木面具,两额侧部各插一个或两个摺叠黄表,腰扎麻带,脚穿草鞋。一手摇曳铜铃击节,伴踏跳步;一手执裹有色纸条的坛棒,指神示人。端公在坛上边跳边吟,吟之不足则唱,唱调为“神歌调”(又叫“坛歌调”),由包头(端公)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帮腔落尾伴以小锣、小鼓。
    
    据汉阴王家河,家传七代的大筒子艺人何玉庆口述,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表演,以端公为主,人员扩大到三至七人,一般是先跳坛,接着续演端公小戏。由地摊苇席上端公一人的踏跳表演,发展为用四张或八张方桌,并为桌台进行表演的戏曲形式。所用乐器,以大筒子为主,配以二弦和三弦伴奏。并设戏箱开脸子,出现了小生、小旦、小丑等行当。唱调上除了神歌调外,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唱腔板路,即[二流板]、[一字板]、[四平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余老四反秦》、《王祥卧冰》、《悍妇打鬼》等,这时期的演出,除了端公、端婆跳坛和演出一些小戏仍戴面具外,其他人物均以粉妆演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端公戏出现了半职业性班社,俗称散班子。在南郑、西乡、留坝等县,先后成立起白家班、黄家班、聂家班、袁家班、龙家班等。其班主多为端公佬,人员一般在十人以上。演出的剧目有《闹东京》、《刘海砍柴》、《害岳父》、《赶年》、《袁老八讨子》、《催粮》等。
    
    同治十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871—1920),端公戏出现了更大的发展,除了上述各县乡村有端公戏活动外,西乡县的黄山、大河、高川、白龙等地,端公戏最为活跃,一年四季均有演出活动。半职业性端公戏班,有熊家班、程家班、杨家班、何家班、陈家班、董家班、谭家班等。每班人员扩大到二、三十人。老艺人有熊保善、郭兴汉、郑民宏、程代班、杨登民、吴芳秀、何东更、何庭贵、赵光恩、常芝兰、刘光渊、杨桂芳、陈天信、黄道方、谭明生等。活动地域也扩大到甘肃西河、天水,四川广元、南江、城江等地。这时的戏班大部分能演小戏和折戏,个别戏班还能演出大本戏。演出的小戏有《让亲》、《打更》、《审缸》、《抢亲》、《送节》、《让课》、《送布》、《送金妹》、《送友》、《赶双子》等;折戏有《柳二姐赶会》、《金哥闹书房》、《二姐娃害病》、《七仙配》、《正德王访贤》、《借纸》等;本戏有《湘子渡妻》、《刘海砍樵》、《接妹》、《郭暧拜寿》、《花田错》、《破洪州》、《花亭会》、《蓝桥会》等。这时的脚色行当已突破了“三小”格局,出现了须生、净脚等行当。唱板也有所丰富,相继创造出[诗头子]、[慢二流]、[快二流]、[对口二流]、[赶板]、[蹲思调]、[老少配调]等。弦索上增加了板胡、四股弦,管乐上增加了笛子,打击乐上增加了云板、手鼓、暴鼓、马锣、海锣等。舞台由桌台变为搭低台(不能超过大戏舞台)。一般的堂会、富户的红白喜事,均可承应作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破除封建迷信,跳坛活动废止,以端公为主的半职业性班子解体。端公戏只在少数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尚有演出。1959年,西乡县城关镇成立了东风文工团,至1965年解散,先后排演的传统端公戏二十二个。1959年,创作排演出《双献料》、《拔秧苗》等现代戏,参加了1960年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演出。1960年,编演的《养猪场上》,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会演大会。同年,编演的《打麦场上》,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演出,获得剧本创作奖和演出奖。安康、汉中的一些二簧、秦腔、歌舞等专业剧团亦多在各地演出中,间或穿插演出一些新编端公现代剧,如《巧遇》、《闲不住》、《讨债》、《好媳妇》、《赶工》、《争上阵》等。其中本戏《吹鼓手招亲》(见图)、《戏班子断案》等,以唱端公调和筒子调为主,并融进了陕南民歌调、山歌调,歌舞并重。《吹鼓手招亲》1959年晋京作过汇报演出,《戏班子断案》1979年参加了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均受到戏曲界的好评。1979年以来,端公戏在安康、汉中一些农村业余剧团,仍有间断演出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线戏
线戏又名“线吼”、“线胡”、“线猴”,1957年定名为“线戏”。发祥并盛行于关中东府地区的合阳,流行于朝邑、大荔、澄城以及山西的芮城和河南的灵宝等地。民间有“合阳线戏”之称。合阳线戏的声腔渊源与形成时代不详,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动,并成为农村春祈秋赛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合阳线戏被人称为“小戏”,它的戏箱很简单,用一个靴子或一个笼,即可装着带走,民间称为“靴子箱”,或“一笼箱”,合阳县东王乡莘里村,旧日有一座专演“小戏”的过台戏楼,上题“天姝大邦”,戏楼上嵌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的小石碑一块,镌文云:“每逢春秋重阳节献演小戏”。清代初年,合阳南顺村明末举人李灌,因不满清朝统治,隐居乡里,常和艺人往来。他善唱线吼,其腔悲愁凄怆,哀婉动听,念字全用乡音,开腔先自呻吟叹气。并编有《黑山记》一剧,在当地演出,对线戏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合阳县多达七十余家...
· 秦陇文化—陕西—赛戏
流行于陕北佳县、吴堡、清涧、子长、子洲、米脂、绥德等地。因主要在迎神赛会中演出,故称“赛戏”或“赛赛”。佳县民间还有“龟兹扬把子”之称。龟兹,指表演赛戏的民间艺人吹奏的唢呐,系汉武帝时龟兹国传入的乐器。扬把子,系佳县一种地方土语;扬指扬打,比喻武打动作;把子,指当地对演出时所用的道具——麻鞭、刀、戈、戟以及长矛、黑鞭的统称。赛戏的历史渊源及形成时间,均无记载。据佳县文人沈世昌(年九十一岁,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口述,佳县县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已有赛戏演出。出名的戏班,为木长湾的王家班,该班的第二代传人王新年,出生于清道光年间,是一位赛戏能手,吹做俱佳,在陕北、晋北、宁夏都有名气,咸丰末年开始领班演出。王新年的父亲王保成,出生于嘉庆年间(1796—1820),道光初年创建了王家班,为该班的第一代领班。王有三个儿子,都作过领班,佳县人称大儿子为大班主,二儿子为二班主,三儿子为三班主。...
· 秦陇文化—陕西—弦子戏
以弦胡伴唱而得名。又名“高腔”,以唱腔落尾有帮腔而得名。流行于陕南、鄂西、川北的交界地区。在陕西主要活跃于平利、镇坪、西乡、旬阳等地。弦子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说唱、皮影与舞台演出等三个阶段。据平利水田河老艺人李鉴德1962年口述,弦子戏是从其曾祖父李敬谋开始起家的。其曾祖父传给祖父李兴烈,再传到父亲李连生和他本人,共历一百八十余年。弦子戏的声腔主要源于陕南的说唱艺术“莲花落”。据李鉴德说,在其曾祖李敬谋(约清嘉庆1796—1820)时就叫做“莲花落”。仅用击乐锣鼓和小牙板伴奏,坐班说唱。咸丰、同治年间(185l一1874),因接受了“陕南曲子”的影响,才开始用三弦和弦胡等弹拨与拉弦乐器伴奏,并改作皮影演出,正式更名为“弦子腔”。李鉴德至今还保存着清同治元年(1862)的《白良关》抄本。(《1962年陕西省文化局调查资料》)建班稍晚于李家班的,还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莲香河的王家班,延...
· 秦陇文化—文化—木偶戏
张掖的木偶戏,原盛行于农村,尤以上寨子最为盛行。清末传入,由皮影戏发展而来。木偶戏的操作线有几根,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后仰俯;侧杆两根,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演员表演时,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偶人左臂;右手掌右侧杆,操作偶人右手。如果一名演员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这要求有熟的技巧方能胜任。木偶人的头部以泥土雕塑,干后彩绘成生、净、丑、旦等各类角色,颈部用铁丝与偶身相连,偶人躯干四肢以木刻制,偶头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便为不同的角色。木偶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态,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情态,能表演开合扇子、撑伞、拿书、写字、斟酒、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它的唱腔、剧目、服装、表演等方面均与秦腔程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演秦腔,尤其生、旦、丑的表演,仍保留着秦腔的古...
· 秦陇文化—陕西—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它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盛行于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到京、津、冀、鲁、豫、皖、浙、赣、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苏联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之际,秦腔确在秦中、晋南等地出现,并活跃于各地演出。清乾隆、嘉庆(17...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