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陕西—弦板腔简介
秦陇文化—陕西—弦板腔简介,弦板腔又名“板板腔”,因主奏乐器为弦子和板子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乾县、礼泉、兴
弦板腔又名“板板腔”,因主奏乐器为弦子和板子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咸阳、永寿、扶风、武功、周至一带。长期为皮影表演形式,1958年被搬上大戏舞台演出。它源于乾县和礼泉、咸阳、兴平的民间说唱艺术。其班社演出活动可追溯到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到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弦板腔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时期,因长期战乱,社会经济的凋敝,弦板腔开始走向衰落,至中华民国末年,仅存礼泉县的王天德班,刘建礼班和兴平县的孟文秀班,艺人只剩一二十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弦板腔进入了舞台演出的新阶段。1958年冬,兴平、扶风、武功三县并为一县,原属扶风县辖的召公公社文工团集体创作了现代小戏《新婚之夜》,首次将弦板腔搬上舞台以人扮演。后被修改定名为《春暖花开》参加了宝鸡专区和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取得成功,后经西安电影制片厂改名为《考新娘》,以原班演员拍成电影,做为1959年国庆献礼节目,发行全国各地。1960年,省文化主管部门将乾县秦腔剧团改为弦板腔剧团,专门从事弦板腔的改革与演出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传统剧挖掘抄录弦板腔传统剧目六百五十六个,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历史故事剧,主要有《水门道》、《草桥关》、《五人关》等。二是民间故事剧和剑侠故事剧,主要有《花椒林》、《凤箫媒》、《云香殿》、《黑凤山》等。从1960年起,乾县弦板腔剧团先后排演出改编剧目《取贵阳》、《逼上梁山》等;演出移植剧目《穷人恨》、《白毛女》、《朝阳沟》等;演出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借驴》、《新媳妇》、《审椅子》、《鸿雁高飞》、《山村姐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它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盛行于陕西的关中、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到京、津、冀、鲁、豫、皖、浙、赣、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苏联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之际,秦腔确在秦中、晋南等地出现,并活跃于各地演出。清乾隆、嘉庆(17...
· 秦陇文化—陕西—碗腕腔简介
碗腕腔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1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腕腔”。其源于关中民间说唱艺术,具体形成年代无考,其班社和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清乾隆初年。嘉庆年间(1796--1820)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朝邑的碗腕腔发展较快,成为正宗。清末民初,碗腕腔发展到盛期。仅华县就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艺人不下百名。中华民国时期,东府艺人流入西安城市演出,1937年,上海胜利公司还为其剧灌了五张唱片。它的舞台演出形式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后,陕西省戏曲剧院眉碗团排演了《江姐》、《红色娘子军》、《芦荡火种》等现代戏。著名演员有李瑞芳、段林菊、杨荣荣等。长期以来,碗腕腔积累了丰富的剧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原陕西省剧目工作室(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挖掘抄录传统剧目剧本九百零九个。其中东府四百六十一个,...
· 秦陇文化—陕西—西府秦腔简介
西府秦腔又名“西路秦腔”,因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而得名,故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盛行于凤翔、宝鸡,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周至等地。其流行地域,西至甘肃天水、陇西,北达平凉,南抵周至,东不过兴平。据西府秦腔百岁以上的老艺人孙双钱(生于清光绪八年)口述,西府秦腔于明代末年已有班社演出活动,知名的戏班,为崇祯年间(1628—1644),组建于周至亚柏镇谭家寨的张家班,传班时间最久。早期的演出剧目有《求真经》、《对松关》、《节虎堂》、《六月亮月》等。(清末已失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西路秦腔还以“陇州腔”之名传至中原,在祥符(今开封)一地和昆曲对台演出,宴席、喜庆多以陇州梆子充场(陇州即今之陇县),深得当地民众喜爱。(清乾隆李绿园《岐路灯》)乾隆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771—1773)张家班还随军到四川的大、小金川,作过军戏演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
· 秦陇文化—陕西—八岔简介
有“阴八岔”和“阳八岔”之分。盛行于陕南安康、汉阴、旬阳等地,白河、平利、紫阳、西乡等地亦有流行。据八岔艺人苟双成和鲁荣贵所述,阳八岔系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湖北郧阳传入,原名“郧阳调”,也叫“花鼓戏”。后经在陕南地区的发展和演变,更名为“阳八岔”。阴八岔,是以当地的民间小调为基础,吸收郧阳花鼓成分而形成的。采用民间鼓乐曲调,表演动作亦为民间小场步。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一1908),八岔戏发展较快,旬阳、安康、汉阴等地,出现的民间班社达三十多处,主要的有安康吴庙的张家班和刘家班,西河的王家班等。涌现的艺人有大毛娃、尚和王、胡庚源、王立德、周才芳、王长春、胡万奎等五十余人。民国三十年左右,因战乱和饥荒所迫,大部分班社解体,艺人星散。八岔戏只有锣鼓伴奏,不用弦乐。阴八岔为单曲体,唱调简单,音律较长,唱者不能一腔到底,需由后台人代接尾音。常用曲调有[开门]四劝]、[采花]、[...
· 秦陇文化—陕西—眉户简介
眉户原名“迷胡”。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它的贡调主要由小曲小调所组成,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时期更名为“眉户”。该剧种盛行于关中地区,陕南、陕北各地也有流行。清代后期曾流行到河南的西部,山西的南部,并西达甘肃、青海、新疆等地,1951年后,还流行到拉萨。眉户戏的声腔贡调,多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民俗曲而形成的。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眉户由坐摊清唱发展为高台演唱的舞台戏。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为眉户的发展盛期。仅凤翔县出现的眉户班社就达二十二个。清末以来,随着眉户流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五路曲子戏:东路(华县潼关);西路(凤翔、宝鸡);中路(眉县、户县);南路(汉中、安康);北路(延安、榆林);本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马健翎等,大胆创新,编演了表现边区人民生活的现代戏《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
知识互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