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海柏胡同
胡同文化—海柏胡同,地标的印象 海柏胡同位于宣武门外大街东侧,目前胡同已经部分被拆除,只有少数几
地标的印象
海柏胡同位于宣武门外大街东侧,目前胡同已经部分被拆除,只有少数几个院子还没有拆迁。相传在辽金时期,胡同里有海波寺,明朝时,胡同称为海波寺街,清朝时称为海北寺街,建国以后整顿地名时改为海柏胡同。
海柏胡同在庄胜崇光百货的后面,和周围很多条胡同一样,这里也已经开始了拆迁,据说是要建筑新式的住宅区。历史的宅院化为了尘土,然而我却看不出这更迭里面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朱彝尊故居是海柏胡同16号,已经开始了整修,但新鲜的砖石墙壁和周围的残砖断瓦在一起,总让人有种莫名的滋味。
流年的风景
朱彝尊故居所在的院子也是后来的顺德会馆,院里曾经的格局已经不见了,除了院门,到处是重新搭建的痕迹。现在,从那些已经露出来的地基来看,应该还是几百年前的老屋。
朱彝尊的古藤书屋就在这院子里,当年他就是在这儿读书写诗的,这里曾经有小亭,有花草,现在都可以想象出当时那种柔情画意来。然而,所有这些,已经是荡然无存,无论是古槐还是小亭,即便是当年他住过的那间南房,也完全没有了踪影。
朱彝尊生于1629年,浙江省秀水人,大概在今天的嘉兴,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康熙年间,他以布衣身份应博学鸿儒考试,成为翰林院检讨。他曾经参加编修《明史》,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他擅长诗文,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王士祯齐名,并称为南北两大诗人。他还曾经写作了介绍北京历史沿革的《日下旧闻》,成为后世研究北京必不可少的一部参考书。
据说,《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也曾经居住在这条胡同,只不过具体的位置已经没有办法去寻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胡同文化—滨海胡同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51650/1/1238/7f72dcee-41a9-4829-a0be-03f46eaeca62.jpg)
段家胡同十刹海寺什刹海后海西北角上现在有条胡同叫滨海胡同,一看就知道是后改的名称,原先这里叫段家胡同。段家胡同的段家是指开浦安堂的店主,浦安堂专治疗腰酸痛的坎离砂。几代经营,留下了段家胡同这个地名。除了浦安堂外,这儿还是有名的“鬼市”或曰晓市的所在地,有小店铺,有打小鼓儿的、摆小摊的,一过午夜,这里就鬼鬼祟祟、挤挤攘攘开市了。这里更有名的是北上坡的十刹海寺。十刹海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占地五十亩,殿堂三十多间。在京城诸寺庙中,以肃穆幽静为特色。钟磐声不远传,香灯光不灿烂,庭院内没有香客簇拥,僧人们以专致于诵经礼拜为上。更为奇特的是寺内那位三藏法师。这位法师是陕西人,幼年即师从于大师,修身养性与众不同,是位典型的苦行僧。他终身只穿过一件内衣,其补丁可想而知。他一辈子没在床上躺下睡觉,每日大多是站着,很少坐下。一旦正襟危坐,那就是睡觉了。每日化缘回来,就立在钟板旁边。他的化缘乞讨方式也异于他人。...
· 胡同文化—刘海胡同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51650/1/1238/28a2275b-9769-4b09-8d3a-ad8a5cacc157.jpg)
· 胡同文化—柏树胡同26号辜鸿铭寓所
柏树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东四南大街路西从南往北数的第三条胡同,自东向西沟通东四南大街与王府井大街,长530余米。明代,称“椿树胡同”,据说,因此地原有一棵大椿树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北侧的马尾巴胡同并入,又因与西城区的椿树胡同重名而改称“柏树胡同”,“”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五条”,后复称“柏树胡同”。柏树胡同26号,旧时的门牌是椿树胡同30号。据房屋档案记载,该院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柏树胡同26号与相邻的院落一起被征用,改建成王府井旅馆。当年,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却有一个雅号,曰“晋安寄庐”,顾名思义,“晋安寄庐”的主人自然是一位隐居在陋室中却以彰显道德为己任的君子。这位君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辜鸿铭,世人称其为“怪人”。张中行先...
· 胡同文化—西砖胡同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51649/1/1238/4cc6f527-3326-4786-9434-bdbb31639764.jpg)
西砖胡同位于宣武区中部,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七井胡同,相传因为有砖塔而得名。明朝时候,称为砖儿胡同,清末始称西砖胡同至今。西砖胡同以西是著名的古刹法源寺。西砖胡同其实就是唐代幽州的东垣,这条胡同以北的广安门内大街也就是唐朝的檀州街。然而,今天,所有能够觉察到的古迹大多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法源寺这座千年古寺作为见证的坐标。
· 胡同文化—闲话胡同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51651/1/1238/921e9c11-8ee5-4af1-aca9-ed8ff96d2709.jpg)
义达里胡同——有垂花门的郎贝勒府,据说婉荣曾住于此。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当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胡同的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时候,人们在担心:胡同是否会消逝?大概正因为如此,有人又拣起了一个似乎陈旧的话题:胡同是怎么成为街巷的名字的?这个词是怎么造出来的?因为提出了新观点,所以今天再把旧话重说说。一、“胡同”最初不是汉语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既是元人语,那就不能是汉语。元代将人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所谓汉人,指北方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高丽人。这四种人并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语...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