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府学胡同小学是北京历史最长的学校
看了贵报前不久刊发的“金台书院:北京历史最长的学校”一文,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并不准确。据笔者了解,北京历史最长且校址一直没变的学校,并不是该文中所说的位于崇文区的金台书院即今天的金台小学,而是位于东城区的顺天府学即今日的府学胡同小学。金台书院的前身首善义学创办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至今仅有306年的历史,而顺天府学的前身大兴县学,却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今已有637年的历史,比首善义学要早331年。
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在改扩建工程中,曾挖出12块记载明清年间管理、修缮顺天府学的石碑。碑文详细地记载了当时顺天府学的缘起、教学和建筑等情况,从而使一直以顺天府学作为自己前身的府学胡同小学找到了有力的铁证,同时也使原来一些有关传说得到了认证。
12块石碑现矗立在该小学的校园里。石碑连基座有一丈多高,因一直埋在地下的缘故,石碑整体保存得非常完整,只是有一些碑文已经比较模糊,但依稀可以辨认出碑文的内容。石碑中有8块分别是明朝洪武、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的,另4块分别是清朝康熙、嘉庆和咸丰年间的。
从碑文得知,顺天府学确实起源于元末明初,其原址是一座名曰报恩寺的寺庙。该庙正在建设时,明军攻克大都。朱元璋出于对孔子的崇拜,下令军队一律不准进入孔庙。报恩寺僧人仓皇中想出一计,他们把一座木制的孔子像立于刚建成的大殿中,谎称报恩寺就是孔庙,从而躲避了兵乱。军队走后,僧人不得不把这座寺庙改为孔庙,称为大兴县学(也有说称为“应天县学”的)。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大兴县学改名为顺天府学,成为顺天府的直属学校。
一块刻于洪武六年的碑额为“圣旨”的石碑,清楚地记载了朱元璋对大兴县学这所学校的关心。该碑上部刻有三道圣旨,宣旨日期均为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其中一道是专门下给大兴县学的,要求该校“今后立学,春秋休要祭祀,设科分教礼、乐、射、书、数”,并要求大臣们把学校的教学计划报给他。另外两道圣旨则为节录,大意是说:要教秀才们用心研究善行;入学学生必须人才俊秀、容貌齐整、年及十五以上,已读论语、孟子等四书者;教师要从有才德、有学问者中选择。该碑则刻有学校师生的生活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如师生的伙食由官府供给,“每人日支米二升,柴盐油酱在内。”
另外还有两块石碑专门记载了明崇祯和清嘉庆年间府学金榜题名的学生人数及姓名。仅在崇祯一至七年,就有10名学生中进士,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远的来自云南、四川等省,显示了当时学府的名气之盛。1984年5月,顺天府学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府学胡同小学依稀还能辨别出当年的样子,尽管一些建筑已按原貌修建翻新,但奎星阁、大成殿等建筑仍保持着清末的原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