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包公计铡河防官
黄河文化—包公计铡河防官,人们都知道包公铡过驸马、国舅,但包公铡河防官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北宋
人们都知道包公铡过驸马、国舅,但包公铡河防官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北宋时,黄河从现在的河南滑县穿过,向北流去。传说包公铡河防官的事就发生在滑县。
包公刚坐开封府,滑县连续三年点雨不落,田地旱得横七竖八裂成缝,像铺了一张张乌龟盖,庄稼颗粒不收,老百姓缺粮断炊,纷纷推车挑担,背井离乡去逃荒要饭。包公把滑县的灾情奏明皇上,请旨去放赈。皇上应准命包公去滑县救灾。
包公带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离了开封府,走了半晌,天空突然聚起阴云。包公看看天阴起来,心里叨念:下点雨吧,能赶上种麦,明年百姓们的日子会好些。过午,黄豆般的雨滴扑扑嗒嗒地落下来,一阵比一阵紧,只一袋烟的功夫,,地上哗哗流起水来。包公只有住下,等雨过天晴再走。
久旱不雨,下起来没个头,直下了八九天。逃荒在外的人,听说家乡落了雨,纷纷冒着风雨起程回家,打算赶节令趁墒种庄稼。
那时在滑县的河防官是个见钱眼开、手狠心毒的家伙。他见黄河年年决口成灾,河防官打着治水招牌,明里贪暗里拿,白花花的银子向家里流,眼热得很。他用了两年功夫,在朝里托人保举,下边四处打通关节,银子花了几百两,终于坐上了河防大臣的宝座。他到了黄河边,心里美滋滋的想:治水堵口是拿钱往水里扔,没个数没个影,咋鼓捣都行,我这下该发财了。谁知道事情尽不如人意,他上任以来,年年坑塘没水河沟干,别盼黄河决口了,干旱得黄河连底都露出来了。当了三年河防官还没见银子的面,真败兴。他不想再混这个差事了,写了辞呈,准备送进京,另找能摸弄钱的门儿,正好遇上这场连阴雨。
天像漏了底,雨紧一阵,松一阵,河防官的辞呈不能送了。一道闪电一声雷,风交雨,雨夹风。呼噜噜——咔嚓!随着一声沉闷的炸雷,一个心腹校尉慌张推门进来。
校尉结结巴巴地说:“大人,黄河涨水了。”
“好!”
校尉眨眨眼,心想:黄河涨水,百姓受苦,有啥好!他哪里知道河防官正打如意算盘哩。
校尉向前凑了凑,说:“这天有下头,怕——”没等他说完,河防官就瞪眼了:“少啰嗦,还不忙去!”校尉碰了个没趣,起身走了。
猛然,河防官心里一亮,呼地窜出来,顾不得大雨浇头,喊回来校尉,问清了黄河水情。回来后,他在屋里手托下巴一阵儿思索,歪点出来了:黄河涨水,送上门的发财机会,一不做二不休,我把大堤一扒,来个大决口,让皇上老儿拨银两堵口吧!
河防官想定主意,连夜指使心腹校尉,用银子哄骗了一班人,爬上黄河堤,扒开一个豁口。雨水一冲,河水一涮,口子开了几丈宽,黄河水咆哮着向东流去。刚逃荒回来的老百姓,又遭了水灾,屋倒人亡,哭叫声令人寒心。河防官令人扒堤的同时,修好奏章:黄河在滑县决口成灾,请拨白银三万两,以作堵口治水之用。
皇上见了奏章,大惊失色,唯怕淹到开封。银两呢,国库又没有,就下旨,叫包公带的银子和粮食转给河防官。
雨慢慢住了,包公启程。一路上逃难的百姓成群搭伙,连绵不断。包公心里奇怪,下了雨,该回家了,为啥向外跑?一打听,是黄河决了口,水已淹到濮阳。
包公傍黑到了滑县,走上大堤,看看只有大半槽水,咋会决口哩?这时有一群老百姓头顶状纸,口呼青天大老爷,跪在包公面前的泥水中。马汉接过状纸递给包公一看,啊!状告河防官扒堤。包公倒吸了一口凉气,压住怒火,细听告状百姓讲明情况:
原来,这几个人见老天爷落雨,从外地沿黄河堤回家。他们归家心切,连夜赶路,快到家了,却见堤上有灯火闪动,走近一看,是河防大人的部下在扒堤。几个人扑上去拦阻,双方叮叮咣咣打起来,结果被抓住两人,其他人见势不好就跑了。河防官怕走露风声,把抓住的两个人扔到黄河里,四下查寻跑走的那几个人。
包公听后气得眼冒金星:你河防官扒堤淹百姓,我轻饶不了你。河防官为啥扒堤呢?包公正细想的当儿,只听一声高喊:“圣旨到!”包公接旨,才知道皇上命他把银子、粮食全交给河防官。噢!包公这才明白,河防官为的是银子呀。
包公晚上住在河防官的官府里。河防官收了包公带来的一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心里乐哈哈的。
夜里,河防官睡不着,一会儿盘算这次能捞多少银子,一会儿想起自己扒堤,不由得心虚害怕,疑神疑鬼,心口怦怦乱跳。三更天了,河防官还睡不着,对着大柜里的银子,高兴得嘿嘿直笑。笑声未落,笃笃笃,一阵打门声。“吱扭”,门被硬推开,进来四个浑身穿白、披头散发、坦胸赤脚、身上水淋淋的人。河防官一惊,哎呀!这,这是淹死鬼吧?吓得河防官胳膊直筛糠。
河防官战战兢兢地问:“你们来干什么?”
“你扒黄河堤,把我们淹死,今天报仇来啦。”
河防官头发直立起来,吓得尿了一裤裆。他镇镇神儿,说:“我是皇帝命官,河防重臣,护堤治水,怎能扒堤?”
四个“淹死鬼”对着河防官厉声说:“你还不认帐,把你拖出去仍到黄河里。”说着,这个抓头发,那个拽胳膊,个个露出凶相。河防官两腿一软,跪在地上,又磕头,又作揖,连喊饶命。
抓头发的“淹死鬼”问河防官:“堤是不是你扒的?”
“是,是。”
“堵口的银两能不能分给我们一些。”
“能,能。”
“好,这就饶你。”
河防官头拱地,嘴里不住地说:“谢谢诸位魂灵!”
扑哧,河防官被踹了一脚,一屁股歪在地上,抬头一看,吓了一身鸡皮疙瘩。面前站的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地上扔了一堆湿衣裳和假面具。河防官这才醒过来,自己上了当。
河防官指着四个人说:“这是什么意思?”
“把他拿下!”门外一声喊,包公进来了。包公嘿嘿一阵冷笑,说:“河防大人,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百姓们听说包公要在黄河堤上铡河防官,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纷纷来看热闹。午时三刻,包公一声“开铡”,河防官的脑袋搬了家。刽子手把河防官的尸体扔到决口里。百姓们还不解气,用砖头、瓦块、土坷垃向尸体砸去,千人投,万人扔,转眼竟把决口堵住了。
北宋时,黄河从现在的河南滑县穿过,向北流去。传说包公铡河防官的事就发生在滑县。
包公刚坐开封府,滑县连续三年点雨不落,田地旱得横七竖八裂成缝,像铺了一张张乌龟盖,庄稼颗粒不收,老百姓缺粮断炊,纷纷推车挑担,背井离乡去逃荒要饭。包公把滑县的灾情奏明皇上,请旨去放赈。皇上应准命包公去滑县救灾。
包公带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离了开封府,走了半晌,天空突然聚起阴云。包公看看天阴起来,心里叨念:下点雨吧,能赶上种麦,明年百姓们的日子会好些。过午,黄豆般的雨滴扑扑嗒嗒地落下来,一阵比一阵紧,只一袋烟的功夫,,地上哗哗流起水来。包公只有住下,等雨过天晴再走。
久旱不雨,下起来没个头,直下了八九天。逃荒在外的人,听说家乡落了雨,纷纷冒着风雨起程回家,打算赶节令趁墒种庄稼。
那时在滑县的河防官是个见钱眼开、手狠心毒的家伙。他见黄河年年决口成灾,河防官打着治水招牌,明里贪暗里拿,白花花的银子向家里流,眼热得很。他用了两年功夫,在朝里托人保举,下边四处打通关节,银子花了几百两,终于坐上了河防大臣的宝座。他到了黄河边,心里美滋滋的想:治水堵口是拿钱往水里扔,没个数没个影,咋鼓捣都行,我这下该发财了。谁知道事情尽不如人意,他上任以来,年年坑塘没水河沟干,别盼黄河决口了,干旱得黄河连底都露出来了。当了三年河防官还没见银子的面,真败兴。他不想再混这个差事了,写了辞呈,准备送进京,另找能摸弄钱的门儿,正好遇上这场连阴雨。
天像漏了底,雨紧一阵,松一阵,河防官的辞呈不能送了。一道闪电一声雷,风交雨,雨夹风。呼噜噜——咔嚓!随着一声沉闷的炸雷,一个心腹校尉慌张推门进来。
校尉结结巴巴地说:“大人,黄河涨水了。”
“好!”
校尉眨眨眼,心想:黄河涨水,百姓受苦,有啥好!他哪里知道河防官正打如意算盘哩。
校尉向前凑了凑,说:“这天有下头,怕——”没等他说完,河防官就瞪眼了:“少啰嗦,还不忙去!”校尉碰了个没趣,起身走了。
猛然,河防官心里一亮,呼地窜出来,顾不得大雨浇头,喊回来校尉,问清了黄河水情。回来后,他在屋里手托下巴一阵儿思索,歪点出来了:黄河涨水,送上门的发财机会,一不做二不休,我把大堤一扒,来个大决口,让皇上老儿拨银两堵口吧!
河防官想定主意,连夜指使心腹校尉,用银子哄骗了一班人,爬上黄河堤,扒开一个豁口。雨水一冲,河水一涮,口子开了几丈宽,黄河水咆哮着向东流去。刚逃荒回来的老百姓,又遭了水灾,屋倒人亡,哭叫声令人寒心。河防官令人扒堤的同时,修好奏章:黄河在滑县决口成灾,请拨白银三万两,以作堵口治水之用。
皇上见了奏章,大惊失色,唯怕淹到开封。银两呢,国库又没有,就下旨,叫包公带的银子和粮食转给河防官。
雨慢慢住了,包公启程。一路上逃难的百姓成群搭伙,连绵不断。包公心里奇怪,下了雨,该回家了,为啥向外跑?一打听,是黄河决了口,水已淹到濮阳。
包公傍黑到了滑县,走上大堤,看看只有大半槽水,咋会决口哩?这时有一群老百姓头顶状纸,口呼青天大老爷,跪在包公面前的泥水中。马汉接过状纸递给包公一看,啊!状告河防官扒堤。包公倒吸了一口凉气,压住怒火,细听告状百姓讲明情况:
原来,这几个人见老天爷落雨,从外地沿黄河堤回家。他们归家心切,连夜赶路,快到家了,却见堤上有灯火闪动,走近一看,是河防大人的部下在扒堤。几个人扑上去拦阻,双方叮叮咣咣打起来,结果被抓住两人,其他人见势不好就跑了。河防官怕走露风声,把抓住的两个人扔到黄河里,四下查寻跑走的那几个人。
包公听后气得眼冒金星:你河防官扒堤淹百姓,我轻饶不了你。河防官为啥扒堤呢?包公正细想的当儿,只听一声高喊:“圣旨到!”包公接旨,才知道皇上命他把银子、粮食全交给河防官。噢!包公这才明白,河防官为的是银子呀。
包公晚上住在河防官的官府里。河防官收了包公带来的一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心里乐哈哈的。
夜里,河防官睡不着,一会儿盘算这次能捞多少银子,一会儿想起自己扒堤,不由得心虚害怕,疑神疑鬼,心口怦怦乱跳。三更天了,河防官还睡不着,对着大柜里的银子,高兴得嘿嘿直笑。笑声未落,笃笃笃,一阵打门声。“吱扭”,门被硬推开,进来四个浑身穿白、披头散发、坦胸赤脚、身上水淋淋的人。河防官一惊,哎呀!这,这是淹死鬼吧?吓得河防官胳膊直筛糠。
河防官战战兢兢地问:“你们来干什么?”
“你扒黄河堤,把我们淹死,今天报仇来啦。”
河防官头发直立起来,吓得尿了一裤裆。他镇镇神儿,说:“我是皇帝命官,河防重臣,护堤治水,怎能扒堤?”
四个“淹死鬼”对着河防官厉声说:“你还不认帐,把你拖出去仍到黄河里。”说着,这个抓头发,那个拽胳膊,个个露出凶相。河防官两腿一软,跪在地上,又磕头,又作揖,连喊饶命。
抓头发的“淹死鬼”问河防官:“堤是不是你扒的?”
“是,是。”
“堵口的银两能不能分给我们一些。”
“能,能。”
“好,这就饶你。”
河防官头拱地,嘴里不住地说:“谢谢诸位魂灵!”
扑哧,河防官被踹了一脚,一屁股歪在地上,抬头一看,吓了一身鸡皮疙瘩。面前站的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地上扔了一堆湿衣裳和假面具。河防官这才醒过来,自己上了当。
河防官指着四个人说:“这是什么意思?”
“把他拿下!”门外一声喊,包公进来了。包公嘿嘿一阵冷笑,说:“河防大人,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百姓们听说包公要在黄河堤上铡河防官,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纷纷来看热闹。午时三刻,包公一声“开铡”,河防官的脑袋搬了家。刽子手把河防官的尸体扔到决口里。百姓们还不解气,用砖头、瓦块、土坷垃向尸体砸去,千人投,万人扔,转眼竟把决口堵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包公怒铡陈世美包公怒铡陈世美的起因
包拯怒铡陈世美。这个故事在包拯断案破案中是非常有名的案件,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要是陈世美贪图荣华富贵,考中状元后抛弃妻子,原配妻子秦香莲来开封府求包拯,后来包拯铡了陈世美,还了大家一个公道。故事简介:陈世美的妻子秦香莲带两个儿女上京寻夫,他的丈夫陈世美中了状元娶了公主,当上驸马,他不认认识秦香莲子女,秦香莲到开封府告状,告他不孝父母、欺君罔上等罪状,陈世美到开封府他认识秦香莲子女,秦香莲和子女回老家庐州去,陈世美派韩琪去追杀秦香莲和子女,韩琪不忍下手,韩琪在庙中举刀自杀,被展昭救了秦香莲和子女,她包拯告发陈世美教唆杀人罪,包拯下令派人去做捉拿陈世美,陈世美被抓进开封府大堂,他因四条罪名被包拯下令斩首,公主和太后赶到开封府大堂阻止包拯对陈世美行刑,包拯下令退堂,将陈世美打入大牢择日宣判,包拯进宫面圣,圣上要包拯秉公处理陈世美,圣上批准包拯处斩陈世美的决定,第二天,包大人升堂,陈世美被押出大...
· 黄河文化—黄河防凌中的民间谚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看似复杂的事物常常用一句谚语就可以表达清楚,如“人勤地不懒”,5个字就把人的劳动与其成果的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由此可以看出,由民间集体创造、口口相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这一艺术语句,既简洁又实用。它把广大人民群众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与体会用一句朗朗上口的短语而用之于实际生活,既妙趣横生又让人记得牢,用得巧。千百年来,沿黄人民在防御洪水,治理黄河中创造了无数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在具体运用时,往往用一句谚语就可说明白。比如在黄河下游防凌中,从淌凌、封河到开河,从查险、破冰到抢险救灾,经验性的谚语随处可闻。刚一入冬,河工们就说:“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为啥?黄河开始淌凌了,封河在即,行船十分危险。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封河呢?老黄河就会告诉你:“天冷水小北风托,弯多溜缓易封河”。短短一句话,就把黄河下游封河的主要条件——气温、水量、风向、地理位置以及溜势的缓急...
· 包公铡侄案是编的?宋朝法官可以不听皇帝的
关于包公,民间有很多话本,都在颂扬他的忠孝仁义、秉公执法、公正明理,一则“包公铡侄案”表现了他大义灭亲,正气凛然的形象。可是,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包公铡侄在宋朝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因为宋朝有严格严密的法律审判制度。按规定,法官和事发当事人之间如果有亲戚、师生、上下级、仇怨关系,都必须回避,不能参与审判,防止假公济私,徇私包庇。宋朝的司法回避制非常完美,按发官回避、上下级法官回避、负责抓人的缉捕官回避,只要有一点不公平的苗头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包公铡侄案”是不可能在宋朝出现的。宋朝之后的朝代,几次少数民族当政,国家行政、司法政策打回原形,越往后人们越不知道何为民主、公平。听说宋朝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包青天,百姓愿意听关于他的故事,那些说书人就会刻意编造一些包青天的传说,其中不乏夸张的不符合实际的故事。以讹传讹,“包公铡侄案”就被信以为真的。这既是对前人的推崇,又是对当前政治司法公平的...
· 包公铡陈世美是怎么回事?包公的老婆是谁?
包公是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生人,是农历己亥年也就可以判断包拯是属猪的。包拯年幼的时候,他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而且出使过契丹,死后被封谥号“孝肃”。包拯是中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官吏,在人们心中他是清官的典型代表,老百姓亲切的叫他“包青天”说明他执法就像青天一样严明透彻,不含半点污浊。网络配图他的政绩和特点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他执法严明,号称铁面无私,从不会被亲情这样的羁绊蒙蔽了双眼;他关心百姓疾苦,主动为民请命;他提倡改革,想要找寻更适合国家的方针政策,试图在摸爬滚打中摸索前景的方法;他严惩贪污,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为维护公堂上的严明而努力。包拯的行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和强化了北宋王朝的根基做准备,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抑制或者说是减轻的方法,来缓和王朝各个阶级的矛盾。起到对当下政局的巩固作用。他的很多主张和做法在当时看...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三口铜铡是真的吗
到了戏曲中,包公杀人的权力就更大了。包大人一升堂,先将三种杀人刑具摆出来: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铜铸的铡身金光闪闪,雪亮的铡刀令人胆寒,铡刀的木柄溜光水滑,不知道铡死了多少坏人。胆小的犯人上了堂,不用动刑,先给他看看这三口铜铡,就能让他魂飞魄散,当堂招供。后人根据戏文“复原”的三口铜铡。开封府景区供图戏曲中包公问案,效率高得很,审完就判,判完就铡,完全没有死刑复核程序。从京剧到豫剧,包公戏总是随着包公一声“开铡”的怒吼进入高潮,以至于很多剧种干脆就将“大铡”定为包公戏的戏名。例如,河南豫剧有四大铡:《铡美案》《铡赵王》《铡郭嵩》《铡郭槐》。湖北汉剧也有四大铡:《铡美案》《铡包勉》《铡国舅》《铡判官》。京剧《铡美案》开场,包公先有一首定场诗:铁面无私坐南衙,文臣武将胆战麻。任他皇亲并国戚,犯法难逃虎头铡。京剧《花蝴蝶》(一名《鸳鸯桥》,又名《盗玉马》)第三场,包公上场时先唱一段西皮快板: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