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胡同文化—老北京胡同里的天然集市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7
转发:0
评论:0
胡同文化—老北京胡同里的天然集市,老满,一个在钟楼湾开店的北京人。其实小编更想把那个拿着茶壶坐在太师椅里的照片

  老满,一个在钟楼湾开店的北京人。其实小编更想把那个拿着茶壶坐在太师椅里的照片公布于众,因为这更像一位老北京,但是老满说那样太张扬。

  老满为人很平实,就像他喜欢的钟鼓楼——并不伟岸,也不张狂,它们低调且平凡地映衬着北京的风貌与韵味。

  抬眼看看这忠厚的单体木结构的鼓楼,再望望那羞涩靠后的砖石楼体的钟楼,哪一样也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哪一点也没有骄纵跋扈之嫌。何勇的《钟鼓楼》在多少北京人的嘴里传唱,为什么?因为“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因为“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无数的人因为钟鼓楼的真实而感慨,无论站在底下仰望抑或站在远处张望,这红砖、这灰墙,就在我们身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楼和鼓楼中间就是个集市,集市里卖的无非是老北京的东西,小吃、玩意,来买来逛的无非也是些北京人,早上喝豆汁连带买菜,中午吃爆肚顺便逛街……

  再来的时候,钟鼓楼眼皮底下的老集市被一个广场所代替,钟楼湾胡同就像纽带一样连接着鼓楼和钟楼。原先这里并没有什么商业味道,因为没有人发现这里,因为更多的人发现了烟袋斜街和南锣鼓巷……胡同游的三轮车无意中带动了这里,集市虽然没有了,但是广场两边的小店排挨排的开门了,这几年眼看着邻居们来了又走,就像钟鼓楼眼看着周边变了又变。

  集市代表着老北京的衣食住行,这小店却发展成了中国特色,老北京、黄河流域、蒙古草原、高原……统统到这里发挥他们自己的光彩。门挨门的小门脸儿,有些有名字,有些连名字都没有,但这些小店还没有被规划统一,他们的门脸他们的特色,都被放大到了一百倍。

  老满在3年前就看上了鼓楼周边的环境,想在这里开一间门脸,左右踌躇之后选择了钟鼓楼之间的这个位置。老满说,这个位置不做作,因为它还没有被统一规划;这个位置能晨钟暮鼓,因为它就在钟鼓楼的眼皮子底下;这个位置安静悠然,因为它还没有被那么多人发现……

  站在这广场,抬头还是鼓,低眉仍是钟。在这里的小店图着一个安静和平,如果想图别的,那么您请别处去……这钟鼓楼就是北京市井,不是商业繁荣也不是建筑伟岸,北京的厚道和那么一点小聪明,就在夕阳西下的钟鼓楼身影里……

  玩意

  特色:黄河流域的民俗泥塑、布艺

  地址:钟楼湾胡同58号

  这里的店主是三位北京人儿,就住在鼓楼这边,说起话来都觉得分外亲切。店里布置得很像一个家,八仙桌、太师椅,外加一个热炕头,偶然时候还能遇到店主们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包饺子。入冬了,店主们正忙活着把炉子在店里生起来,这么个北京气候,让进来的人都暖意融融。

  虽然是北京人,但店里的特色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味道。店主喜欢泥塑、欣赏布艺,也就特地去了陕西凤翔,也就把虎头搬了回来。俗气的绿布头、蓝花布,到了这里就觉得韵味十足,配上桌子上形态各异的小老虎,黄河水就这么一瓢一瓢地舀到了这里……

  苏鲁锭

  特色:真皮酒袋、皮囊酒

  地址:钟楼北侧的拐弯里

  听着腾格尔的歌一路走来,在钟楼西侧的拐弯,隐藏着一家内蒙风格的小店。肥厚的羊、豪放的真皮酒袋、精致手工制作的羊角刀,虽然空间狭小,但是展示的却是辽阔草原的风情特色。这一小一大的悬殊对比,反而更加突出了店里的风格特色。店主就是个内蒙人,讲起内蒙草原的事来就感慨这间店面的狭小,他说草原的特色千千万,这个地方真是只展示了九牛一毛……来这里捎一壶内蒙草原的热酒,也像草原一样豪放一把!

  天堂之约

  特色:饰品、用品

  地址:钟楼湾胡同53号北侧

  此“天堂之约”不是彼“天堂之约”,和什刹海那个比起来,这里更像一个藏族居民的家。这家店不像个商店,浓郁的原生态味道布满整间屋子,延伸到屋角。店主是个藏族人,用并不流利的汉语热情地介绍各种各样的东西给你认识。进门正中间就是酥油灯,店主让你在这里诚心祝福祈祷,说永远不会熄灭的酥油灯会保佑你的愿望实现。左边是歇息的坐椅,右边是藏族服饰的柜台。柜台里有独特风格的藏饰,有学模学样的饰品,也有藏族老人戴过的。

  小福星

  特色:老北京儿童服装

  地址:钟楼湾胡同43号

  小福星店面就是小,只留个客人一个转身的空间,但里面摆放的商品却多得无从下手。那么狭小的空间里却摆放着一辆早已不多见的儿童竹车,问问自己,有多少个月我们是在这竹车里蹦跳游戏的?这里只卖小孩子的衣服,而且是老北京特色的儿童服装,花布拼成的对襟外套、小旗袍、小布鞋。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儿童时尚服装,这间小屋更透着一段憨憨的童年记忆……

  背景连接

  钟楼湾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北起豆腐池胡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钟楼、鼓楼东侧迤逦而下,与鼓楼东大街相接;西段从钟楼、鼓楼西侧蜿蜒而下,与鼓楼西大街相衔。因位于钟楼周围,原称钟楼湾。五十年代后,于“湾”后加“胡同”。钟楼与鼓楼之间,民国时有平民市场,八十年代改为北京小吃一条街,2000年改造为绿地与停车场。

  关于钟楼还有段传说。因为铜钟质量,铸钟的工匠面临杀身之祸,为救父亲,工匠之女跃入冶炼炉内。为纪念工匠女儿,在钟楼西北建有铸钟娘娘庙,即今小黑虎胡同24号,现已成为杂院一座。

  北京的胡同有不少名过其实,原先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何种风景?我们带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胡同新语 百花深处

  “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里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正是这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百花深处这条拥有浪漫名字的胡同。其实百花深处已经被陈升写进了歌中,被陈凯歌拍进了电影。真实中这条胡同普通得很,普通的居民巷早已不见了当年香飘数里的花圃,也不见了缝着绣花鞋等待情人归来的老妇人。

  百花深处位于西城区东北部,东至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清乾隆十五年称花局胡同,光绪十一年改称百花深处胡同,民国后去“胡同”。《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花园中种植树木花草,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胡同文化—老北京胡同里的涂鸦
终于来到了这条早有耳闻的胡同——百花深处,百花深处其实只是北京一处很小很小的胡同,顺着新街口南大街往北走,由于胡同窄,因此不易被发现。别的先不说,光听这名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相传明代有张姓夫妇在此辟园种植牡丹、芍药,花草繁盛四季竞艳,引得文人雅士前来观看,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百花深处”的名字。张姓夫妇去世后,此园便逐渐荒废,形成街巷,遂称百花深处胡同,后简称百花深处,总之,无论怎么说这美丽且充满诗意的名称算是传了下来。现如今,“百花深处”已经今非昔比了,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最专业的滑板店,整条胡同也因为墙上大幅的涂鸦作品而重新活跃了起来。就在这一片古老而又容易被人遗忘的胡同墙面上,那些张扬而有个性的青年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着另外一种个性的张力和激情,同时也谱画出了另外一种文化。我不能具体地说出这一幅幅涂鸦所代表的意思,我想其中的意思最好还是由大家自己来体会和感受。
· 胡同文化—骑游胡同:老北京的味道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特色,也是老北京的根,要体会老北京的味道,游胡同是必然的行程。胡同是元代留下的文化,也是「井」的蒙古语,这应是没什么争议的,有趣的是大多的北京街道,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有人说过:北京就像一块豆腐,四四方方的,这代表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而街道和胡同就把北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另外,每一胡同的名字更是有意思,像菊儿胡同、帽儿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每每代表了它的历史背景,不禁使人会心一笑。在来北京之前,就盘算着如何逛胡同,如果用两脚走呢,年纪大了,惟恐体力不支;如果坐三轮车,除了花费太多,最主要的是车子呼哨而过,什么都看不到的;结论是骑自行车最佳游胡同的方法,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只不过那里有自行车出租呢?在携程网上的有问必答中得到了答案,网友们...
· 胡同文化—胡同里的小摊
过去北京的胡同幽深、安静,胡同里偶尔走过人力车、手推车、马车等,不时传过各种叫卖的吆喝声。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就在胡同里,男孩子推着铁环跑,抽着“汉奸”转,抖着空竹响,戴着花脸耍,舞着大刀追,扇着洋画玩;女孩子跳皮筋、跳房子、扔包、玩拐(一种羊骨头)等,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绝没有安全问题的后顾之忧。除此以外,我们那时还有一个快乐的去处,那就是胡同里的小摊,那里有我们童年的企盼,童年的欢乐,童年的梦想。崇外手帕胡同里的小摊,陪伴了我们的童年。小摊的主人是肖大爷、肖大妈两位随和的老人。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两位老人守候着小摊,也守候着胡同里孩子们的童年,一拨又一拨。小摊的摊位只有几块木板拼接而成,可经营的东西却品类齐全。学习用品有本子、铅笔、橡皮等,本子又分大字本、小字本、算术本、方格本、横格本、作文本、红模本等;铅笔有普通铅笔、橡皮头铅笔、红蓝两色笔、绘画的蜡笔;橡皮有方形的,也有白灰两色条形的,以...
· 胡同文化—八大胡同揭密老北京的红灯区
曾经名震京城的怡香院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到了清...
· 胡同文化—感化胡同里的刑场
位于宣外长椿街与下斜街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原名窦家坑,后俗呼为斗鸡坑,民初后始称感化胡同。据《燕都丛考》载:“自教场口而西曰老墙根…..其西曰火道口,又西曰下斜街,云山别墅在北,民国元年设刑场于其后,今已移至天桥”。这里所说的教场口即今校场口胡同。火道口即今老墙根胡同西口外。云山别墅即今之三晋宾馆。民国元年设刑场于其后即指今感化胡同。由此可知感化胡同在民国元年袁世凯当政时,曾一度是处死人的刑场。据当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讲,此刑场就坐落在这条胡同的中间路北。大门南开,高大的院墙东西长几乎占了整条胡同的二分之一。东西两边的墙往北,可达三庙前街,面积十分巨大。平日大门外有卫兵站岗。一名叫安三的刽子手整日无所事是,吃肉喝酒,悠闲进出。遇有“差事”,就由他来执刀“处理”。当时院内,房屋只有几间,其余是遍地丛生的杂草树木,空旷无比。后来刑场移至天桥,此处被香山慈幼院等单位占用。解放后成了通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