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从三封诏书看治黄史上的堤防之争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5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从三封诏书看治黄史上的堤防之争,自春秋战国有堤防工程以来,它就一直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

  自春秋战国有堤防工程以来,它就一直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了历代统治者、治黄人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黄河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严重的水患灾害,加之大禹治水的长期影响,人们对堤防的存在价值和作用多有微词,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治河争论的焦点。

  后汉明帝曾下诏书:“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堤防,任由洪水泛滥。

  宋太祖赵匡胤面对严重的黄河水患也曾下诏书:“夏后治水,但对言导河至海随山浚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自战国专利,堙塞故道,以小妨大,以私害公,九河之制遂隳,历代之患弗弭。”他在盛赞大禹治水的同时,对堤防这一治黄措施横加驳斥。

  他的孙子宋神宗则说得更妙。“河决不过一席之地,或东或西,若利害无所较,听其所趋如何?”“水性趋下,以道治水,则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其所向,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听此,仿佛堤防成了河患的罪魁祸首。

  此外,在历代治河知名人物中持此观点的也为数不少,其中贾让的说法最具代表性。他在上表的“治河三策”(改道、分流、筑堤)中,就把构筑堤防列为治河的最下策。

  凡事有利就有弊。对堤防这一重要防洪工程措施,更要一分为二地去正确看待。从历史的角度看,堤防的重要作用应该是肯定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堤防这一古老的治河方案仍在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堤防工程会有那样深的误解呢?深究起来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表现在治河与人类的关系上。治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自然灾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治则利,不治则害,对于黄河这样一条灾难深重的河流,更是如此。清初治黄名人陈潢讲得好,“顺水之性者,非纵水之性也。譬之人性本善,率之即谓之道,然必闲其邪而方其外,夫非多方闲之谓乎?惟多方防范,而本善之性乃全,是防者正所以顺其性也。治水亦然。纵之而就下之性反失,防之而朝宗之势乃成。”因此,以为河本无事,把河患归罪为堤防,是十分错误的。当然,河患的发生也与人类不能善待自然密切相关。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因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生态保护,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积严重,从而使黄河成了“善淤、善决、善徙”的地上“悬河”。

  其二,是对黄河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源于大禹治水的影响,拘于尊经崇古的思想,限于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也就难以拿出一个很好的治理方略来,对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出现争论就在所难免。面对严重的灾情和巨大的投入,人们对堤防工程这一重要的防洪措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堤防屡建屡毁,三年两决口,人们对堤防多有微词也就不足为怪了。

  重新认识和评价堤防的重要作用,得益于明代潘季驯对黄河问题的深刻研究而提出的“以水攻沙”治黄方略。潘季驯在认真总结前人的治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治河实践,认识到了黄河之患,患在多沙。只因黄河“善淤”,才导致了“善决”、“善徙”。这是治黄史上的巨大进步。他提出的“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真刷乎河底。”“河之性宜合不宜分,宜急不宜缓。合则流急,急则荡涤而河深。分则流缓,缓则停滞而沙淤。此以堤束水,借水攻沙,为以水攻水良法也。”这些观点长期影响着后人。其“以堤束水,借水攻沙”的精辟见解,甚至成了明清时期治黄人的座右铭。

  新中国成立后,“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被明确为黄河治理总的方针和原则。这是千百年来治河实践的结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堤防工程作为“下排”的一项重要措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有理由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实施,下游河道工程的进一步巩固,确保黄河长治久安一定能够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黄河口村名看沧桑
打开黄河三角洲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三角洲扇形版图的东北部,自南向北看,星星点点的村庄名称颇具特色。南部多以序数加一个“村”字为名,如一村、五村、二十五村等,中部村庄几乎全是带“林”字的。越过黄河主流往北,则逢村必有个“屋子”缀尾,如张家屋子、利城屋子……再向西南至三角洲顶端,则多是刘家、李家、孙家……间或有几个带“庄”字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黄河在渤海边滚来滚去淤出了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在这不断增长的新淤地上,500多年的岁月诞生了近千个村庄,透过每一区域的村名,或辛酸,或悲壮,或喜悦,或无奈,总有一种历史的沧桑让你感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初到入海口,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个个小村便永久地锁在了我的记忆中。这是一处叫做大孤岛的地方,我在一个叫护林的小村旁上了马车。马车在莽莽苍苍的林海之中穿行,我问赶车的大伯啥时才能走出这片林子,他说从护林往南是建林,掉头向东经广林、青林、...
· 从历史看八闽文化
福建,一个矛盾的整合体,古老的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已发展成为经济繁荣、文教昌盛的“文明礼仪之邦”。《永远的驿站》向我们展示了那厚重的历史,在不断地融合与进步中,八闽文化极具个性魅力,多元性、矛盾性、海洋性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作者以其独到的历史观描绘了这一无与伦比的地域文化。/>在《永远的驿站》中,历史的厚重感让我们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文明会给它的后代带来远不止历史这点沧桑,更会激发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即使这样,这里的民众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实属不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乡有一俗。”是福建民俗的真实写照。/>方言是地区最鲜明的特征,听口音即可辨别某一个人的籍贯,而闽地方言中又有许许多多的分支,也许隔一座山、一条河的村民,在见面的时候都无法沟通。多元文化碰撞、交汇,必定产生竞争,会有优胜劣汰,也许正是这样...
· 从筚篥看音乐文化的交融
一、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筚篥传入中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西域音乐几乎通畅无阻地涌入了中原,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皇室贵族的狭小圈子中。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西域音乐更为广泛地在中原传播开来。受各朝统治者及皇室贵族们所喜爱的西域乐器大量涌入后,对中原乐器总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宫廷乐队编制上建立了新制度。从各部乐伎中乐器的使用就可知,除隋七部乐中(国伎),(清商伎)中仍只用汉族乐器外,其他各部伎中已是以西域乐器和汉乐器共同编配为特点,形成了“中西”乐器的交融使用。(2)外来乐器的“汉化”交融产生新的中国乐器,就如筚篥,传入中原后的龟兹筚篥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和渗透下,不仅名称方面逐渐向汉化方向演变,形制构造、材料上以及音律上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而变化成为今天竖吹管状乐器中“名变质不变”的“管子”。(3)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浸透。北狄音乐...
· 从《二十四孝》看孝文化的特点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二十四孝故事讲完,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孝文化的长久性:它起始于上古社会尧帝以前,因为尧帝选舜帝时,“孝”已经作为选择接班人的主要标准。《虞舜圣君,大孝感天》讲的就是最早的一个孝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孝经》的传播,孝文化在我国逐渐成熟,汉朝更将孝文化推向顶峰。清朝编写的《百孝图说》更将孝的榜样具体化。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变化,孝文化在人类历史都留下了深深地印记。这证明孝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孝文化具有普遍性:从二十四孝人物看,孝无年龄大小之分,陆绩六岁怀橘孝母,老莱七十戏彩娱亲;孝无贫富之别,黄庭坚家有良田千顷,仍为母亲洗便器;蔡顺家无粮,拾葚养母,两人孝心一样;孝无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文帝尝药,董永卖身,一个是皇帝,一个是长工;孝无男女之别,唐氏乳母,郭巨埋儿;孝无生死之分,王裒纯孝闻雷泣墓...
· 小孩堤防
得名关于小孩堤防(Kinderdijk)的得名历史有许多故事。最初这个村庄的名字是“埃尔斯豪特”(Elshout)。1.最著名的有关小孩堤防得名的故事上溯至1421年,大圣伊丽莎白洪水(St.Elisabethsvloed)中。在1421年的圣伊丽莎白洪水中,GroteHollandseWaard被洪水淹没,而阿尔布拉瑟沃德(Alblasserwaard)圩田则幸免于洪水。当最糟糕的风暴过去后,洪水消退之时,有人去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堤防(levee)察看有什么东西可以抢救回来。他看见远处有个木制的摇篮漂浮着。没人指望里面会有什么东西活着,但当它漂近时,有人看见它在摇动。当摇篮漂得更近时,有人看见一只猫在里面跳来跳去试图使它保持平衡,以防止水进入摇篮。当摇篮最终靠近堤防时,有人钓起它并发现里面有一个安静熟睡的未见水痕的婴儿。在一些版本的故事中,猫使其平衡并漂浮。这个民间故事和传奇已经被发表在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