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情寄汉中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9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情寄汉中,    汉中这种地方,是专门供作避乱的。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有这么个峡谷状的盆地,

     汉中这种地方,是专门供作避乱的。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有这么个峡谷状的盆地,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又如同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雨水是“常流水”,一年四季,天多半都是阴沉沉的。即便见了太阳,那颜色也是浆洗过的,越发的“惨淡”。这种小城,全是图画中的水墨画:只有两种颜色,一是白,无色之色;一是黑,万色之总。是隐去,也是概括。是将万事万物包揽起来,给个名称;或将万事万物偃息下来,做个休止。这个地方对那些闹市中沉浮、心怀创伤的人,无疑可得到疗治和休养。这类地方还好像通灵,混沌中生出觉悟,无知达到有知。因此,还是出了不少人才的。这地方顺了天地自然作循环往复,讲的是无为而为,人们总是很安于现状,生活得其乐融融。早上,空气里湿腾腾的,树叶上的露水此时也化了一股湿气,泥土里也是湿腾腾的,人家房檐上的黑瓦也是黏潮的。那多年的木椽坚实地支撑着,总觉得它什么时候会被那身上的腐纹朽掉,但终究仍那么立着。


    汉中常有大雾,那雾如树上的鸟巢,上面栖着多少失魂落魄的人,失魂落魄之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像日涨夜退的潮汐。从他们的来去,便可窥见外面世界的繁闹与动荡。汉中是个养人疗病的好地方,来此的外乡人却无一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久留是留不住的。这也怪汉中的哲学不彻底,它总是留有余地的,有着不失敦厚的风度。还怪汉中的哲学不武断,它总是以商量的口气,特别是对外乡的游子。凡来到汉中的外乡人,都有一副凄惶的表情。他们伤心落意,身不由己。他们来到这里,还不知这地方名甚叫谁,只一个劲儿地浑叫。在他们眼里,这类地方都是深山老林、荒郊野地和没有受过驯化的饮食男女。外乡人是汉中的一景,无论何时,汉中十县一区的街上总要走过些个。汉中人看外乡人,不惊也不怪,再自然不过的。他们貌似看不懂,其实是最懂的。正是积淀着这深厚的底蕴,才使它不失风度。


    汉中的景最体现在一个不加雕琢上:正合古人常云的“天然”二字。“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此处衔山环水,乃“天然图画”也。这雾便是其中最紧要的。汉中的雾包含着做人的道理,这道理很浅显的,又是隐而不露的。每到临冬之时,雾都很大,大雾之中,汉中遁入这亦幻亦仙的世界,这个世界将那个令人荡气回肠、肝肠寸断的红尘俗世摒除出去。云雾中,一切事物都包含在这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之中,这便是最好的尺寸。雾若散去,一切清晰明白,便失去了这独有的风韵。做人亦是如此,相互太了解底细的便成不了朋友,若是保持一定距离,彼此留些隐私,方可保得棠棣之花常开。若说这儿女情长之事,亦是如此。相恋双方,往往是事先互不清楚秉性的。尽知些家业、田产、祖宗之事。故尔,彼此太了解反而不会在一起。


    汉中是一个历史名城,又以汉魏时期最是有名。关中平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母体,那么汉中是那母体的母体,只因为我们隔了一层亲缘,所以便看它们陌生了。由于血统混杂了一层,我们便又与它面貌相异,比生人还要生。正如它生活习性和饮食文化与蜀川有极大的相似。其实我们都是从它那里来的,不论怎么不同还是继承了秦地的汉唐遗风。这便是这偏僻所在,外乡人却总不断源的重要原因。


    翻开中国地图,便可见汉中位于中国的心脏。心,便是生命之本,动力之源。它不是未央宫的堂皇严正,它却是米磨成粉、擀成面,用浆水点过的菜豆腐,无言无语,祭的是饱暖。它是做得多、说得少的亲缘。过年的腊肉香里,就有它的召唤;荷锄种稻,茶叶棉花,全是召唤;过桥行船,走路跨坎,是召唤的召唤。这召唤在这里几乎是手心手背,身里身外,推也推不掉,躲也躲不开。蒸在笼屉的面皮里有,泡在水中的香茗里有,六月的栀子花里有,十月的桂花里也有,那是绵绵缠缠,层层叠叠围着外乡人,是不认亲也认亲的。这类地方,由于古老便可使尘世和佛境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有反有正的,又以反作正,或以正作反。这是一个奇迹,它抑制了这世界的虚荣,也为减轻这世界的绝望。它是中介一样的,维系世界的平衡。在它偃旗息鼓的表面下,心里却有另一股热闹劲,它解开人们心中各种各样的疙瘩。幸与不幸,都有解释。那其实便只两个字:生存。


    汉中这块土地古朴中透着超前的智慧:无为而为。它被一批又一批的外乡人带出了这条峡谷。谷口的那片旱莲又开花了,拉开了下一季的枯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黄河的表情
生活在黄河身边,工作在黄河系统内,接融最多的莫过于“黄河”二字。春夏秋冬,桃汛、伏汛、秋汛、凌汛,黄河四季歌;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诸问题,因为这是治黄的四大要务。抱着照相机,独立黄河岸边,头一次看不出黄河要拍的地方。干了几十年黄河,这会儿咋就不懂黄河了呢?作为一名黄河职工,尤其还是经常拿着照相机拍黄河的摄影爱好者,如何把黄河拍美、拍实、拍新、拍奇,如何拍出黄河的厚重与沧桑,如何把黄河拍成时代的符号,如何记录下黄河心灵的语言和表情,我百思而不得其要领。蓝天、白云、黄水、绿堤,这些常用的色元素,都具备了足以构成冷暖色调的美好画面与点线美。但是,站在美丽面前,仍无可回避地出现一片空旷。也许,这次去黄河边没有拍一张照片是从未有过的事。但是,无果而终地离开了河边,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思考。照相机里虽然是一片空白,但对于今后如何按下快门,却是空而不白。面对平如镜面、悄无声息的黄河,眼前细流叠现出历...
· 寄兴寓情
【成语】寄兴寓情【成语】寄兴寓情【拼音】jìxìngyùqíng【解释】寄:寄托;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吴文化—文化行旅—情寄“廉珉轩”
1988年冬,西风,黄叶,雪花。古镇长泾中桥堍,一座古朴典雅的小楼修饰得焕然一新,江阴市第一家乡镇图书馆举行开馆典礼;鼓乐奏起,鞭炮欢鸣,副市长和小楼主人——德国华侨香港联总公司总裁顾铁华先生一起揭开了红纱,六个气势不凡的鎏金大字出现在人们眼前:“廉珉轩图书馆”。顿时,楼前的场院内响起一片掌声。院中,梅香;楼内,书香;天地间,顾先生的德馨,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笑了!星移斗转,十五年过去了。我,作为“廉珉轩”图书馆的一名读者,把“廉珉轩”当作我人生的第二所大学;与书结缘,徜徉书林,跋涉书山,我一本本地读《二十四史》、《徐霞客游记》、《鲁迅全集》……在“廉珉轩”的哺育中,我开始学习写作,十多年间,我的散文作品发表于全国50多家报刊,计300余万字,20多次获全国、省、市优秀作品奖。1989年,我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廉珉轩”不仅出作家,在我的读者朋友中,还出了一批花卉园艺家、育菇专家、书...
· 黄河文化—风情万种漫瀚调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晋陕蒙交界汇合处的通衢地带,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蒙汉人民和谐相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不仅滋养了一代代的准格尔人民,而且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准格尔民歌——漫瀚调。漫瀚调又称准格尔山曲儿是准格尔旗人民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民歌“短调”的基础上,融合准格尔的乡音土语,汲取晋陕地区的信天游、山歌和二人台的演唱特色,形成的一曲多词、一词多曲的演唱形式。它是准格尔旗群众文化艺术的特产,是蒙汉人民交流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形民歌。漫瀚调的唱腔洒脱奔放,旋律朴实舒展,曲调简洁明快,题材广泛。绵延无际的丘陵沙原给了准格尔人宽阔的胸怀,源远流长的黄河水给了准格尔人厚实的文化底蕴。这里的男女歌手们在演唱漫瀚调时,男的嗓音高亢、强劲、明亮;女的嗓音清脆、柔和、甜美。选好曲调后,唱词往往即兴所编,男唱女对,不仅词句押韵,所唱的内容也与情境相融合。因此,凡唱漫瀚调的好歌手,不仅有...
· 褚震冈:寄情山水永不倦
诗人李白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佳句: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在浙江缙云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位原生态的画家――褚震冈,几十年如一日,在他的“半半斋”里,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创作了无数令我们感动的中国山水逸品。嘉宾:褚震冈中国原生态山水画家主持人:王明青香港卫视副台长、两岸四地高端人文访谈栏目《文化风情》栏目总策划、主持人主持人:褚老师,您作为原生态画家,生于、长于丽水缙云,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褚震冈:其实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野之夫,就是山里的草根,我们也叫“原生态”。半耕半读,半隐半仙,半雅半粗,半有名半无名,穷不至于穷到付不起房租,有钱也不至于可以不工作。我目前在“半半斋”是半动半静,半耕半读,上午画画,下午就出去走走,看看山水或者打打乒乓球。主持人:您那时候家境不好,中年丧妻,屡遭坎坷,却还很坚强,是什么支撑着您?褚震冈:之前,我只是画画就好。但自从妻子得了白血病之后,我就得照顾她,整年在医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