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代诗风大盛与科举有关吗?有一定关系但不宜夸大

2018-01-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4
转发:0
评论:0
唐代诗风大盛与科举有关吗?有一定关系但不宜夸大,唐代诗风大盛与科举有关吗?作者:罗慕赫有一定关系,但不宜夸大这种关系。王国维

  唐代诗风大盛与科举有关吗?

作者:罗慕赫

有一定关系,但不宜夸大这种关系。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我们爱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提到诗歌,我们总是最先想起唐诗,尤其盛唐诗歌的浩大气象令人动容。唐代诗风大盛,原因是多方面的,科举是其中一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科举制度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甚至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西方还在采用贵族制的时代,中国官员的选拔已经通过考试这种较为公平客观的方式了。科举取才不看出身,看的是实打实的考试成绩,举子们为了取得好成绩,总要“十年寒窗苦读”,那么读些什么呢,自然是考什么读什么。

唐代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受时人尊崇,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即“明习经学”,对于儒家经典(有时也包括《老子》等道家经典)要求能够倒背如流,因此考察的多是记忆的功夫,三十岁通过明经科的考试并不值得骄傲,而五十岁新中进士却可吹嘘一番。

进士科的考试科目,经过了相当复杂的演变,起先进士科只考“策”,即针对国计民生之大事提出对策,不过考得多了也就有了答题的套路了,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唯诵旧策,皆亡实才”。到了唐高宗时,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加上了“帖经”“杂文”,所谓“帖经”与今天的填空题类似,大抵是将经书中的一句话留出,两端文字必须掩盖住,用纸片将这句话的三个字或四个字粘好,考察考生能否补上这些字;至于“杂文”则包括诗、赋、箴、铭、论、表等文体,到唐玄宗时则固定以诗赋考察考生,其他文体的地位相对而言就不那么重要了。

唐代进士科考试,在唐玄宗时代,是先考帖经,再考诗赋,最后考策问,这三场考试每一场考完后都要淘汰一些考生,古人称之为“黜落”,可见考中进士绝非轻松之事。后来,这三场考试的顺序又有所调整,先考诗赋,再考帖经,最后考策问,可以说诗赋的地位较此前又有了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藤姓与滕姓有关系吗?
藤姓,中国姓氏中极为罕见的一个姓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滕姓的误植,但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甚至早在《万姓统谱》里就记载有此小姓,只是在这上面并没有详细指出这个姓氏的来源。有山东有个藤县,春秋战国时是古藤国之地,好多人都姓藤。另外就是藤(téng,潮音dêng5(亭))姓,在全国约有人口6万,在各姓中排在第1000位以后,占全国人口的0.005%.
· 成功与幸运有关吗?
许三多显然是十分聪明的人,他比成才要聪明的实在,可他的聪明劲为什么就不能象成才那样一开始就显露出来呢?我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惑着,静静地读了读书,才发现原来许三多最大的障碍是他的心理问题,说到此就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的教育问题,是许三多的父亲那变态的教育方式,压抑了许三多的个性,使他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的人,“我大哥陪我说话,我二哥帮我打架……”大概后面的话意思是老爸帮我出主意。说到底自己什么也不用干,也不会干,更不敢干,因为自己什么也不行,自己“孬”。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培养者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匠心能够使孩子既自信于自己的聪明能干,又具备许三多这样的认真踏实?这是个课题。“你傻得像猿人进了城市似的,大公无私得跟个孩子似的,踏实起来跟个没知觉的石头似的。我羡慕你的这份不懂事,无忧无虑的,我想你懂点事,又怕你懂了事就没这踏实劲。你不知道你那份踏实有多好……”这是马班长对...
· 与木梳有关的诗词和木梳有关的诗词
与木梳有关的诗词和木梳有关的诗词木梳有关的诗词:鹧鸪天(宋)吕胜己一夜春寒透锦帏。满庭花露起多时。垒金梳子双双耍,铺翠花儿袅袅垂。人去后,信来稀。等闲屈指数归期。门前恰限行人至,喜鹊如何圣得知。鹧鸪天(宋)吕胜己日日楼心与画眉。松分蝉翅黛云低。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篦。朝暮宴,浅深杯。更阑生怕下楼梯。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庐郎年少时。虞美人玉梳赠内子(元)姚燧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和梳子有关的诗句1、《锦堂春·坠髻慵梳》宋代诗人柳永原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译文:坠乱的头发无心用梳子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2、《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宋代诗人司马槱原文: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
· 揭秘:曹操之死与华佗有关系吗?
导读:在《史记》的撰写当中,相当的成分都在黑曹操,但是即便是黑曹操,也不得不承认其属于一个“奸雄”的角色。曹操在文韬武略上都有气出色的表现,但是很不幸的是,曹操头疾之症最终令其送命。而关于曹操头疾导致最后的死亡,其实与华佗有着极大的关系,华佗被曹操处死直接导致了曹操的病情加重。精兵法,善诗歌,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的曹操,在历史上面一直都是一个争议人物,但是其影响力绝不容忽视。一生多疑的曹操,让后代的研究学者完全无法找到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曹操之死和华佗之死。网络配图之所以将曹操与华佗联系在一起,其主要是因为曹操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华佗有一定的关系。相关资料记载,曹操虽然戎马一生,但是其疑心非常重,以至于最终拒绝了华佗的治疗方案,最终因为头风病发作而亡。史料记载,曹操患上头风病的时间是在建安五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折磨之下,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医林绳墨·头痛》当中记载,“浅而近者,名曰头痛;...
· 古诗中与船有关的句子与船有关的诗词英语
古诗中与船有关的句子与船有关的诗词英语北人善驾车,南人善使船。易地而为之,船覆车也颠。人生不相习,勉绝也徒然。--------------------------------------------------------------------------------游辛弃疾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