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国际考古专家: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

2017-12-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5
转发:0
评论:0
国际考古专家: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胡哲斐)13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

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胡哲斐)13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良渚举行。研讨会上,多位国际考古大咖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由许多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十分清晰如何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这为人类了解早期国家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很大帮助。”英国牛津大学教授Jessica Rawson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LisaJ.Lucero甚至认为,良渚遗址的发现重新书写了中国甚至世界史前史,它提供了早期人类聚集方式和国家形态的研究证明。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MirianT.Stark表示,在其目前有关东南亚的研究中,还未发现可以与良渚进行比较的模型,“我正在努力了解良渚时期的家庭结构、村落结构和等级特点。除了大米等物品外,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还能发现更多早期良渚人的生存策略。”

“目前主流的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观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

记者了解到,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近日在第三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的公众演讲中就指出,良渚遗址处在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同的时间点上。在首届世界考古论坛上,他也曾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介绍,中国统编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将良渚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源头,以整整一页的篇幅进行表述,世界权威《考古学》也将同步改写。(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际考古专家: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
中新网杭州12月13日电(胡哲斐)13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良渚举行。研讨会上,多位国际考古大咖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由许多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十分清晰如何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这为人类了解早期国家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很大帮助。”英国牛津大学教授JessicaRawson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LisaJ.Lucero甚至认为,良渚遗址的发现重新书写了中国甚至世界史前史,它提供了早期人类聚集方式和国家形态的研究证明。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MirianT.Stark表示,在其目前有关东南亚的研究中,还未发现可以与良渚进行比较的模型,“我正在努力了解良渚时期的家庭结构、村落结构和等级特点。除了大米等物品外,希望在...
·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古朝代歌: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立,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毕。三皇:有多种说法。据《春秋纬运斗枢》记载着伏羲、女娲、神农,有的记载为天皇、地皇、人皇。《三五历记》五帝:《史记·五帝本记》的记载是黄帝、��、帝喾、帝尧、帝舜;�Y�、聆的记载是太�、炎帝、黄帝、少�、��、炎帝和黄帝。传说在约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大地上已是一片兴旺的景象。北方住着狄人,西方住着羌人,南方住着苗人,东方住着夷人,等等。他们各族都有自己的领袖。东方夷人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吃砂石,以金作兵,还会作雾,打起仗来很厉害。黄河中游的羌人,他们的领袖叫共工,羌人振滔洪水,危害了下游的夷人的利益,双方开了战争,蚩尤把共工打败,共工一怒之下,竟以头触断不周之山,直撞得“天柱折、地惟绝”,从此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了,也就是我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的传说。炎帝是羌人的首领,比黄帝作领袖的时间早一些,黄帝是...
· 良渚遗址
自然环境地形良渚遗址区位于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东苕溪的冲积平原。东天目山的余脉在余杭区彭公乡附近分为南北两支向东延伸,将良渚遗址怀抱其中。良渚-庙桥港和东苕溪流经遗址区,形成两山夹两河的地理环境。遗址区以东苕溪为界,东部为冲积平原区,西部为丘陵山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气候良渚遗址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较多,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258.8毫米,霜冻期4个月。区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考古发掘发现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当时西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施昕更在今老和山一带的古荡遗址发掘时,注意到此地的出土器物与其家乡良渚一带常见的出土器物极为相似,便经西湖博物馆同意支持,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在良渚一带进行了三次试掘,发现茅庵里、棋盘坟等12处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龙山文化类似,揭开了长江下游考古工作的序幕。随后,以黑
· 营盘山考古改写五千年长江文明史
四川营盘山遗址联合考古队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新发现了一处距今5000年的营盘山遗址。岷江上游这一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部副主任陈剑副研究员介绍,为配合《四川文物地图集》的编写工作,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管所及茂县羌族博物馆组成营盘山遗址联合考古队,从2000年6月以来对岷江上游地区的四川省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五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发掘面积近200平方米,共计发现了8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陈剑称,营盘山遗址周围还分布着数十处时代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遗址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聚落体系,如此规模的...
· 良渚古城争议
问:中国田野考古学界一位资深学者“斗胆”提出:“良渚古城是中华第一城”。他的这个大胆断言好像与你提出的“良渚古城是天皇之都”的断言很接近。答:资深学者都是说话严谨的。因为,一旦被证实说错了,可就成了学界笑柄,要被笑话很多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他这话的意思是:在中华大地上,尤其在所谓的“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的中原地区,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座时间比良渚古城早,面积和良渚古城相当,或比它还要大的古城了。可是,谁都知道,田野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过去没有发现,不等于今后不能发现。那么,他为什么要把话说死呢?其实,他这样说当然是经过大脑思考的。良渚古城从发现田野迹象,到官方正式宣布,经历了一年时间。发现之初,这位资深学者就到田野发掘现场进行了观察和指导。一年以后,即在2007年11月,与官方消息发布同时,他的这个“中华第一城”之说也上了报纸。可见他是经过一年的考虑,才提出这一论断的。当然,充分的时间并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