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山西现疑似元明“复式”窑洞 为土窑建筑珍品

2017-12-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2
转发:0
评论:0
山西现疑似元明“复式”窑洞为土窑建筑珍品,高平市望村发现疑似元明年间“复式”窑洞本报11月14日讯(记者李吉毅)在黄土

  高平市望村发现疑似元明年间“复式”窑洞

本报11月14日讯(记者 李吉毅)在黄土高原上,土窑洞并不稀罕,可是二层的土窑楼却很少见到。近日,一座保存完好的二层土窑楼在高平市寺庄镇市望村被发现。发现这座土窑楼的是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杰。

今年春天,受高平市寺庄镇政府委托,李俊杰为寺庄镇市望村推荐申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工作做准备,在村里进行传统村落古建筑调查。在市望村西庄上自然村,李俊杰发现一处保存非常完整的土窑楼建筑。

“土窑洞建筑,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比比皆是,并不称奇,但土窑楼却并不多见。”李俊杰解释道:“在单层窑洞的基础上又开凿第二层,成为土窑楼。”在市望村发现的土窑楼称奇之处是:在窑洞之中不仅有楼,而且还有4个里外套间,主窑洞分里外两大间,侧面还有4个里外套间,在套间的过道中间,凿有炊烟灶具等,还有石碾磙子,供生活使用。土窑楼坐西朝东,在窑洞过道南屋,凿壁偷光,又形成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使得土窑楼通风采光非常好。

据市望村村民牛庚诚老人讲,在土窑楼南面,原来还有一座三层土窑楼建筑,是村内牛氏的祖居。可惜的是,这座三层土窑楼在前几年坍塌了,这座土窑楼可能是市望村最古老的民间建筑。

这座二层土窑楼南北长25米,窑洞门宽1.4米,窑洞内宽2.8米,长23米;内有一个储藏室,宽1.8米,长2米;土楼宽2.8米,楼窗高0.8米,宽0.7米,楼上有宽3米的土炕及火炕等。

相传,这座二层土窑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在民国之前是牛福年居住,牛氏后人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

从土窑楼二层木板的陈腐风化程度,并借鉴当地元明砖楼建筑楼板情况分析,李俊杰推测此窑楼应是元明年间的建筑,而窑内所使用的砖瓦,与元明建筑特征基本相符。“窑楼选址考究,选择在一处高层厚土结构的土崖内,冬暖夏凉,避风遮雨,坚固耐用。”李俊杰认为,这座牛氏土窑楼没坍塌的主要原因,与选址土厚层高、土质坚硬有关。

在二层土窑楼附近有牛福年的坟茔,现存《唐故牛府君墓志铭》碑。据碑文记载:“泫氏邑城南八里邑间,祖茔市望村蝴蝶南坡,北枕羊头山,南踩炎帝岭,面扶王屋山,东饮丹水碧透。谷曰帝君之旧,工商俱兴,物阜民足。智者慧眼,择居而拥。牛府君讳震,祖居乡民,官累三转至长子令、潞州别驾……生永徽辛亥(651年),卒于开元丁巳(717年),葬祖茔。”

由此推断,牛氏先人牛震曾在唐玄宗时期任长子县令、潞州别驾。这通墓志铭是30多年前,牛氏后人在整理坍塌的祖茔时移到地面上的。

“这座土窑楼建筑非同寻常,在土窑洞建筑史上别有洞天,是目前晋东南乃至山西现存土窑楼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奇特、最安全的建筑之一,是此次推荐申报传统村落古建筑中晋城市区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李俊杰介绍,今年10月份,国家住建部专家对市望村上报的书面材料进行复核时,看到如此奇巧特别的土窑楼建筑,也感到特别惊喜,认为是土窑建筑中的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柳林发现中国最早砖窑洞建筑群 为唐代建筑
经北京[注: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和兰州大学共同测定,柳林县锄沟村200余间古代砖窑洞距今1060年,为唐代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窑洞建筑群。锄沟村紧邻柳林县城,砖窑洞建筑群位于村中央,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东岸山坡上,200余间中保存完整者有30余间,窑洞造型独特,全国罕见。据了解,一般普通砖窑洞是先起直墙然后拱券合顶,呈倒U型;而这里的砖窑洞建筑群是不起直墙就地拱券合顶,呈半圆形,技术精湛,坚固耐用,至今仍有人居住。且因其独特的造型,悠久的历史,引来无数游客观赏。民间相传是唐代建造,俗称“唐窑”。然而,是否唐窑多年来众说纷纭。去年11月,研究小组选取了该村李管应和庞生龙家的两个砖样送北京大学进行鉴定,得出的结果为:李管应家的砖样距今1060年,大约在公元864年至1042年...
· 山西民俗—山西民居—打窑洞合龙口
靠近黄河岸边的山西与陕西对望的农村中,在打窑过程中,最先是要选定窑址,劈山削坡,开出一块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随后,依着山壁,刨出长短高矮与未来窑洞一样的土模子。夯实地基后,便可依着土模子砌石窑了。如果是平地上砌窑,就得先搭好木头窑模架子,然后砌石或砖窑洞房。石窑砌好,即往窑顶上填两米厚的土层,边填,边夯,再用石碾压平,最后搬掉土模子,新窑便落成了。窑洞合龙,就是在窑顶中间留下一个缺口,只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合龙石往里面一放,整座新窑就算砌好了。以前讲迷信,怕有“邪气”冲犯新居,要用小动物的心脏(有鸡、兔子等)放入合龙口事先凿就的小洞内,祭祀神明,以驱邪辟崇,保佑平安。在合龙时,等于庆祝新房落成。要在合龙石旁悬挂有关信物,比如一个装有五谷(小麦、谷子、高粱、玉米、黍子)的红布袋,及五色布条、五色彩线,这一切,据农村人说,都有讲究。无非是意在祈求福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 窑洞
分类土窑:直接在黄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数在内部加盖砖或石墙,以防止土层倒塌。砖窑、石窑:在平地上用砖或石头搭成墙壁和上部的拱,然后人工盖上土。接口土窑,也称砖(石)面窑,是上面两类的混合:在土洞的前方用砖、石扩建而成。排列形式一户人家一般需要3孔以上的窑洞。正窑(一家之长居住的窑洞)向南或向东。各个窑洞可以并列,上下排列用磴道或梯子相连,或者围成四合院形式。优缺点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窑洞特别是土窑充分利用了这一情况。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缺点是只能单层建筑,不耐雨淋,内部容易潮湿。而且室内光线、透气比较差。如果地震来临,容易倒塌。
· 修复式正义
起源大约自1970年代中叶开始,一些司法人员和被害者团体开始注意到被害人于传统的刑事诉讼中不被重视的境况,只是个被传唤来作证的证人。为了促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伤痛被国家重视,为了让犯人认识他造成怎样的伤害,给犯人道歉或弥补的机会,所以在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开始仿效当地原住民的风俗,试行修复式正义。第一个个案1974年出现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是两名少年犯的案件。一位与当地原住民熟络的少年观护人觉得印地安人的习俗值得效法,于是他请求法官在判决之前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去调解被告与被害人的关系,让被害人有机会向被告陈述他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希望对案件怎样处理。出乎意料的是,被害人们大多表示希望由这两位少年做出弥补,而不要判刑关他们。被告因此有机会在了解自己造成的损害之后对被害人道歉,并执行双方同意的弥补方案。这个试验性的做法,很快变成加拿大的“被害人-犯人-调解计划”(英语:Victim-Offender...
· 山西长子发现36处元代前古建筑
近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山西省长子县共发现36处元代以前古建筑。这些独具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的古建筑,虽然被风雨剥蚀了几百甚至上千年,但仍熠熠生辉。长子县文物局局长苏林说,该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利用国庆长假,对全县地面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绘,发现了不少早期建筑。在丹朱镇小张村碧云寺的大梁顶端斗拱处发现的真昂,是五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据著名古建专家初步判断,小张村碧云寺的主体建筑建于五代时期,在国内十分罕见。(通讯员郭峰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